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红 《驾驶园》2014,(2):39-39
<正>60辆崭新的金龙客车,从厦门港出发漂洋过海,2013年11月初抵达万里之外的南美国家——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市。它们将于2月份在该市3条公交线路上上线营运。届时,拉巴斯市民将首次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科技金龙带来的舒适乘坐体验。2014年1月5日,在拉巴斯市中心,拉巴斯市市政府与大金龙共同举行了本次交车仪式。拉巴斯市长Luis、市长顾问Gustavo、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商务处参赞刘如涛、大金龙在玻利维亚的经销商代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初显对世界汽车市场的重大影响力,显现了大国的市场优势和对跨国公司的战略性意义,许多跨国汽车公司都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战略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4.
望天 《时代汽车》2009,(8):68-69
叶武滨是个特立独行、勤于思考的人.他创办的一家汽车后市场公司竟然拥有一个50多位业内专家及研究员的汽车技术研究院.以及20多人的IT团队开发软件。并吸引了中国著名营销策划人——蒙牛发起人之一,蒙牛集团副总裁孙先红投资,这就是立志做中国汽车后市场可信赖的第一品牌——安莱所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宋璐 《汽车情报》2005,(18):22-23
1999年,本田公司开始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当时年产量为3万辆。经过5年的汽车市场扩张,到2003年,本田公司共生产了117178辆汽车,占公司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9%。为了提高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销量,公司到2004年底共创建了3个汽车合资企业,总产量为32万辆。另外,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以前,将年产量提高到53万辆,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6,(2):5-5
美国R.L.Polk公司目前发布了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结果。中国汽车市场稳步增长,2005年新车注册数量约38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9%。不同厂商的市场份额方面,通用以14.2%荣登榜首,大众以13.3%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来自印度的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有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8月20日.塔塔汽车公司与华展汽车签署了一项谅解备望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8.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汽车公司先后来到中国进行技术合作或者合资合作,在我国境内生产汽车。而今,从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及整个汽车产业看,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市场的国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5,(16):11-11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第一汽车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国内市场营销经验,日本马自达公司则具有先进的营销平台,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是一汽与马自达强强联手、战略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资公司一定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担起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的重任。”3月28日。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在合资销售公司开业仪式上强调。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4月1日,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新消费税政策正式实行,半个月后,媒体先后报道了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涨价的消息,其中以大排量车型(2.5L以上)的反应最为强烈。有专家指出,由于新消费税的出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车型的更替以及消费者的用车理念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以说,新税制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非常深远,整个汽车市场将由此展现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大众迈腾     
王受之 《汽车杂志》2007,(9):64-64,I0001
最近德国车厂大众在长春的一汽大众公司推出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迈腾”。国外虽然有所报道.但这是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因此也只在车评上看到而已,因而资讯有限。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有声有色,这个公司进来得早,并且一进来就做好了长期占据市场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汽车工业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在包括员工福利薪酬、庞大而繁冗的公司架构、油价上涨制约汽车销量等压力下,通用、福特等企业在市场经营方面遭遇无穷压力,其市场份额逐步被日韩等企业吞并。年初,福特汽车便颁布了“前进计划”,包括裁员、关闭部分工厂等,并宣称加强在混合动力车型方面的投入,提升在新市场的竞争力;而作为当地最大的汽车工作通用汽车,更是痛下狠着,先后抛售旗下拥有的富士重工、铃术汽车股份,以套现缓解其公司的经营危机。  相似文献   

16.
谈及我国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日本铃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铃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汽车工业的起步,得益于引进了铃木微型汽车的车型和技术。目前国内五大微型汽车巨头,有3家企业微型汽车的技术来源于铃木汽车公司。与国外汽车巨头刚刚进人中国汽车市场就在新闻媒体面前公布“豪言壮语”的发展战略不同,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收获颇丰的铃木汽车公司却一直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11,(9):148-149
我是一名汽车改装爱好者,虽然中国的汽车改装市场并不发达,但是德国Brabus(博速)和Hamann(哈皇)改装厂商已经先后于2006年和2011年正式进入年国市场,请问由这些改装厂改装的新车在中国可以上牌吗?  相似文献   

18.
吴通 《重型汽车》2010,(5):46-48
斯太尔汽车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引进奥地利技术生产的系列产品,是我国重型汽车发展的主要车型之一,在运输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我公司为了承运总公司及各分厂的保岗运输,先后投入了几十台斯太尔自卸车,现以该车型为例对车辆的气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对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有许多值得回味与总结之处。一年中先后两次下调关税,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关税已从2001年70%降至承诺的12%。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进口车市场,近些年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展望2007中国的进口车市又会带来那些期待和惊喜?  相似文献   

20.
福物曾是最早垂涎中国市场的汽车巨头之一。早在1913年,福特生产的“T型车”就来到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福特便积极在中国寻找合资合作方,先后与沈阳松辽汽车,东风汽车,湘潭江南奥拓等公司有过接触,但均告失败,1996年与上海合资生产轿车的投标应该是福特最好的一次机会,但再次败给美国同胞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