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雄 《隧道建设》2018,38(6):986-991
郑州地铁17号线长大区间隧道(机场站-新港八路站)设置2座中间风井,长度约为6.7 km。为研究该长大区间中间风井最佳通风方案,采用SES软件建立全线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对比不同中间风井活塞通风模式下,该区间隧道的新风量、温度、初投资和牵引能耗费用等,得到中间风井最佳通风方案。结果表明: 1)双活塞通风模式下该区间隧道新风换气次数最大且大于3 次/h,远期高峰小时隧道内平均温度最低; 2)双活塞通风模式初投资最高,牵引能耗费用最低,相较于其他通风方案,建成通车后26年节省的总牵引能耗费用可抵消额外投资; 3)从隧道环境和工程经济性综合分析,推荐采用双活塞通风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地铁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西安地铁要确保地铁3号线全线轨通,4号线土建工程过半,5号线一期和1号线二期按时开工。地铁3号线一期线路设计长度39.15 km,西起鱼化寨,沿科技路向东,经小寨西路、小寨东路、西影路,在建工路口向北折至东二环,沿东二环一直向北至辛家庙东转至广安路,向东经灞河北折,延伸至国际港务区为止。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其中地下站19座,高架站7座,建成后形成主城区西南至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沙头角站区间矿山法开挖初支+TBM空推段施工为依托工程,进行了矿山法开挖支护施工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隧道结构应力和结构变形以及周边地层位移结果,从而达到预测危险工况和危险位置,指导隧道安全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圣彼得堡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事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向东  白楠  李鸿博 《隧道建设》2008,28(4):418-422
圣彼得堡地铁1号线“森林”站与“英勇广场”站之间的区间隧道穿越涅瓦河古河道,在施工期间和1975年投入运营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后期隧道内大量涌水涌砂,导致地面沉降、隧道变形,结构严重破坏,最终于1995年终止列车运行。论文介绍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回顾了事故的经过及其对策,根据相关的现象分析了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嵩 《隧道建设》2011,31(3):345-348,353
为解决大连地铁2号线交通大学站降水、堵水问题,从安全方面考虑,通过分析A,B版设计方案,解释方案变更原因,从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经济评价等方面阐明暗挖结合外挂分离岛式车站存在的问题。引发对特殊地质下的地铁车站设计的思考,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中能够引起重视并做出更加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1工程意义中国厦门地铁3号线起自厦门火车站,终至翔安机场,是衔接本岛与东部副中心(翔安区)的西南—东北向骨干线。其中,五刘区间(五缘湾站—刘五店站过海区间)建设难度高、工期紧,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如图1所示。该工程作为中国最早开工建设的跨海地铁隧道之一,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日,深圳地铁三期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全长5.5 km、直径6.98 m的盾构区间提前4个月胜利贯通,标志着地铁11号线全线控制工期关键工程实现了重大突破,为11号线全线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下盾构施工难点多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隧道地跨福田、南山2区,为全盾构施工区间隧道,主要位于深南大道、白石路等城市主干道下,由4台大直径盾构从区间内专设始发井往车公庙枢纽站、红树湾站2个方向施工。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20日前后,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至马滩区间将开始隧道施工,该工程通过2条长度分别为2.13km和1.9 km的水下隧道,将兰州市三大主城区紧密连接起来,这也将是我国首条穿越黄河的交通隧道。兰州地铁1号线将下穿黄河,是国内的第一条黄河隧道,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隧道位于黄河上游主河道内,必须连续穿越厚达200~300 m的卵石层,这种地质具有高渗透性和大孔隙等特征,稳定性差且含有大量大块硬质漂石,这样高难度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站建筑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兰 《隧道建设》2006,26(4):28-31
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指出在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收集各种资料,找出控制因素,确定合理站位,选择有价值的车站方案,从功能、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确定可实施方案;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得出了一些体会,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武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汉—范区间的土砂地质情况,结合盾构机刀盘的实际刀具配置,提出了刀具合理的改进配置方案,使用齿刀替代双刃滚刀,并确定了齿刀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等。  相似文献   

11.
李启森  吴雷 《隧道建设》2007,27(4):82-84
 地铁建设中隧道联络通道是重点之一,而在软弱地层中进行联络通道底部泵房开挖则是联络通道施工的关键。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天—五区间二号联络通道泵房的施工,介绍了在富水软弱地层下的土体注浆加固法结合暗挖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林强 《路基工程》2018,(3):214-218
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首期工程穿越东寺停车场出入场线为依托,从前期施工的加固措施、施工控制措施以及施工监测措施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对于地铁盾构区间穿越停车场出入线施工技术,施工验证其累计沉降位移均处在安全的位移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以省道S270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改造工程为例,对省道的改扩建和路面改造进行方案设计。简要介绍了平纵横断面设计、路面改造设计(新建路面、旧路加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等)、路基改造设计、排水改造设计、桥梁涵洞维修加固、交通工程、临时施工交通组织等。  相似文献   

14.
白铭海 《隧道建设》2014,34(Z1):135-140
近接隧道等地下结构由于其空间位置及多条隧道的特殊性,在工程开挖时,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比单一洞室和独立结构施工时多,这些额外的影响因素会引起周围岩体应力重分布甚至再次重分布,导致围岩和结构一系列的力学行为变化。交叉隧道是近接隧道中的一种,施工时,其加载、卸载效应,横向、纵向及空间效应等会因隧道开挖的时间先后、空间位置及开挖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依托广州地铁5号线与6号线交叉段近接施工工程,通过ABAQUS三维建模,对5号线上跨6号线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既有结构物6号线隧道在新建5号线隧道施工完成后,其永久初期支护内力并未因新建5号线隧道的影响而显著增大,相比,地表沉降的变化要大得多。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其相互间内力、变形的影响关系,为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理施工顺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3)
以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盐田港—深外区间双连拱隧道偏洞法施工为例,介绍了偏洞法的施工工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偏洞法施工过程各工序隧道围岩及支护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韦凯 《交通科技》2003,(6):64-66
介绍西安南京线合肥至南京段引入南京枢纽的建设方案的研究与比选情况,并对新线引入枢纽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建的47公里长地铁9号线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地铁系统最大的扩建项目。本论述了采用直径12米两种不同盾构的最初结果。另外.提出了测量和控制程序。同时解释了地下研究活动。[编按]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岩溶处理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涛 《隧道建设》2009,29(1):61-64
岩溶地质对地铁盾构隧道、明挖结构的施工以及建成后运营的维护都有较大影响。广州地区地铁施工在岩溶地质条件下,根据地质情况划分高、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范围岩溶、土洞必须进行填充处理。以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岩溶处理设计为例,根据具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详细介绍岩溶处理的目的、原则、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及检测标准等内容。岩溶处理具体措施分盾构区间地段和明挖结构地段2类。  相似文献   

19.
陈元庆 《隧道建设》2011,(Z2):162-170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泽民站—大卿桥站区间盾构穿越萧甬铁路桥前,为了保证桥体箱涵及铁路运营的安全,拟对铁路桥箱涵桩基础以下至隧道底1 m范围内进行压密注浆加固,确保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铁路轨面沉降值在允许范围内。在现场加固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加固过程中注浆钻杆掉落在区间隧道范围内,导致盾构无法继续推进,停机进行处理。本文结合该位置掉落钻杆的处理过程,对盾构法施工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铁七号线过江区间中间风井位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可 《隧道建设》2005,25(3):7-8,14
介绍了上海地铁七号线过江区间中间风井设置的必要性,提出了考虑多项控制因素的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