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分配问题是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的第一议题,凭借何种手段调节也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税收本身具有公平性出发,讨论了在初次分配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后,必须积极发挥税收调控的作用,并且税收有能力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的调控实现最终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由收入分配不公所引发的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从长远来看它还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入手,结合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分析出导致其不均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促进了财富的增加,但伴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以及收入上"先富带后富"的发展观念,人们对于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的现状也产生了担忧甚至不满。因此产生了类似"效率"和"公平"对立,提倡"效率"会损害"公平",提倡"公平"又不利于"效率"的认识。本文试着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结合着对"公平"实质的分析来探讨两者为何不是对立的关系。寻找两者的交集,从而解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斯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4.
罗晓宵 《汽车杂志》2005,(3):163-163
每个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民车,而且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国民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低廉,能让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享用的起。昨天无聊的时候我想了想对中国来说,我们自己的国民车究竟在哪里呢?可能有人会想到夏利,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夏利虽便宜,但始终不能与日本脱离干系,可能还有人会想到QQ,可QQ不耐用、维修费用也达不到国民车的标准……有点可悲,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如今,我们竟然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国民车。  相似文献   

5.
李莺 《中国电动车》2007,(8):201-202
会计准则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经济制度的安排,它对最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应用价值上讲,会计准则的存在和发展又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环境相适应,并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参与者也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部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充分说明了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该部法律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明确每部法律的价值取向是构建法律文本的首要的问题。但是,在我国经济法律颁布并且已实施多年的情况下,该部法律的价值取向严重的遭受到了我国法律学者与相关部门的忽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充分的体现出社会主体对经济法最根本的要求。在我国众多法律中,经济法最能体现出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本文就经发的价值取向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对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理念和我国农村建设的主旨与目标可谓是不谋而合。经济法通过实质公平这一理念,以实现经济民主为主要形式,能够在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切实发挥出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经济法和农村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经济法视野下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代表多数与社会安定力量的中产阶级渐渐消失,财富分配形态已符合所谓的“M型社会”。“M型社会”是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提出来的理论,他认为,在全球化下,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和右边的富人都变多,但原本代表多数与安定力量的中产阶级,也就是中间的这块,却逐渐陷下去,甚至不见,这种财富分配形态,就跟英文字母的M一样。  相似文献   

9.
完善和发展经济法体系,不仅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我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相互关系分析入手, 针对入世四年后对我国经济法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经济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我国经济法的立法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旨在探讨随着入世的步伐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法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加快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国民观念的转变,愈来愈多的企业活跃于社会中,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与便捷。财务是企业正常运转的核心,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管理的作用及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展开讨论,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进一步革新。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7,(8):98-101
中国正日益成为全球汽车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政府指出产能过剩在未来的5至10年将成为一个问题,同样中国政府意识到,许多领域所涌现出的经济快速增长将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12.
经济活动中,政府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机制,两者的共同目标是达到社会经济生活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针对我国在构建政府规模的实践中存在的"量"和"效"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政府适度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潘颖 《经济导报》2007,(7):38-39
由民间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研商评价体系,对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从影响力、地区贡献、社会责任及经营的方面进行的重新评估,旨在促进外资企业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财富的阳光品质更加注重,通过新的评价系统,充分肯定了外资企业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同时对外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较强的警示效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需要检讨的是社会激励机制,将人才引向财富的创造还是财富的再分配;创新是一个体系、一种文化,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腔热情1中国制造优势显著缩小◆@韩志国:【中国制造的优势在显著缩小】——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和美国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已促使一些美国厂商把生产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个体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一样经历了从繁荣昌盛到举步维艰的发展历程,这有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与政府体制、国家政策的导向有关,本文主要阐述个体经济的经济贡献虽然不能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相提并论,但它与全体国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中下阶层人员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遗产税的征收一直是人们热点讨论的话题。本文中从遗产及遗产税征收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产生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富责任、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消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保护和支持本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将对国外主要汽车发达国家进入汽车社会前后阶段汽车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简要概述,希望通过本文,能为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如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课题。城市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转的平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作为生产生活中的基础,城市交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发展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速度与效益.一直都是中国制定经社发展规划中的焦点问题。实际增长速度超过计划增长目标,更是近几个“五年规划”的普遍规律:中国“九五”计划确定GDP增速为8%,实际增长为8.6%;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语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必须转变计划经济时代中的计划和分配角色,承担起市场服务者的智能,以市场为指挥棒,理顺和引导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把握宏观调控,又要弥补市场失灵,确保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各自优势,实现经济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