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专用汽车》2010,(9):45-45
斯堪尼亚近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黑匣子”的车队管理系统,以帮助中国的物流和运输企业通过获取和分析与车辆及驾驶员相关的绩效数据,随时掌握车辆的性能与业务进度,有效实施对驾驶员、车辆和运输的管理,提升物流运输的运营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3.FleetBoard车队管理系统 从VDO实时信息监测计对每一车辆瞬时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到ODAC对每辆车一定运营时间内信息过程的测控,最终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将目光放在了更具有挑战性的方面,在任意指定运营过程中,实现对整个车队最直观、高效、便捷、经济的监控和最优化的技术管理,车队管理系统Fleetboard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斯堪尼亚近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黑匣子”的车队管理系统,以帮助中国的物流和运输企业通过获取和分析与车辆及驾驶员相关的绩效数据,随时掌握车辆的性能与业务进度,有效实施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和运输管理,实现并提升物流运输的运营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单车超越车队的过程中缩短超车车辆与车队间通信范围,减少车队通信压力,锁定影响车辆入队的关键车队区块,同时通过将待进入关键区块的车队进行间隙优化调整,为驾驶人提供定制化换道入队引导服务,提出了基于驾驶人超车风格特征参数的车队内信息传输关键区块锁定算法,通过分析影响驾驶人换道入队位置范围的关键因素,将驾驶人换道入队过程分为本车道速度调整过程与入队速度调整过程,利用非参数贝叶斯算法获取驾驶人超车换道特征数据并提出基于关键区块所在车队位置序列的车辆间隙优化调整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超车车辆加速度、与前车预计碰撞时间、与车队相对速度是影响驾驶人换道入队范围的关键因素;通过非参数贝叶斯算法将超车车辆运行数据分类获取的驾驶人换道入队驾驶操作基元,可准确提供驾驶人行为特征关键参数;通过将驾驶人换道特征分为48个子类型,可锁定驾驶人换道入队范围且车队关键区块范围随着超车车辆与车队速度差值不同在各个特征类型上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针对驾驶人入队特征对待进入车队关键区块的车辆间隙进行优化调整,不仅可以为驾驶人提供可接受的驾驶辅助信息,同时减少了车队间隙产生过程中车辆加速度范围,提升了车队运行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国内外车辆导航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车辆导航系统主要由驾驶信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和车队管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本介绍了每个系统的功能、特点、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中所述内容对了解和跟踪国内外车辆导航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专用汽车》2011,(8):59-59
梅赛德斯奔驰在欧洲推出新型Actros后,近日宣布他们将在欧洲的Actros上装配车队管理系统。这是欧洲第一家卡车企业将车队管理系统列为车辆的标配,而且是在不增加卡车价格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7.
1. 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即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 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载通讯设备、电子地图、GPS全球定位系统、紧急制动、危险防护警告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3.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管制系统、动态路径引导系统、智能信号系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等. 4. 智能收费系统.自动识别、不停车自动收费. 5. 智能应急管理系统.即紧急情况处理系统 6. 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包括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航运、空运的中央管理控制、指挥调度、信号信息系统. 7. 智能商用车辆运营系统.货运及车队的调度、管理.  相似文献   

8.
陈照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143-146,158
基于车辆通过既有桥梁是在人员进行采集荷载信息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生,认为用平衡更新随机过程可以更好地描述车辆通过既有桥梁的过程.以平衡更新随机过程为数学模型,建立了理想车队.根据理想车队推导出车队影响线面积最大值函数、特定车队单独通过影响线概率分布和特定车队总重分布的表达式,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得出给定评估期车辆荷载的最大值概率分布.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该荷载模型,为既有桥梁车辆荷载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贺志超 《时代汽车》2023,(8):135-137+192
本文主要介绍了纯电动矿用卡车电气系统的设计,车辆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及管理系统、高压配电系统、仪表显示系统、主驱动和辅助驱动系统的设计及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各控制系统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整车控制器VCU实时采集车辆各种数据信息,协调各系统控制,实现车辆高压上下电,驾驶员意图判断、动力输出控制、下坡定速巡航功能、辅助驱动系统控制、车辆热管理系统控制、车辆故障分级判断及处理等功能,保证车辆起步平稳、换挡平顺并兼顾车辆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
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有车队,车辆维护管理状况直接影响车队职能的发挥。因此,车队车辆的维护管理是车队管理的重要工作。若车队车辆维护不善,一方面影响车辆的技术状况,易造成车辆安全事故,伤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会提加车辆的维修护理成本,增加车队经营管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无线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辉  肖斌  郝明德  周能辉 《汽车工程》2006,28(8):734-737,770
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服务中心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基于GPRS网络和Internet网,通过具有CAN接口和GPRS接口的车载智能信息单元,采用无线远程数据传送方式,实现对多辆电动汽车的监控、标定和定位,由此实现故障分析与处理、在线标定与优化、数据记录与分析、电子地图跟踪等功能。为示范运行提供了有效、方便、快捷而且又经济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interse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ated vehicles and quantifies its impact on fuel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CO2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traffic signal and roundabout intersection control. The developed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ITM) techniques, which are based on a spatiotemporal reservation scheme, ensure that vehicles proceed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without colliding with other vehicl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ducing the intersection dela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Specifically, the spatiotemporal reservation scheme provides each vehicle a collision-free path that is decomposed into a speed profile along with navigational instructio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ed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or with instantaneous emission model, provides improved assessm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raffic control strategies at intersections. The simulator architecture integrates several ITM algorithms, vehicle sensors, V2V/V2I communications, and emission and fuel consumption models. Each vehicle is modeled by an agent and each ag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vehicle sensors. The ITM system is supported by V2V and V2I communications, allowing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mong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data include the estimated vehicle position and spe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ffic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ITM system reduces CO2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se reduct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 when the traffic flow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3.
This review of the dynamics of heavy road-vehicle systems emphasizes directional performance. The review presents information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why are articulated vehicles used; units, hitches, and combination vehicles; multiple axle suspensions and steering systems; important performance issues; models and simulation tools; and controlling directional performance. The concluding section summarizes the material presented and provides idea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concepts in developing controllers for road trains.  相似文献   

14.
在车辆导航系统中,通常采用GPS来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准确地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和定位。可以认为通过GPS获得定位数据是GIS的一种数据采集方式。它可以实现车辆位置的实时、动态确定。利用目前较先进的组建式GIS技术开发了一套能够实时动态显示模拟GPS信息的电子地图,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车载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了能源供给,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出现故障,汽车就会无法正常使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动态起点-迄点(OD)矩阵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为了提高交通网络中动态OD矩阵估计的精度,在最小化路段实际交通量和分配交通量之间差值以及最小化历史OD矩阵和待估计OD矩阵之间差值的基础上,将浮动车采集信息融合到OD矩阵估计过程中;在动态网络加载过程中,OD矩阵估计值如果大于加载车辆数会使网络中的定点问题求解发散。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模型并引入容量约束,提出1种带不等式约束的动态OD矩阵估计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OD矩阵估计的精度较好,优于带滑动窗的广义最小二乘算法。  相似文献   

17.
在复杂动态的城市道路环境中,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或空间上的冲突.针对该问题,对智能驾驶车辆在城市交叉口左转时潜在的冲突行为进行分析并建立决策模型.考虑了车辆运动模式并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PR)建立了直行车辆长时轨迹预测模型,结合轨迹预测提出了基于冲突消解的智能驾驶车辆决策流程(模型)和考虑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其生产机动车的环保信息[1],包括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并对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负责。由于机动车信息公开编号生成的数据量大,人工完成需耗费很大精力,文章将探讨如何借助智能打印系统以最少、最易的条件,准确判定信息公开编号及对应信息,并对后台运行的四个信息处理技巧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期能够提升机动车环保信息公开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车载全景360影像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实时获取周边环境信息,该系统需要在一个特定区域做标定,车辆需要精确无偏斜地停靠在场地中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制于现场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以及现场车辆限位装置的精度,经常出现车辆停靠歪斜的问题,对于最终标定后的成像质量影响很大。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方法,通过摄像头光轴线与基准线的比对可以计算出车辆的偏移角度,通过对单个摄像头以及4个摄像头的偏移角度数据做两重分批估计融合,从而计算出车辆的实际停放偏移角度,通过车辆随动系统来做偏移补偿,最终解决了车辆在实际标定过程中停放偏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