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彪 《人民公交》2020,(4):82-84
近些年互联网衍生产品的发展节奏加快,涌现出了许多互联网新思维。公交作为传统运输企业,常被大众聚焦在镁光灯下,其紧跟互联网发展机遇,大浪淘沙、勇争前茅,正利用互联网宣传思维书写新时代运输篇章。随着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占比快速增长。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亿户,用户普及率达114.4部/百人。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给移动端定向宣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有关部门数据统计,2002年底全国民用车辆数字接近2000万辆,而且每年正以20%的速度增长,而2002年底美国有2亿3千万辆车,而每年平均以1400万辆新车的数量进入市场以淘汰老旧的车辆。若以中国的人口数字统计,每10人拥有一辆车为目标(美国为1.1人1辆车,日本为2.5人1辆车),即需1亿3千万辆车。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三、2015Q1汽车后市场电商用户分析1.汽车后市场电商APP男性用户为主基于2015Q1(易观智库.中国数字消费用户雷达)312万移动端活跃数字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行为监测,结果显示:2015Q1汽车后市场电商APP用户性别结构中,男性用户占65.6%,女性用户占34.4%。可见汽车后市场电商APP以男性用户为主,男性用户对于汽车维修保养自主能动性更强;2015Q1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2000年底,全球已有互联网用户12亿,跨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互联网用户约2250万,2001年底达4000万,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为网络营销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约车成为多样化出行的风口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网约车的出现提升了社会运力水平,丰富了民众出行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到2.87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6188万人,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36亿,增长率为29.4%,用户使用比例由23.0%提升至28.9%。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许多第一次买车的消费者迅速懂得了互联网的威力。他们利用网络来帮助自己看穿眼花缭乱的市场宣传,选中符合自己预算和喜好的最佳车型,在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经验且汽车厂商的广告到处泛滥的中国,这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近年来汽车价格持续下降,中国家庭购车时精挑细选,以确保用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车子。鲍尔市场研究公司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汉弗莱说:“买新车的中国人用互联网当帮手,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得异常活跃。”据该公司统计,自2002年以来,使用互联网选购汽车的中国消费者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占购车总人数的近一半,超过了日本,正在接近美国.  相似文献   

7.
潘颖 《经济导报》2007,(19):42-43
200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跨入Web2.0时代,开创出信息完全开放的新局面,其中包括了信息源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2006年底,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首次超过总人口的10%,达到1.37亿人。巨大的新需求诱发技术革新,而个性化应用改变了互联网以往的生态,如何将“人潮转变为钱潮”的命题,考验着中国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上网计算机数①、上网用户人数②、CN下注册的域名数③、网络的国际出口带宽④、网站数⑤、以及IP地址数⑥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调查中这些基础性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由于IPv4数最近成指数增长,而且最最近又出台IPv6协议,所以本次研究分别从网民总数、域名数、带宽、上网计算机数、网站、五个指标是解释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2010年开始,微博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成为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应用。在没有硝烟的营销战场上,微博也俨然成了汽车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微博,一向活跃的汽车企业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与其被微博营销,不如营销微博”。2011年,汽车微博更是大行其道。“微力量”改变传播轨迹、“微力量”改变市场营销、“微力量”改变用户行为这样的话题经常见诸各类媒体醒目的位置。汽车微博加快了汽车行业“微革命”进程,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宏观     
数字NUMBERS 7274中国仍为美国债最大持有国美国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金额由此前的6962亿美元,调高至最新的7274亿美元,仍为第一大持有国。据央行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95万亿美元。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08  相似文献   

11.
《时代汽车》2008,(10):77-77
时间和数字上的巧合总是让人产生很多联想。1986年,康明斯全球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如今这个数字是康明斯中国2008年计划实现的销售额。日前,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洪杰接受专访时说“包括在华合资公司,到2010年,康明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会超过30亿美元。”比起1994年王洪杰刚刚进康明斯的时候,这个数字增加了30倍。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实用技术》2014,(11):4-I0002
<正>在互联网的冲击和环保压力的倒逼下,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汽车业也已进入转型关键期,未来十年内,汽车产业将出现颠覆性变革。首先,互联网将重塑传统汽车业。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有5亿人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77%的购车者在购买前上网查询汽车资讯、57%的购车者表示愿从网上购车。车联网不仅能用于汽车使用环节,还可用于改进汽车本身的性能。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技术配置的要求格外高,中国卖  相似文献   

13.
安华 《经济导报》2010,(29):21-21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日前发表的一份有关中国中产人口预测报告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中产阶层队伍也不断壮大。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亿。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5亿。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3亿人口约有2.45亿辆汽车,按可驾人群统计,千人汽车拥有量约800辆。这一数字在中国只有约40辆。目前虽然我国受国土面积、地形地貌和国情所限,可能不会达到美国的水平,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赵欢 《时代汽车》2014,(8):86-87
作为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研发功底的互联网企业,高德积攒了海量的历史交通信息数据,通过算法研究和数据模型建立,多维度分析道路拥堵特征和拥堵趋势,以深挖大数据挖掘为手段,总结为每季度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市民躲避拥堵出行建议》。创新性开发了以“拥堵延时指数”为基础的数据体系,反映过去拥堵情况、预测未来拥堵趋势,为用户“绿色出行”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也为交通信息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带来了颠覆传统的价值。2014年第二季度报告不仅总结了城市拥堵排名,更详细分析了城市拥堵趋势、道路拥堵排名、重点商圈拥堵情况等数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的普及,用户在汽车上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多,汽车将会成为下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车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可以想象的是,车载互联网这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硬件、软件以及车联网服务企业都力争汽车在互联网的巨大潜在市场。从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络平台来说,目前已经不存在技术和产业上的瓶颈,车联网革命性产品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总是超过人们的期望,一如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一般--2007年如果谁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会超越美国达到1000万辆规模,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但2009年这个不可能就已经实现了。同样是在2007年,如果谁在当时网民规模1.6亿人的时候预测2010年中国网民会超过3亿,这种大胆只会被指为无知者无畏,但2010年的年中,中国网民就已经超过了4亿人。显然,处于盛夏的中国汽车和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欧伟博 《经济导报》2009,(46):28-29
中国在财富和影响力方面的增长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民调显示,中国的14亿人口对美国和美国人民深怀好感。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由此正式进入大众视线。  相似文献   

20.
前些年,有个叫布郎的美国人,反复叫嚷,中国人口达到13亿时,就会危及世界粮食供应,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责难。可是,紧接着在中国入世时,他们却强压着要中国进口他们生产的粮食。无独有偶,在发展汽车问题上,也有像布郎一样的美国人说,中国若像美国一样普及轿车,将耗尽地球上所有石油,无疑是世界的一场大灾难。美国2.3亿人口,保有2亿辆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