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混凝土的拉伸破坏机理比较复杂,尚无合适或简便的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借鉴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方法,采用一种有限子层剪滞模型,并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来分析含裂缝混凝土试样的拉伸破坏问题,可为混凝土的破坏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带裂缝混凝土的拉伸破坏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无合适或简便的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借鉴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方法,采用一种有限子层剪滞模型,并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来分析带裂缝混凝土加固前后的应力分布,可为混凝土的破坏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关于结构解析解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带裂缝混凝土的拉伸破坏机理比较复杂,尚无合适或简便的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性能,借鉴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一种有限子层剪滞模型,对于带裂缝混凝土试样受拉伸的破坏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带裂缝混凝土的拉伸破坏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无合适或简便的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借鉴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方法,采用一种有限子层剪滞模型,并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来分析带裂缝混凝土加固前后的应力分布,可为混凝土的破坏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关于结构解析解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型钢筋混凝土梁,制作过程复杂,材料用量大,进行破坏试验,成本较高。提出一种通过制作钢筋混凝模型梁,研究其破坏特性的研究方法。本次试验过程中,制作超筋梁、适筋梁和少筋梁模型各3根,通过标准制作养生过程成形水凝混凝土模型梁,并对模型梁进行了破坏试验。实验中利用位移计、纸基应变片及加载设备自带传感器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全方位实时采集。试验得到模型梁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破坏形态,为分析大型水泥混凝土梁的破坏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渗流模型是处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本质上属于概率论的一个分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破坏是由于无数条微裂缝之间相互连通而导致的,其微裂缝无限连通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渗流问题。将渗流模型理论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过程的描述,通过选择合适的渗流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破坏的最近邻、次近邻和第三近邻等3种状态的渗流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用重整化群方法求出渗流阈值,用以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临界条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CSW)改性沥青模型,研究了温度、拉伸力对表面改性前后硫酸钙晶须与沥青界面拉伸应力-位移曲线的影响。探讨了硫酸钙晶须 沥青界面的拉伸破坏形式和黏附机理,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宏观分析的内聚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硫酸钙晶须(modified calcium sulfate whisker,MCSW)-沥青体系的应力峰值大于CSW-沥青体系;温度越高,晶须与沥青的应力峰值越低;拉伸力较大时,晶须与沥青破坏模式以黏附破坏为主;拉伸力较小时,晶须与沥青体系主要表现为黏聚破坏,改性沥青的拉伸应力在达到界面拉伸应力峰值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变形可逆;当拉伸应力达到应力峰值后,界面体系的损伤不可逆;说明沥青与MCSW的界面强度更高,即改性沥青的界面力学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并探讨立方体试块轴向压缩破坏过程和形态,依据慢冻法试验标准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测定未冻融、冻融25次、冻融50次及冻融75次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劈裂拉伸强度;结合孔隙结构的电镜扫描图像分析其劣化成因;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及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轴向压缩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变形增大;冻胀作用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造成其宏观力学性能劣化;数值模拟表明,立方体试件在压缩过程中竖直方向缩短、水平方向膨胀,裂缝在产生最大拉伸应变的区域扩展并最终形成四角锥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9.
超强韧性混凝土(PP ECC)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用于普通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工作.基于研究超强韧性混凝土修补混凝土的常用界面处理方法,包括刮削、磨砂、钻孔和凹槽,通过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对比分析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磨砂是修补界面可采用的较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型钢高强度混凝土柱的研究主要依靠试验研究数据来推导和总结。以ABAQUS有限软件为基础,建立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和破坏形态对比分析,证明了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模型在型钢高强度混凝土分析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横梁预应力束的平弯对混凝土斜拉桥边箱斜腹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采用双边箱主梁截面的混凝土斜拉桥张拉横梁平弯预应力束时边箱斜腹板混凝土出现的横桥向裂缝,基于弹性理论分析了这种情况下混凝土主拉应力。假设预应力束的平弯曲线为直线,用直线段上的均布荷载代替预应力束对斜腹板的作用,采用无限大板作用集中力的弹性力学公式,通过对直线段上应力积分和坐标变换,求得了估计这种情况下的斜腹板混凝土主拉应力的公式,并据此提出减小主拉应力的方法。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将预应力束的平弯曲线用直线代替产生的误差不超过2%,该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及实测数据比较表明,主拉应力的计算误差小于0.2MPa,结果满足工程精度需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为混凝土路面设计和计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混凝土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层间结合关系,定性分析了板底早期裂缝的形成机理,利用已有的模型计算混凝土收缩过程中由于基层的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力,并分析了这种拉应力对路面板早期开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断裂力学的原理分析了早期裂缝对路面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混凝土箱梁桥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引起开裂的破坏机理,采用现场监测与理论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低温、高温季节,以及夏季阵雨引起大幅降温等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及引起的温度应力,并与车辆荷栽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力学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大幅降温条件下产生的拉应力要明显大于日变化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由实测温度场得到的拉应力峰值出现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大幅降温引起的铺装层拉应力要大于车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设计中要重点考虑温度荷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收缩徐变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需要采用随机方法进行有概率保证意义的长期变形分析.采用基于响应面的蒙特卡洛抽样技术,将GL2000模型中影响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的因素作为随机变量,建立了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随机性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长期变形随机分析,并考察了混凝土抗拉强度对长期变形的影响.在算例中,当偏心率接近1.0时,抗拉强度的敏感性系数达到峰值0.6,然后逐渐降低;当偏心率为1.6时,抗拉强度的敏感性系数基本为0.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开裂前,混凝土抗拉强度对其长期变形没有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混凝土开裂程度加深,其对长期变形的影响逐渐增大至峰值而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的一系列力学问题,从力学模型的角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包括二维简化模型分析、三维模型分析等几个主要部分.最后针对二维、三维算法分别应用Fortran90语言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了算例分析.所有数值计算结果和Ansys软件仿真结果及现场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说明模型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对于进一步探索旧砼路面修补技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的一系列力学问题,从力学模型的角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包括二维简化模型分析、三维模型分析等几个主要部分.最后针对二维、三维算法分别应用Fortran90语言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了算例分析.所有数值计算结果和Ansys软件仿真结果及现场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说明模型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对于进一步探索旧砼路面修补技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Underfreezingandthawing,macromechanical performanceofconcreteisgraduallydeterioratedby theinitiation,expansionandconnectionoftheinner cracks.Thisisaprogressiveprocessanddiffersfrom thedamageprocesscausedbyloads.Concretestruc turesincoldareas,…  相似文献   

18.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 ,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 ,其结果表明 :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 ,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