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冯希民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8(4):56-58,70
结合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沉管段工程实例,介绍了大体积薄壁结构预制模板设计与施工技术,包括模板体系构成、模板设计和模板安装拆除等。施工实践表明,大跨度整体定型台车模板体系稳定,模板变形量完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有利于工厂化预制施工。 相似文献
4.
对沉管隧道的国内处发展情况、沉管隧道的防水、地基处理、浮运沉放等技术作了概述,文中还将沉管隧道与桥梁、沉埋法与盾构法进行了相应比较,指出了沉管隧道的优点及有关顾虑,最后就有关沉管隧道的模型试验作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沉管隧道的典型工程实例,论述了沉管隧道的发展历史和设计方法的新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进步演变。并籍此指出沉管隧道在21世纪跨江跨海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沉管隧道的沉降问题是隧道设计、修建以及运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论根据已公布的十余座国内外沉管隧道沉降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沉管隧道沉降的原因与特点,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胡晓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0,24(4):397-401
对沉管隧道管与四个驳船构成的组合体配备两艘推船,以顶推方式组成的运动系统,由自由自航模试验确定其完整操纵性。分析了管节长度及航速变化对操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评估沉管隧道管段在水中浮运的水动力学特性,确定合理的水上施工参数,以广州生物岛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在缩尺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CFD软件STAR-CCM+的改进型SST k-ω模型,对不同施工参数条件下的管段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管段所受水动力作用的特性.结果表明,干舷值的变化对阻力系数的影响最大可达35.9%;受水横流的作用,在拖速为0.6-1.2m/s时,管段拖运方向的阻力系数随着拖速的增加而减小;波浪对阻力系数也有影响,拖速越大,影响越明显,当拖速从0.8m/s增加到1.2m/s时,管段拖运方向的阻力系数与无波工况相比,增幅可达36.75%. 相似文献
9.
李秀华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3):53-57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为北方首座内河沉管隧道,针对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以及临水工程超深基坑围堰施工、止水与安全稳定性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采用干作法施工,在围堰结构安装定位、接头防水措施上以及水下混凝土模板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确保了最终接头以及沉管连接段27m深的小基坑施工质量安全。该工程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为我国今后沉管隧道工程以及类似临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在高原冻土区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对渗漏水的防治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结合高原冻土隧道的渗漏水防治原则,对高原冻土隧道工程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沉管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研究地震动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响应,计算中计及水的影响,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以模拟地基的无限性,由模态计算得到体系的振型和频率,以确定积分时间步长和阻尼系数,运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方法,计算了100a超越概率63%,10%和20%地震动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反应,确定了管身段和接头部位的应力和位移,计算结果可为沉管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现代隧道工程中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结合已完工的广西六景郁江过江底隧道,重点介绍了TSP超前预报法及水平钻机超前探测法在喀斯特地质地貌进行过江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昆仑山隧道防水系统共设两道防水线,并采用特殊的构造防水,第一道防水线为防水板层,采用粘贴PE泡泡塑料垫衬的LDPE防水板;第二道防水线为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施工缝采用BW-96I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和WJ界面粘结剂作止水材料,而变形缝则采用E3型橡胶止水带和ST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作止水材料。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隧道止水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缝隙防水是隧道防水工程的关键,采用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和WJ界面粘结剂作为施工缝止水材料,而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作为变形缝止水材料,考虑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自然环境,通过研究低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止水材料的耐水性能,抗渗水性能和粘结性能,认为所采用的防水材料能够应用于青藏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隧道接头和上覆水对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和ADINA有限元软件模拟两种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沉管隧道试验模型材料主要为微粒混凝土,模型缩尺比为1∶30,采用层叠剪切箱装填砂土构成场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和等效荷载输入方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深度土层,柔性接头沉管隧道的土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刚性接头沉管隧道;当土层发生液化时,其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1;当沉管隧道接头剪切刚度(G)减小为0.10G和0.01G时,隧道截面剪应力减小20%和33%,截面轴应力峰值最大值减小16%和30%,截面剪应变峰值分别增加了60%和140%;上覆水使场地加速度放大系数变小,是由于水的存在加大了土层表面的阻尼;在P波作用下,上覆水水深从10 m增长到40 m时,沉管隧道截面剪应力峰值、轴向应力峰值和应变峰值最大值分别以3%~5%、30%~40%和12%~17%的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大型管节水面浮运及沉放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大型沉管隧道管节在水面浮运(包括拖曳、顶推)和管节自水面至水底沉放过程数学运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有关试验数据经验公式对管节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外力进行了分析及估算,并数值模拟管节浮运和沉放运动过程。最后采用计算机实时动画技术,对管节浮运和沉放运动实现计算机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沉管隧道接头的抗震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减震装置,完成了有无减震装置2组1/4大比例尺的接头剪力键模型往复加载拟静力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揭示了沉管隧道接头剪力键模型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及抗震性能,并验证了新型减震装置在沉管隧道接头减震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无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凹槽端部率先出现裂缝,随后剪力键端部开始出现裂缝,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剪力键出现较大塑性变形后失效;减震模型在循环剪切荷载下减震装置先出现局部屈曲,随后剪力键出现剪切破坏,减震装置可延迟剪力键的开裂时间;与无减震模型相比,减震模型在输入相同的加载位移时,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破坏荷载分别提高了45.2%、37.33%、26.8%和29.2%;减震装置对模型初始刚度影响相对较小,且能满足规范限定的接头容许位移;单圈滞回耗能最大可提高55.1%,累积滞回耗能提高了31.9%,该减震装置可较好地提高剪力键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