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2.
《船舶》2019,(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国内首艘采用双速比推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9"顺利出坞。"长鲸9"是长江航道局建设的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是继"长鲸7"后打造的又一型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及长江口特殊环境条件和疏浚土质的耙吸挖泥船。"长鲸9"可在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长江航道局正式签订一艘138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当天,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6 000 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实现入坞铺龙骨。  相似文献   

4.
正由长江航道局主持开发、中船集团第七O八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亚洲第一艘全电力驱动的6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轮在文冲船厂出坞。该轮为钢质焊接、球鼻艏、双尾鳍线型、双导管调距桨、全电力驱动、双耙、双水下泵、泥舱名义舱容为6000m3的自航耙吸挖泥船,船长120.3m、型宽24.8m,型深9.6m,挖泥吃水8.3m。该轮具有单、双耙挖泥装舱,泥门抛泥,艏吹排岸  相似文献   

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6):418-418
<正>2009年12月3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融资建造的13280m3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6"顺利下水。该船挖深达45m,是国内挖深最大的疏浚船舶之一。"长鲸6"为双桨、双耙、双机复合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由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8日,亚洲首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轮顺利完成试挖调试,在11月20日,正式进驻2017—2018年度广州港出海航道南段(F点以北)维护工程施工,以饮如长鲸吸百川之势上演首航作业"处子秀"。据了解,经历长鲸7轮监造组"高标准、严要求"的把关,该轮疏浚系统及挖泥设备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其"自动寻迹系统"自动追踪预设航线,使船舶在吹泥时定位更  相似文献   

7.
《港口科技》2010,(1):49-49
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号”12月3日顺利下水。挖泥船舱容为13280m3,是目前长江航道最大的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沿海港口以及长江航通的疏浚和吹填作业。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5,27(6):55-55
10月28日,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为上海航道局建造的13500立方米自航耙吸挖泥船开工。这是国内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耙吸挖泥船。中船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希平,上海航道局党委书记顾为同、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涛、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国庆等领导出席了该船的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6日,《长江下游12.5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138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后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顺利通过长江航务管理局审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和后评价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了审查视频会。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执行检验的72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滨港浚8"号在黄埔文冲船厂举行了出坞仪式。该船是我国首艘配备脱硫装置(EGCS)的绿色环保型挖泥船。船舶总长111.25米,型宽24.50米,由荷兰IHC公司提供基本设计,并根据滨州港的土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最佳优化设计,匹配全套专业疏浚设备,保证了极高的疏浚效率。  相似文献   

12.
郭子华 《水运工程》2017,(S2):75-77
为解决自航耙吸船在航道疏浚特别是冲淤变化大、施工中无法精确测量水下土方的难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长江南京以下 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施工中进行研究,采用自动土方计量仪进行耙吸船疏浚精确计量,探讨自动土方计量仪原理并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上海振华船厂建造,已于2017年11月3日顺利下水。该船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适用于国内外港口航道疏浚、岛礁建设及围海吹填造地,具有挖掘强风化岩以及抗压强度45 MPa以内的中弱风化岩能力。该船主要尺度  相似文献   

14.
《船舶工程》2011,(6):13
11月20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轮在珠海试航成功。通途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总长165.7m、型宽30m、型深15m、舱容20467m3、最大挖深达90m,总装机功率22320kW,主要设备采用变频驱动,泥泵最大功率可达6000kW。该船可实现自主疏浚、动态定位、动态轨迹跟踪,具有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可在世界各地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填海造地、深海取沙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5.
自航耙吸挖泥船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在疏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北方港口冬季普遍存在结冰期,冰期疏浚施工溢油危险因素较多。文中分析了自航耙吸挖泥船冰期施工存在的溢油风险,提出了自航耙吸挖泥船溢油预防措施,结合自航耙吸挖泥船和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施工工艺给出了溢油事故发生后的新处理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溢油事故也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6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及荷兰IHC公司设计,上海振华启东船厂建造的两艘耙吸挖泥船——"航浚6008""航浚6009"轮在江苏启东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在智能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航浚6008""航浚6009"轮型长皆为108. 25 m,最大挖深30 m,舱容量6 500 m~3,具有无限航区航行能力。两艘挖泥船配备了当前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疏浚控制系统,具有自动低浓度排放、自动吃水控  相似文献   

17.
"昊海龙"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已于2021年4月30日顺利完成试航.整个试航过程中,各项设备运转正常,总体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沧航浚1"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自航耙吸挖泥船,于2018年12月交付给河北沧州黄骅港务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沧州黄骅港是我国能源海上进出口的要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建设的港口之一,维护港区航道及港口建设是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有利保障。随着"沧航浚1"号的交付,沧州黄骅港区将增添新的装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疏浚粉细砂时普遍遇到装舱效率明显降低的情况,通过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在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采取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单独使用单耙和双耙时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粉细砂装舱效率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在相同施工时间下,采用单耙和双耙进行混合施工比单独采用双耙施工,自航耙吸挖泥船对于粉细砂的装载量提高了7%,表明采取单、双耙混合施工能有效的提高粉细砂的v装舱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3日,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6 600 k W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天鲲"号的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后它将取代"天鲸"号,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下水之后,"天鲲"号将进入调试试验阶段,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