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隙率是SMA配合比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各档集料密度的取值和是否考虑纤维素对空隙率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四种不同的情况,分析了在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几个因素,同时提出在工程实践中应该统一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闯民  王宁辉 《公路》2007,(1):138-143
排水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排水机能和耐久性均与混合料的空隙率密切相关。因此,测出排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显得非常关键。提出连续空隙率的测量方法,对设计空隙率为15%~25%的排水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体积法和真空密封法测量并计算其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研究表明,体积法测量的空隙率的变异性比真空密封法测量的空隙率变异性大。体积法和真空密封法测量的空隙率与连续空隙率的相关性大,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5 问题讨论 5.1 正确评定压实混合料空隙率Va 空隙率是SMA混合料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关系到混合料各个方面性能.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由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4.
空隙率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道路使用性能,而空隙率又受密度测定方法影响。文章采用不同密度测定方法,对废旧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密度进行检测,并分别计算其空隙率。通过与普通沥青混合料作对比,得出掺入橡胶颗粒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密度测定方法下得出的空隙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密度测定方法对空隙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关于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最大粒径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透水性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其透水系数与各空隙率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可预估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或透水能力。这一结论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不同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分析了集料密度和混合料空隙率的不同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对于确定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对其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确定沥青混混合料空隙率时应极力避免的人为影响同时对今后测定和计算方法的规范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矿料级配对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材料组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试验及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矿料级配对ATPB混合料马歇尔性能及排水性能的影响。针对混合料设计过程常采用的设计空隙率的方法,拟合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同空隙率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发现2.36mm及0.075mm筛孔通过率同混合料空隙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设计空隙率15%~25%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试件,用体积法和真空密封法分别测量和计算了试件的连续空隙率和总空隙率.最后测量了各试件的渗透系数.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建立了两种方法测量的4种空隙率与渗水系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将4种空隙率预测渗水系数的模型进行了实际效果的检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 用4个回归模型预测的渗水系数与实测渗透系数的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效果最好的是真空密封法连续空隙率,其次是真空密封法空隙率,最差的是体积法空隙率和体积法连续空隙率;2 综合测量方法的变异性和预测模型的显著性和预测模型的实用效果,对于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建议采用真空密封法测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CT图像空隙率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基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对各层位扫描CT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锐化处理。采用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对沥青混合料不同层位的CT图像进行二值化,利用Canny算子模板进行边缘检测,检测出图像边缘内部空隙点数与试件CT图像总点数做熵运算,计算空隙占整个试件的百分率。同时,对试件空隙率检测计算结果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数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空隙率随层位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趋势,验证了沥青混合料内部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CT图像计算的空隙率均值可以作为试件的空隙率值,同时试验数据结果与图像处理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图像处理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武贤慧  李德超 《中外公路》2005,25(2):131-136
利用集料的空隙率和表面积。在Kozeny—Carman公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近似估计混合料渗透性的经验式,用该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几个专项研究的室内外测量结果相关性很好。研究还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评价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对水流形式的影响。利用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测量沥青混合料下层之间的空隙率梯度。利用建立的关系式计算各层的渗透性,以此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