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对WTO报告分析,强调了发展现代物流特别是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针对制约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的诸多因素,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以上海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提出了“综合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加快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移”、“拓展国内外战略联盟’’等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目前,环渤海港口群中,形成了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局势。三港都力争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从港口物流功能的角度,对天津、大连、青岛三大港口物流系统分析比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物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要避免过度竞争,海峡两岸与香港的共同航运物流合作是必要的。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港口投资与经营方面开展协作,构建一个虚拟的“大中华物流平台”,发展海峡两岸和香港港口共同物流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保持港口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五大主要港口的物流发展现状,以及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得出港口物流应向“大物流”、“一体化”、“智能港”、“虚拟链”的方向发展,并提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两岸和香港港口物流共同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航运竞争加剧,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港口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经济腹地交叉较大,很难避免被卷入到彼此竞争的旋涡中。要避免过度竞争,海峡两岸与香港的共同航运物流合作是必要的。本文以共同物流的观点,发挥两岸和香港的各自优势,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港口投资与经营方面开展合同协作,构建—个虚拟的“港口平台”,发展海峡两岸和香港港口共同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6.
宁波港口供应链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婧 《水运管理》2011,33(3):23-24,28
为推动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确定影响宁波港口供应链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宁波港口供应链存在港口与物流区及临港产业互动不够,港口与航运企业、物流服务商合作松散,“大通关”未落到实处,港口集疏运网络有待完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并由此提出通过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平台提高港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工  任伟 《中国港口》2007,(2):27-28,43
<正>一、国外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的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球物流、共同配送、智能化管理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港口物流不仅在加强经济贸易与合作中起到衔接与协调的功能,而且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物流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新名词。尽管物流的各组成要素都不是新行业,但作为这些要素整合和提升、被人们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和新经济的增长点。作为在综合物流中处于重要节点的港口,应该不断提升港口功能,以顺应综合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港口发展,把依托西江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确定为该市“四大经济”之一。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参与港口经营,临港口业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益已经形成,园区物流总量不断增大,打造“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物流”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战略已现雏形。2007年,全市港口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64.2万吨,同比增长129.9%,  相似文献   

10.
周立荣 《中国港口》2002,(11):20-21
<正>一、地域相近、干线相同,腹地相叠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共性是广西沿海主要港口——北海、钦州、防城三港联盟的基础和前提北海、钦州、防城三个港口同属东南亚邻国与我国西南地区所形成的两个扇面的枢纽位置。三个港口距离较近,广西滨海公路通车后三港相距不到100公里,北、钦、防三港在钦州湾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港口布局,人称为“金三角”。三个港口之间海陆交通非常便利。三港除了肩负各自城市及周边货物进出口外,还要把揽货的重心放在最有潜势的西南地区大宗矿产资源上。然而三港接纳西南地区的货源进出都是沿着基本相同的铁路干线南昆、黔桂、枝柳、湘桂和公路干线重庆到广西沿海城市的高等公路,因此,广西沿海三港主要经济腹地同属我国西南地区诸省市。北、钦、防三港同属一个行政区(省),有利于区(省)政府主管部门对三港联盟前后的行政管理和协调,早在90年代初广西  相似文献   

11.
《水运文献信息》2006,(3):19-20
纵观世界主要港口的发展趋势,第二代港口仍是当今港口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正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港,因此,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港口     
《中国船检》2006,(11):64-64
高盛投资:目前是投资港口股的机会;加拿大三港合并应对赁量增长;越南政府寻求港口开发合作伙伴;“十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共完成投资千亿元;环渤海湾港口整合乃大势所趋;交通部进一步规范港口经营市场;交通部对港口杀价竞争说“不”;广州港与洛杉矶港合作治污;宁波舟山亟需加快油品矿石码头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干线港口在长江航运物流中,被称为是“客货源集散地”、“油料输送点”、“产品供应链”、“货物中转站”,等等。由此可见,干线港口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不可或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干线港口物流在长江航运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努力朝港口物流现代化(码头泊位深水化、货物装卸集装化、装卸作业机械化、机械设备标准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检》2006,(10):72-72
中小港口是现代物流链的重要节点,我国物流业八成半集中在三个地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物流合作空间巨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港口发展的阶段来看,发达同家自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现代港口已步入第三代港口发展期.最为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工业向柔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虚拟企业开始出现,港口成为全球牛产、销售等整个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加之高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得到伞面应用,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港口作为国际物流活动主要的载体,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世界几大先进港口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其各白发展优势,总结规律,可为其他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肇庆:打造西江流域物流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肇庆经济的迅速壮大和物流量的不断增加,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并积极参与港口经营。地处西江、广茂铁路、广梧高速、321国道和324国道交汇点的肇庆市,是大西南乃至“泛珠三角”与港澳、广东沿海发达地区连接往来的重要通道。2006年召开的肇庆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的战略部署。目前,该市正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作用,努力将港口物流经济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该市打造成为西江流域物流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港口》2004,(3):11-11
<正>为落实CEPA协议,加强沪港合作,实现沪港两地港航业"促进联动发展、形成共赢格局、实现共同提高",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将于2004年5月11、12日在上海举办"沪港港口物流研讨会"。届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从事港口、航运、物流方面的知名专家、企业及港口及港口管理部门的代表将共同研刊"政府管理部门在推进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从事港口物流业务的经验和教训、上海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港口物流及其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流、港口功能和现代港口技术装备的角度分析并预测了21世纪港口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模式,指出港口功能将出现多元化的格局,港口将成为社会物流总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并成为综合物流中心。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将向自动化、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宜人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岗 《水运工程》2005,(4):31-34
从港口和物流的概念出发,分析港口和物流之间的联系并阐述其差异。只有在认清并深入理解两者差异和联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港口物流的发展方向,指导港口物流的建设,促进我国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港口是国际物流运输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就自由贸易区政策与国际港口物流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政策对国际物流枢纽港建设、增强港口物流中转功能和提高港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强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