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跨江越海建设隧道的技术优势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钧 《隧道建设》2013,33(5):337-342
为商榷在以往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对修建隧道方案有些场合只是作为修建桥梁方案的一种备选方案的观念,文中论证了修建水下隧道在技术、方法、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业界可较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水下隧道在跨江越海工程中的地位。通过列举国内若干典型的已建、在建和正在进行方案研讨的水下隧道工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适合建桥、建隧以及桥隧结合方案有关的江床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当地实际条件,对修建桥梁和修建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和局限性;通过列举水下高速铁路、公路隧道的典型范例,总结了适合修建水下隧道的有利条件,并对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 在规划跨江越海工程时,应综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地质、水文、河工、港口、航道和航运等诸相关条件,通过多方案比较,更加客观地妥慎优选适合各具体工程的最佳方案;水下建隧的优缺点共存,水下隧道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事实上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跨江越海工程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几例典型沉管法隧道工程,详细介绍中国沉管法隧道在基槽开挖与航道疏浚、干坞建设、管节预制、管节浮运、管节系泊、管节沉放、接头处理和基础处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在内河中游径流河道中修建的南昌红谷隧道和在外海修建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为例,对在江河和海洋中修建沉管隧道的关键技术创新进行总结,包括:南昌红谷隧道管节浮运与沉放、管节沉放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水下立交接线实现过江通道与沿线路网全互通快速衔接、水下空间开发与修建避难疏散大厅等关键修建技术创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法隧道干坞建设、管节预制、管节沉放和基础处理等关键修建技术创新。结合目前中国修建沉管法隧道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从沉管隧道的拓展形式、行业领域突破、助推城市建设和江河湖海沿线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等方面展望未来沉管法隧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08,28(5):517-526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甬江水底隧道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回顾与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能对甬江水底隧道八年施工过程的亲身体验,针对该隧道设计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我国今后用沉管法修建水下隧道的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沉管法修建隧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下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各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论述了不同横断面方案的适用性及其优缺点,以确定经济、合理的横断面方案。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我国公路隧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伟 《公路》2000,(11):82-8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进步,21世纪初隧道建设难度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数据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韶章  苏宗贤  陈越 《隧道建设》2015,35(5):396-403
沉管法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适用条件较为苛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越来越强。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修建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下修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借鉴了国外技术与国内施工经验,自主创新,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地质勘察、结构分析、耐久性设计、管节预制、地基与基础处理等方面发展了一些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全长3630m,其中由盾构施工的长度为2538m,由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承包,并于2006年9月开始从武昌向汉口掘进。目前隧道东线盾构已顺利到达江北竖井,成功贯通,标志着我国的大断面水下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武汉长江隧道有几个特点可载人我国隧道史册:一是世界上水压最大的隧道;二是穿越长江的首座公路隧道;三是国内采用大断面复合式泥水盾构首次修建长江交通隧道。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的我国公路隧道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进步,20世纪初面临隧道建设难度方面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隧道》2004,(1):22-23
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天然气输送工程中,在瑞士卢塞恩省Soerenberg采用机械化施工法为天然气输送公司修建了一条长5.2公里、内径3.8米的隧道。这条隧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丘宾筒衬砌。随后,在隧道内沿着检修通道铺设了一条天然气管道(DN 1200)。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天然气输送工程中,在瑞士卢塞恩省Soerenberg采用机械化施工法为天然气输送公司修建了一条长5.2公里、内径3.8米的隧道。这条隧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丘宾筒衬砌。随后,在隧道内沿着检修通道铺设了一条天然气管道(DN 1200)。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下隧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大批已建和在建工程极大推进了我国乃至世界水下盾构隧道技术的进步。概述我国水下隧道的发展历史,总结南京长江隧道和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等代表性已建水下隧道的技术难题和主要技术进步,梳理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和苏通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长江隧道等在建的代表性水下隧道和深茂铁路珠江口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南京和燕路长江隧道等拟建代表性水下隧道的特点和难点。进一步分析我国水下盾构隧道的发展趋势:由单一软土地层向土砂复合地层发展、由大直径向超大直径发展、由中等水压向高水压和超高水压发展、由常规岩土向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发展、由中等烈度地震区向高烈度地震区发展、由单一工法向多工法组合发展,并提出需要加强研究与创新的技术难题。我国水下隧道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需从规范、标准、地质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装备和材料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据悉:最近正在建设中的福建厦门机场快速路一期工程,将在万石山隧道中修建我国首条隧道内的互通式立交。  相似文献   

13.
<正>在修建万里长江第一隧后,武汉再次把目光投向过江隧道。记者近日获悉,武汉计划再修建一条穿越长江的隧道,且是武汉第一条公铁两用长江隧道。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2月24日,中国海外首条水下长大盾构隧道——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的盾构始发仪式举行。该仪式由孟加拉政府和孟加拉隧道项目部共同举办。孟加拉总理哈西娜、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张佐出席本次仪式。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是孟加拉国第1座长大公路过江隧道项目,也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水下长大盾构隧道。隧道连接卡纳普里河东西两岸。项目全长9 092 m,隧道设计总长3.5 km,盾构隧道段长约2 450 m。隧道主体采用中国规范设计,分  相似文献   

15.
<正>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承建、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施工的红谷隧道东岸控制性工程——岸下基坑和水下疏散大厅主体混凝土已浇筑完成,为有力保障红谷隧道总体工期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谷隧道东岸岸下大基坑是集西连隧道沉管、中间国内首座水下疏散大厅、东接岸上7条匝道的关键部位,是集7条匝道交会和国内首个水下疏散大厅为一体共7  相似文献   

16.
《隧道建设》2013,(11):955-955
世界首条横跨欧亚的“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于10月29日启用,连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和欧洲海岸,从亚人欧只需4min。隧道全长13.6km,水下部分1.4km,可抵御9级强震。隧道属“丝绸铁路”计划,整条铁路将贯通伦敦和北京,完工日期未定。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20日前后,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至马滩区间将开始隧道施工,该工程通过2条长度分别为2.13km和1.9 km的水下隧道,将兰州市三大主城区紧密连接起来,这也将是我国首条穿越黄河的交通隧道。兰州地铁1号线将下穿黄河,是国内的第一条黄河隧道,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隧道位于黄河上游主河道内,必须连续穿越厚达200~300 m的卵石层,这种地质具有高渗透性和大孔隙等特征,稳定性差且含有大量大块硬质漂石,这样高难度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跨越琼州海峡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是粤海铁路必经之路,无可绕避。根据对琼州海峡自然条件状况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已修建的部分大直径盾构法水下隧道的调研,采用盾构法修建琼州海峡铁路隧道是较为合适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建设跨琼州海峡铁路隧道的初议和几个跨琼州海峡的铁路隧道工程的方案以及与桂海铁路相关的意见。这将对跨琼州海峡这一项“世界级”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隧道》2004,(1):37-37
2003年在中国为修建一座大型水库需要在一条狭窄的隧道中采用挖沟机.向Bauer Maschinen公司提出了特殊的技术挑战。为了尽可能优化工期.在水坝建设期间.从未来水坝下面的一条隧道到密封区域密封一条沟。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8月24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这是我国首个水下隧道专业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平台。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水下隧道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提高,铁路、公路、市政、供水、供气、防洪、水电等行业领域对跨江越海隧道工程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水下隧道建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世界级跨海工程也进入加速论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