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俞国平 《世界海运》2013,36(1):41-43
散化船洗舱作业复杂繁琐,充满危险,易发生海洋污染、火灾爆炸和人身伤亡事故。针对散化船洗舱作业的特点和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洗舱效率,控制洗舱风险,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人员和海洋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天禹 《水运管理》2001,(6):30-31,34
内河散化船是指我国内河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货物的船舶(以下简称“散化船”)。由于危险化学品货物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易燃,有的剧毒,有的具有腐蚀性。同时散化船一旦发生事故,不仅船、货损失,而且污染环境,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船检机构从安全技术上严把散化船检验质量关责无旁贷。现仅以安徽省散化船检验工作为例,来谈谈内河散化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船检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截至2000年底,安徽省船检机构检验在册约400余艘散化船。我省大部分验船师过去检验散化船少,缺少散化船检验好经验,一些地市船检…  相似文献   

3.
在北方的有些港口冬季结冰严重,虽有破冰船和拖轮协助,靠泊后船舶和码头之间常有2~3m宽的浮冰,影响装卸作业;船舶进出浮冰港口和靠泊时曾发生过多起螺旋桨被打变形事故。此文对存有浮冰港口的靠泊操纵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靠泊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港口散粮进出仓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对广州港新沙港区散粮进出仓流程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应用RFID、传感器、自动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监控系统,对散粮进出仓作业各环节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实施改造,实现散粮进出仓作业的全过程自动监控和自动生成操作指令,提高作业效率,杜绝人工统计错误和人工指令失误,从而实现港口散货作业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船舶在供受油作业中发生的溢油事故,是造成港口水域污染的主要途径。能否有效地控制溢油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港口水域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清洁性、经济性。本文主要浅析了船舶在供受油作业中发生溢油事故的特点、原因及采取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港口散粮作业、降低散粮在港口作业过程中的损耗,开展港口散粮作业损耗分析及减损对策研究。在阐述港口散粮作业工艺和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对港口散粮装卸输送作业和中转仓储作业环节损耗发生的特点,以及撒漏、扬尘、水湿、破损、发热、霉变、虫鼠雀害、污染等8类导致损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作业实践中普遍采用的0.3%和《散粮港口作业减损节约管理指南》规定的0.25%这2个港口散粮作业损耗率控制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港口散粮作业减损对策,主要包括应进一步提升散粮作业管理和技术水平、关注散粮作业损耗率控制指标、加快港口散粮作业标准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张良 《水上消防》2016,(4):28-30
船舶静电是目前影响航运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船岸电气连接不符合规定而引起的油轮起火爆炸事故在国内外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油轮、码头和港口的安全。本文列举了国内主要油品码头的船岸电气连接方式,提出了船岸防杂散电流及防静电措施应与国际要求接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靠离码头是船舶最为复杂、紧张的作业之一,正确、合理的运用驾驶台资源最为关键。文中以"G"轮在日本川崎港船艉撞上防波堤为例,介绍港口状况和事故发生的经过,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链,并提出提高船舶靠离泊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受碳减排影响,除航运和造船行业面临直接压力外,港口作为船舶进出和货物装卸作业区,也将随风而动。此外,港口业在享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遭受着船舶的排放污染,港口防污减排的压力更重一筹。港口作为船舶进出和货物装卸的作业区,在享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遭受着船舶、车辆和设备作业的排放污染。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LNG贸易的逐年增长,LNG船舶码头作业愈发频繁,保证码头作业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根据LNG船在码头卸货发生的一起事故,论述事故发生始末,并根据LNG船货物特性进行计算剖析,分析事故成因、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保障LNG船码头作业安全的措施及建议。分析结果为减少LNG船舶人命事故和财产损失提供相关建议,并为更好的完善和健全气体船舶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袋包散料多功能装船机。该设备集成了散料和袋包2种功能,与后方的输送系统无缝连接,实现袋包或者散料的在线连续装船,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改善了生产安全环境,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占用,更好地适应了港口码头多元化装卸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青 《中国港口》2004,(6):40-41,27
《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已于2004年1月1日实施,为了贯彻好规定,按照要求港口作业除作好监控外,应将重点放在应急反应上。就是作业中一旦发生险情,作业人员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来控制事态的发展,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目前进出港口危险货物气体、液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人船技术的发展,无人船已成为港口安全保障作业的重要力量,是各国港口安全保障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梳理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无人船在港口安全领域运用现状,从环境感知技术和路径规划技术等2个方面对无人船港口安全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针对无人船在港口安全保障中的优势,提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引航员、船长与船舶港内航行安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尤庆华 《中国航海》2004,(4):27-31,37
讨论了船长与引航员的法律责任、权利、职责和义务,船舶到港的引航准备以及船舶进出港口的引航,阐述了船长与引航员之问复杂的法律关系、引航员登离船事故的预防和发生引航员误操作时船长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指出了引航员在船引航过程中为确保船舶安全应采取的积极、有效、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杜阿拉港是喀麦隆最重要的港口,时区为东一区,主要出口以原木为主,进口为粮食、设备、化工品等。该港通常靠泊优先顺序依次为是运粮船及当局有特殊需要货物的船、装卸时间短的船、先到的船。鉴于以上的港口条件要想做到安全进出,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每一环节都要考虑好,否则很容易出问题,以下仅本人两次安全挂靠该港的一点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大家安全进出杜阿拉港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16日,大连新海航运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客滚船“辽海”轮在大连港三山岛附近海域突发火灾,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成功救起了遇险的全部291名旅客和49名船员.并将失火船及时拖离港口主航道至安全水域,事故未造成海域污染。事故发生后交通部立即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认真勘验,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7.
王鹤荀 《水运管理》1997,(12):29-33
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就其专业性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障船舶本身的安全,一是防止船舶污染海域。从我国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历史来看:无论从立法角度,还是从执法角度,亦未脱离这两个主要方面,即从严格船舶本身的管理入手来防止和杜绝各类海上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把船舶及其周围环境因素看成一个系统,我们经常注重的是完善这个系统内部的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船舶安全及海上污染的因素远非船舶本身。如果把船舶本身的管理比作发生海上安全事故内部因素的话,那么港口环境即是影响船舶安全及海上污染的最主要的一个外部因素。本文仅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探讨港口环境因素对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负面影响,及遏止这种影响的措施和方法,以供参考。 从船舶角度看,港口是一个能为船舶顺利进出泊位、在泊位上保持安全靠泊和作业而提供的各种设施及服务的总和。具体包括:航道、码头、拖轮及进行装卸作业而提供的各种机械、港口的各种管理制度、管理者及操作人员等。而港口在完成其本身的功能时,必定实施某种行为,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叫做港口行为。而港口行为实质—亡就是港口的管理者及操作人员利用港口设施实现港口功能的过程。港口企业的最大目的就是占领市场,完成生产指标,实现最大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内港口发展很快而航道条件受限,码头建设跟不上。出现个别港口需在海上进行大型船舶船靠船过驳作业。针对大型船舶在海上靠离泊作业的特点,提出在作业和作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安全作业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顾永仁 《航海技术》2007,(B03):26-27
船舶在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时所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既有通航密度大、航道环境复杂的外部因素,又有船舶本身相关设备的潜在隐患的因素,其次是指挥者及操纵者疏忽和过失的因素。这些因素大部分是没有规律的,是不确定的。即使在有引航员操船的情况下,港内的紧迫危险或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做到船长与引航员密切配合.对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处置好突发事件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安全的基础。本人实际在船任船长工作近15年.进出港口所遇引航员上千人次,从中得到一些体会,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船舶发生坐浅事故,轻则耽误船期,影响港口正常生产,给船方和港方带来经济损失,重则可造成船舶损伤或使海洋环境受到危害.直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海上巨额保险金的支付。因此.预防船舶坐浅事故的发生.具有保护船东利益和促进港口安全生产及快速发展的双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