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两侧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铁路环境噪声是非正态分布特性,在对其等效声级测量时,除了使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所得Leq结果可靠外,应用本文所介绍的计算法来测量铁路环境噪声的等效声级也是较精确的,而使用城市通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测量法—读数法来测量铁路环境噪声时除非选择测量时间具有代表性,否则所测结果误差较大,故用读数法要慎重。火车同城区汽车所产生的噪声有很大差异,汽车噪声发生的频度比火车要高得多,而一次火车通过的噪声比汽车的声级高,持续时间长。鉴于铁路噪声与交通噪声有这些差别,因此,我们认为用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来测量火车环境噪声。是否合适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找出适合评价铁路噪声较好的等效声级(Leq)测量方法,除了用等效声级计测量外,我们将目前常用的声级计测量A声级后再求等效A声级的两种方法同时在铁路环境噪声评价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5隧道3.5.1隧道断面有效面积正线隧道断面有效面积100m2。徐州枢纽北联络线160~200km/h,单线隧道断面,46.8m2。南京动车组走行线120km/h,双线隧道断面83.4m2。3.5.2衬砌支护类型衬砌类型:暗挖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明洞采用明洞衬砌。衬砌结构型式:3.6环境保护3.6.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住宅集中区昼、夜间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大于70dB(A)、学校医院昼间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大于60dB(A)的路段设置声屏障;穿越城区、规划区的声屏障连续设置,共设置声屏障225km。根据法国咨询公司意见,声屏障附加长度按每端各加长100m计;路基声屏障设置安全门(通道)…  相似文献   

3.
2000年火车噪声对铁路沿线居民区环境污染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者引用标准客车噪声量对十四个城市铁路环境噪声进行了预评价,依据铁路发展规划到2000年时,铁路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预计增加1~2dBA,若对铁路环境噪声的鸣笛声级给予适当限制,并结合铁路噪声的综合治理,则铁路环境噪声可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少厂矿企业和劳动保护、环境保护部门,都购买了声级计,用以检测工业企业噪声和城市环境噪声。从验证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和城市环境噪声标准来看,含有计权网络A,或A、C的声级计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然而从噪声控制工程来讲,仅仅知道计权A、C声级是不够的,必须知道频谱才能进行噪声控制设备的设计。然而,目前,由于生产的数量、经济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噪声一般都是随时间起伏的非稳态噪声。因此标准测量方法规定在测量时将声级计置慢档,每隔5秒钟读一个瞬时A声级,每个测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用以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城市交通噪声可读取200个数据,并规定测量结果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表示。  相似文献   

6.
低车流量铁路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采用现场测量各类单列车通过时的等效声级及其它铁路作业噪声等效声级,再通过理论计算其昼夜间等效声级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车流量较低的非干线铁路环境噪声测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居住在铁路两侧近3000名居民对铁路噪声的各种反应,说明铁路噪声的污染程度,并将这些指标的干扰值与相应声级的交通噪声干扰值进行比较,发现引起同一干扰率时的铁路噪声声级比交通噪声声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15dBA,故计算铁路噪声声级可按GB3096-82中所规定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噪声限值再加15dBA计算。另外根据铁路运输昼夜车流量相近的特点,我们建议铁路两侧环境噪声限值昼夜均为Leq70dBA。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铁路工程环境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之比例预测模型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从连续等效声级的基本公式出发,建立了等效运行声级和等效鸣笛声级的概念,推导出比例预测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将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环境噪声预测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铁路边界噪声变化历程,由20世纪80年代的Leq(昼,夜间)=70-77dB(A)到90年代的Leq(昼,夜间)=65-71dB(A)。同时预测5年内随着铁路主要干线全面提速及列车流量加大,铁路边界噪声水平将提高1-2dB(A)。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铁路噪声控制措施及效果后,笔者认为设置铁路声屏障,是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而控制铁路鸣笛噪声则是降低既有铁路环境噪声影响的有效措施,有效采取上述措施后,我国未来几年内的铁路边界噪声可降低到标准限值Leq(昼,夜间)=70dB(A)以下。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新建的8个特大型高铁车站的高架候车厅为研究对象,采用旅客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候车厅声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并对其中2个典型候车厅采取现场测量的方法进行声场参数的客观评价,并深入分析主观评价结果和客观声场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客对声环境满意度、声环境舒适度与旅客所处环境的安静程度、公共广播系统的播音清晰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人群噪声是造成候车厅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而且随着公共广播系统播音声级的提高,人群噪声有提高的倾向;单纯增加公共广播系统播音声级与环境噪声级之差(S/N)对提高播音清晰度的效果不明显;提高候车厅内公共广播系统的播音清晰度,需要综合考虑公共广播的选型和布置方式、候车厅的建筑声学特性、S/N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评价噪声,目前国际上提出几十种噪声评价量,近年来人们趋向于用A声级来评价噪声,对于不稳态噪声的评价,以等效连续A声级(Leq)作为评价的参量。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值和测量的标准差,常用公式计算法,简化公式计算法和略算法应用上述方法进行笔算,步骤烦琐,计算费时,且时有差错出现,为了适应现场快速计算,我们根据计算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和标准差的公式,编写了函数型电子计算器运算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和标准差的程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铁道机车风笛声学性能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订机车风笛声学性能标准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 ,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有关建议 ,即 :风笛声级在机车运行方向中心线左右 4 5°、前方约 30 m半径弧上任意位置上的最低声级应达到 10 7d B( A) ,进入城区时风笛声级最高不应超过96d B( A) ,风笛至少应具有 2个以上的音调 ,低频为( 370± 10 ) Hz,高频为 ( 660± 15) Hz  相似文献   

13.
张有界电务段修配车间治理前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0.04-0.05,作业时车间内混响噪声较重,混响时间3-4s,经监测设备负载时1号点等效声级88.9dB(A),超标3.9dB(A),2号点85.4dB(A),超标0.4dB(A),车间内瞬间峰值106.5dB(A),频谱以中频为主。为了吸声降噪,采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矿棉装饰吸声板,利用吸声板对房顶进行吊顶,以达到吸声降噪、控制混响噪声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理后车间内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达0.15-0.24,实际混响噪声已基本消除,等效声级下降范围为1.7-6.1dB(A),瞬间峰值下降范围为4.4-17.5dB(A),瞬间峰值已下降到102.1dB(A)以下,车间内等效声级已下降到83.8dB(A)以下。  相似文献   

14.
铁道机车风笛声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的风笛试验测量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型号机车风笛的声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车前方中心0°大约30m处的声级为105~112dB(A);风笛与机车正前方线路中心线夹角为0°~45°弧范围内,国产风笛声级波动范围在2~8dB(A)之间,0°~90°弧范围内,约为6~11dB(A)。而对不同测点的加拿大和谐式及美国风笛的声级比较,差值均在1~2dB(A)范围内波动。加拿大和谐式及美国的风笛声能主要集中在250~4000Hz;而国产风笛主要集中在500~8000Hz。提出了国产风笛与国外风笛在声学性能上的差距,强调风笛频谱特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没有明确的低流量及专用线的执行标准和噪声评价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国内外标准的制定过程和标准值,建议我国今后标准建立的应分区分年限;综合分析最大A声级、等效A声级、评价声级L_r和噪声暴露级等评价量,提出用暴露级结合L_r的评价方法,且与瑞士L_r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际监测验证,证明本方法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6.
铁路噪声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道部经四勘测设计院环保处利用VBA语言开发了铁路噪声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在输入必要的环境条件及铁路噪声的参数后,可自进行环境噪声预测、评价及铁路隔声屏辅助设计,以Excel表格形式输出铁路噪声、总声级、铁路噪声增加值、超标量以及隔声屏降噪量等预测结果,并以CAD图行形式输出有无隔声屏时铁路噪声的空间等声级曲线图及隔声屏的声学设计图。  相似文献   

17.
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的噪声特性,包括噪声的A声级时间历程、A声级频谱分析及时频分析,桥面、轨道振动加速度的频谱分析,主要声源的辨识,各声源对高架桥附近总噪声的贡献度分析.可为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怀化电务段修配车间治理前混响噪声较重且持续时间长 ,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声学特性分析 :混响时间为 1 78~ 8 96s ,实际感觉 2 5~ 3s ;平均吸声系数为0 0 4 9~ 0 0 6 1 ;吸声量 80 9~ 1 0 0 7m2 ;噪声监测 :平均A声级分别为 ,工况 1为 82 2dB ;工况 2为 79 1dB ;瞬间峰值达 1 0 3 0dB。采用矿棉装饰吸声板吊顶治理后 ,车间平均吸声系数达 0 1 80~ 0 341 ,吸声量 2 70 3~ 5 1 2 0m2 ,混响时间为 0 89~ 2 2 8s,实际感觉混响噪声已基本消除 ;各测点在各种工况下等效声级、瞬间峰值和倍频程中心频率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平均A声级监测显示 :工况 1下降到 76 5dB ,工况 2下降到 75 7dB ,平均减噪量3 4~ 5 7dB ;瞬间峰值已下降到 98 5dB以下。因此利用矿棉吸声材料吸收车间内混响声 ,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环境噪声值。  相似文献   

19.
制订铁路环境噪声标准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ISO及UIC关于制订环境噪声标准应遵循的“应基于各国经济、技术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制订对应的标准限值,该限值可以给出一个最高极限值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再另设一个严格的、完全能符合人们环境要求的理想值”准则,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社会调查法来了解社会各相关方对环境噪声的要求,将声级与烦恼度的关系用“高烦恼”来表示所受烦恼的程度,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制订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场测试,对350~400km/h速度下的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350km/h以上区域车内噪声的动态特性及其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对其评价时,由于国内外对高速列车的噪声评价还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基本在沿用A声级。但是,A声级在噪声测量和评价中存在不足。为了研究A声级能否作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合理指标,以及其他噪声评价指标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可行性,采用不同噪声评价指标对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具有显著的中低频特性,采用A声级评价会低估车内噪声的影响程度,选择响度、噪度、NR曲线和RC曲线等噪声评价指标作为辅助,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司乘人员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主观感受。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