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8月18日上午,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首台盾构始发,标志着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进入掘进阶段。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主隧长17. 5 km,跨越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它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首次在主城区采用全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站的深层排污隧道。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全国首条最长深层污水传输隧道,东湖深隧工程将开创国内污水深隧处理先河,完工后将使武昌片区现有的3座污水处理厂和在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四厂合一",使东湖核心区周边的污水通过"特种地铁"快速进入北湖污水处理厂,近期实现80万t/d的污水处理规模,未来达到150万t/d的污水处理规模,服务人口达300万。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18,38(5):879-881
消息1:19.2 km东湖深隧全面开工 系国内最长深层污水传输隧道……752;消息2:日本东急建设等多家单位开发了隧道检测、监测系统……781;消息3:日本大林组开发高流动性混凝土 可减少35%原材料费用……838;消息4:捷克Rokycany Pilsen轨交线双管隧道贯通为双模式盾构在东欧的首次应用……845;消息5:站台也在隧道内: 美国加州圣何塞BART轨交工程批准建设……856。  相似文献   

4.
PPP建设模式具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风险共担等优点,可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重要的资本及专业支持,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以南昌市首个采用PPP建设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为例,分析在该融资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运营期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 将PPP模式运用于红谷隧道工程中,可有利推动项目的建设,使得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在运营阶段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东湖湖底隧道历时3年时间于2015年12月28上午10时正式开通。这条东湖隧道穿过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建成通车后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通道起于二环线水东段主线高架桥(红庙立交),止于喻家湖路(喻家山北路路口),全长约10.634 km。其中,东湖隧道段长7.035 km,为我国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工程主线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东湖通道项目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总投资为78.38亿元,其中东湖隧道段横贯东湖风景  相似文献   

6.
为对运营隧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监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系统架构。针对监测指标的具体特征(例如沉降、倾角、加速度),阐述传感器网络的布设与监测数据的传输方案,进行预警分析和评估结果系统界面演示。通过BIM核心数据库的内容构建,基于DYNAMO参数化提出运营隧道三维建模方案,实现三维模型与多级预警制度的集成,实现监测预警的可视化,为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传输方案选取、监测量预警分析与预警可视化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东湖绿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它的建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结合东湖绿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详述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绿道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为城市绿道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50 m的高空输送渣土应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最近,罗宾斯公司在墨西哥最长的墨西哥城污水输送隧道工程投入使用的空间节省型输送系统,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好。一个连续输送系统安装在罗宾斯公司为该项目提供的3台直径8.93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其中一台的后面,实现了渣土的连续输送。3台盾构机的后面最终都会安装这一输送系统,把盾构机里排出的渣土输送到连续输送机上,再由  相似文献   

9.
管鸿浩 《隧道建设》2005,25(5):23-27
武汉长江隧道为我国第一个在长江主流上修建的交通隧道工程,该隧道通风系统复杂,通风设计好坏关系到隧道行车的舒适和运营安全,对今后类似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娟  曹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51-153,163,390
城市污水排放量预测是污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需要做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预测污水排放量对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的建设规划意义重大。根据青岛市用水排水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污水量预测方法中,采用差异化用水量指标计算各污水系统的污水量;并分析污水量预测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类似城市的污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暨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集轨道交通、市政设施、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万m2,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市政交通综合体工程。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既有光谷广场下方,工程空间布局分为3层。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及地下公共空间,地下一层夹层为地铁9号线站台、鲁磨路公路隧道;地下二层为地铁2号线  相似文献   

12.
胡发宗 《隧道建设》2020,40(Z1):254-257
为解决铁路隧道在施工期污水排放对环境敏感区环境的影响,必须设置隧道污水处理站。通过现场调研多个项目实际发生的隧道污水处理站建设情况,分析研究后提出如下结论: 1)铁路隧道在施工期可实现清水、污水分流以达到减少污水排放量、控制隧道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的目的。2)在考虑隧道施工期生产污水、清水分流的工程措施和隧道衬砌、注浆堵水等工程措施对涌水的削减作用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地质情况分段确定洞身单位长度正常涌水量乘以施工未衬砌段长度及涌水变化系数的积来确定隧道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规模。3)与隧道污水处理站设计思路配套,建议在现行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计费范围的基础上,将清水、污水分流的工程措施费用,污水处理站设备的安拆及摊销费用,污水处理站的运营及维护费用纳入概算。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由于运行费用高、维护专业性强、作管理复杂或处理效果差等原因处于不达标运营、故障频发甚至瘫痪等,对周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致力于研究一种全新的生物速分球工艺一体化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可适应高速公路服务区出水水质要求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高、服务区污水量波动大、服务区污水性质较复杂、无专业管养等污水特点,实现污水处理达到相应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已建成通车的东湖隧道下方还将有一条新通道开工建设。东湖下方将有两层隧道。它与东湖隧道垂直相交,从武汉植物园东侧的鲁磨路下穿东湖后直达花城大道。东湖与严西湖实现"一线牵",花山片区与武昌、光谷主城之间,也有了一条快速通道。目前,花山新城一带的居民若要到光谷和武昌,只能通过严西湖大桥再经三环线绕行,出行交通不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多条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调研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事件对隧道路段运营安全的影响,建立了针对隧道内不同事件的综合交通管制对策库。并从系统功能、设备布设及系统流程等方面,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3大模块以及信息传输设备组成,可实现隧道路段运营状况监控,紧急状况预警,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武汉市水务局对东湖风景区听涛景区截污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从此以后,听涛景区污水不再流进东湖。听涛景区是东湖风景区内游人聚集游览较多的区域之一,主要分布有听涛酒家、湖滨客舍和水云乡等宾馆酒店,还有零星的游客服务点和公共厕所。该工程利用大口径的管涵截住两条线路的污水:一条起点于听涛酒家,沿途经水云乡  相似文献   

17.
广州要在地下几十米深处挖建深层隧道的排水系统,以解决老城区防洪、排涝、控制溢流污染难题,但工程复杂,国内未有一座城市尝试。近日,广州市水务局详细披露深隧排水系统后,引来多方议论。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总体构思是,西起大坦沙、东至大濠沙岛,临江建1条主隧道,沿重要河涌建7条分支隧道,总长90 km,同时,还配套建设一座初雨污水处理厂,6座临江强排泵站。深隧先总体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陆续建成,亟待投入运营,然而入廊收费定价难、价格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影响着综合管廊PPP项目快速发展。为完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机制,基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经济特征分析,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管线单位、项目自身等多个维度识别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价格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因果关系SD模型,剖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价格形成因果反馈关系,并解析价格形成过程。研究得出的价格反馈回路、价格形成过程从系统角度解析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制,可为入廊价格制度制定及价格机制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和后期运营过程中隧道差异沉降、结构变形、基坑渗水与失稳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等安全问题。依托宁波市轨道交通运1 号运营线,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长距离隧道的管片变形和差异沉降监测,利用布拉格光纤光栅技术实现了隧道断面和结构变形自动化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段隧道变形较小,较为稳定。项目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光纤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中的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武汉市东湖绿道工程,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武汉市东湖绿道工程包括一期和二期工程。东湖绿道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8.7 km,包含4个主题绿道(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处门户节点以及8个景观节点。东湖绿道二期工程线路全长73.28 km,包含5条景观绿道(湖城道、湖泽道、湖町道、湖林道及森林道)以及两大门户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