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轻轨交通系统的特点和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状况,研究了我国大城市采用轻轨交通系统的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指出了轻轨交通在容量、服务质量和道路面积利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分析轻轨交通的投资和运营费用,并提出了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强  郭晟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8):199-200,202
自行车交通由个体交通向准公共交通转化,是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与举措之一。在对国内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自行车交通现状,并对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状况,减缓城市交通拥挤而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是城市客运的主要交通形式,智能公共交通充分考虑了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的统一,本分析了智能公共交通服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站台服务的服务体系构成,从公共交通优先策略出发,介绍了公共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先方案、先进的公交调度系统、服务于先进调度的客流数据采集技术和站台服务系统,并从智能公交调度应用系统的角度介绍了目前应用的多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机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自行车交通由个体交通向准公共交通的转化,是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与举措之一。给出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PBS)的概念,分析总结了欧洲及国内部分城市PBS的实践与经验教训。指出适合发展PBS的城市应具备的自然环境条件,并提出因子评价法用以判断我国适宜发展该系统的城市。提出要从规划与管理、社会意识与宣传、经营与运作、技术支撑4个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保障PBS的实施,补充和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并分别讨论了4个层面机制包含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英国伦敦 伦敦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经历了由公有化到私有化,再到政府授权、委托运营的过程.进入21世纪后,伦敦市政府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能力、质量和可靠性为目标,提出了“新世纪交通发展战略”,从规划、建设、票价、质量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北京公交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迎 《城市公共交通》2000,(4):29-29,32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认识,以及公交ITS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其次,通过对北京市公共交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北京公交ITS系统的框架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技术的构想以及将要采用的各种先进技术。最后,对公交智能交通系统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自行车交通的作用及我国建设自行车系统的必要性,根据厦门市集美区的性质和道路条件,提出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设想,并由此分析我国自行车发展趋势、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关系及自行车规划与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扩容为主的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采取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资金和建设时间持续问题,如何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重新划分成为治堵工作的关键.本文以综合交通模型为基础,形成以地面公交路权优先为突破口的交通系统容量优化方法,提出交通系统人次容量定义,构建度量舒适性和可控性的评判标准,建立层次化的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法,动态调整地面公交和小汽车的路网资源比,保障地面公交路权,达到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时耗的相对均衡,实现交通的个体最优向系统最优的转化,形成一条落实公交优先的新路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容量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际路网,提出以公交专用道方案为主的道路资源定量分配方案,落实公交优先,指导广州市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上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型智能交通系统的经验,建议上海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建设内容和技术路径上做出调整,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绿色出行,精细化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创建和完善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环境,提供多模式换乘交通综合信息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及其所辖区范围内公众出行乘用的、经济方便的诸种客运交通,它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广义的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通常指大容量的公共汽电车.出于主题的需要,本所指为狭义上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