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根据现行我国国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及水尺勘划的相关法规规定,指出船舶载重线标志及水尺勘划中的常见错误和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水尺标志勘划与吃水量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勘划船舶水尺的目的是在营运中显示船舶浮态,以通过检测量计吃水值,推算船舶排水量及载重吨位等技术数据。船舶应在其左、右舷的首、中、尾勘划水尺标志,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运输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船体水线水尺勘划工艺方法的比较,结合部门勘划工艺实施状况,分析该工艺优势及对船体制造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为防止船舶超载,分析船舶载重线标志勘划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船舶载重线标志勘划不规范的危害及其成因,提出海事监管对策:深化海事部门与船检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健全船检管理机制,规范船检流程;调整海事执法事权,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完善船检法律法规,使海事监管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8.
9.
船体建造时出现的型深误差,导致在船体两侧船壳外板勘划载重线和水尺标志时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即船舶的结构吃水加上干舷高度不等于船舶型深加上干舷甲板边板的厚度,船舶的夏季满载水尺与夏季载重线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在船舶装载计量方面容易造成疑惑,此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水尺检量工作中,对船舶排水量计算的排水量纵倾修正公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尺检量员存在不同的认识。该文就存在的几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指出水尺检量计算中船舶吃水差和船舶长度的使用要相互对应,并给出两例实船验证。 相似文献
11.
向家坝升船机投入试通航后,由于金沙江下游河段实际航行的1 000吨级船舶与升船机设计过机船舶主尺度匹配性差,船舶过机装载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升船机通过能力及船舶运输经济效益,开展船舶过机吃水原型观测分析,逐步放开船舶过机吃水控制标准非常必要。通过大量过机船舶不同吃水、航速的进出厢试验原型观测,对影响过机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的航道水位变幅、船厢水深变化,进出船厢航速、下沉量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向家坝升船机过机船舶吃水提升至2.4 m,依然有30 cm以上的防触底安全富余量,满足船舶安全过机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船舶运载散装货物,在装前卸后要进行水尺公估。一艘中型散粮矿船舶的载重吨约为50000~60000t,那么每厘米浸吨就是大约50~60t。因为悉心核查船舶六面吃水,是公估船舶所载货物的重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具体计算各项数据过程中,船长和驾驶员也要引起注意,以保护各方(包括船东在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各港口的扩建,工程船舶也在不断增多,其吨位也在增大。这些工程船舶皆属于非自航式船舶,都需要拖轮协助拖航。因此,在选择拖轮功率大小前,必须首先绘制工程船舶的拖航阻力曲线,然后按中国船级社的有关拖航“规则”进行选择。本文主要介绍工程船舶绘制的拖航阻力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某轮吨位丈量中出现的情况为出发点,讨论了《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以下简称吨约)中此类船舶的吨位免除及计算方法,提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挖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提出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技术。通过系统性的实船试验,从船舶停泊安全和航行安全两方面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船舶系缆力在船舶制动停靠、闸室充泄水、人字门开启3个典型时段均超过了200 kN,系缆力与船舶排水量、闸室惯性超高(降)和初始水深密切相关,系缆方式对系缆力无明显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下沉量公式预测,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航速小于1 m/s时不存在触底风险;大型船舶的停泊安全是制约进一步挖潜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关键问题,船舶的航行安全不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显著海浪遮挡、相机剧烈晃动引起的无人艇视觉目标跟踪脱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长时相关鲁棒跟踪算法。
首先,采用多特征融合技术,增强目标特征表达,提高目标模型鲁棒性;其次,利用高维特征降维和响应图子网格插值,提高目标跟踪的效率与精度;然后,设计水面目标重识别机制,解决目标完全脱离视野时的稳定跟踪问题;最后,采用多个代表性视频数据集进行验证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长时相关跟踪算法,平均成功率提升15.7%,平均距离精度指标提升30.3%,F-Score指标提升7.0%。
所提算法能够处理恶劣海况下的目标脱靶问题,对于提升无人船艇及海洋机器人智能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技术支撑意义。
19.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船舶姿态预测准确性问题,结合当前船舶姿态数据特征,改进传统神经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船舶姿态预报技术。重构神经网络格式特征区,添加脉冲输出和神经网络数据放大和衰减参数量,构建耦合神经网络作为主要计算网络,结合达尔文进化算法和传统遗传算法特征,构建交叉概率算法,顶替传统经验算法获取放大衰减真实值,通过PC端数据传输和样本导入,实现船舶姿态准确预测。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改进后的神经网络船舶姿态预报技术对于船舶横纵斜度的预测均提高30%以上,达到了提高船舶姿态预测准确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