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产业内贸易。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规模和贸易模式的分析,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即由于一种独特的三国产业贸易模式而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两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了分产业和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欧制成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虽然有上升,但在2004年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王珂 《中国电动车》2007,(2):167-168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呈现持续高度化发展的势头,同时,贸易条件也逐渐恶化。本文从产业内贸易框架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角度,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表明产业内贸易框架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是假象。  相似文献   

4.
以新能源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美两国主要新能源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结合1996年至2007年的贸易数据说明,借助GL贸易指数分析,认为由于高新技术发展程度不同,新能源产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且中国出口的新能源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较弱。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趋势越来越明显。一国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方式与发达国家之间开展高级形态的产业内加工贸易业务,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高新技术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柏峰 《中国电动车》2007,27(2):110-11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得出美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是进行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文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以及积极的文化政策扶持,从而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未进行合理的产业化运作,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高“文化折扣”以及国家文化政策的缺位。并且在文章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1978年至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数据,集中研究了我国服务产业在我国GDP、服务附加值以及解决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及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1998年至2008年期间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状况。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服务及服务贸易水平比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的低,并且,中国的服务经济发展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鉴于此,作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世界贸易的现实背景,1994年以来持续16年的贸易顺差,特别是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使我国成为日渐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对于化解当前贸易争端、优化外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析,对于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办法》出台不过半年多就触发了这场争端,连同2003年—2004年间中美两国围绕中国半导体税制问题的争端一度发展到美国政府正式向WTO提出申诉的地步,充分显示了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潜在贸易争端风险。要考虑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可行性,就应当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贸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持续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我国的GDP为2330亿美元,2005年达到2.2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对外贸易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8%;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0.8%上升到6.7%,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迅速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商务部已经参照国际惯例,联合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地方政府等部门和组织建立了实施产业保护和贸易救济的体系。这是产业保护的基本要求。对WTO规则、贸易救济和产业保护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加大中介组织培育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并积极与国际接轨。当然,增强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途径。为此,我国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2.
冯国强 《中国电动车》2008,(11):124-125
软件业是我国政府一直扶持并重视的产业,本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贸易出口量连续数年增长。本文通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对其进行评析,得出我国软件业在国际市场的既有优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最终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编制和发布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是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从全球视野和历史比较这两个维度,系统地盘点了我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产业特征对中美汽车零部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炯 《上海汽车》2005,(10):16-20
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征的角度,运用Greenaway和马剑飞的研究方法,分析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描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从回归结果上看,产业特征中的多样化、外资及市场结构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有重要影响,反映了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5.
经过10年漫长的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自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10国建立起更紧密的贸易关系。今年一季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显示威力。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3月,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629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我国外贸总额44%的同比增幅,东盟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6.
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我国服务贸易目前竞争力较低,并且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下必须进行服务市场开放。面对服务市场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也不甘示弱,提出打造服务业“升级版”的战略举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高度强调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6000亿美元大关,服务业增加值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8.2%,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本文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势,提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中国将建立起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下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体系,报废汽车实际回收利用率达95%,实现对法定禁用限用物质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退役零部件的高附加值再利用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普及。新常态对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常态,一是常规汽车的中高速增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14.7%,2013年)和6.9%(13.9%,2013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85万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我国产品贸易地位的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口逐年增加,今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建国60年以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公告内专用汽车(不包括客车)生产企业已达850家,专用汽车品种接近5000个,年产量超过70万辆,占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