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道口整体延误损失为目标函数,在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干线道口之间相位差的基础上,结合道口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以及有轨电车滞站调度,提出了基于干线协调的有轨电车信号相对优先控制方案,并设计模型进行仿真,证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干线上的车辆延误,并实现有轨电车的准点运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由于强时变和强噪声等特性导致其故障难以辨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小波分析(AWA)和多层卷积极限学习自编码器(MLCELAE)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模型.首先,提出一种新的轴承振动信号频谱边界检测方法,对信号频谱进行自适应分割,进而将信号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量;然后选择较能反映轴承故障特征的模态分量并重构;最后构造卷积极限学习自编码器,并逐层堆叠建立深层网络MLCELAE,将信号样本输入MLCELAE进行自动特征学习与故障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平均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48%,标准差仅为0.17,相比于其他方法在轴承故障识别准确率方面更具优势,适用于滚动轴承故障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3.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回顾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介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内容功能及特点。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传统谱分析方法与小波变换、希尔波特黄变换(Hilbert Huang)进行比较。介绍最新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具体算法,及其在结构参数识别、损伤识别、消除实测南京长江大桥应变信号中的对讲机干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动力指纹分析法、模型修正与系统识别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5种损伤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动态进行概述和总结,指出神经网络技术结合遗传算法是结构损伤检测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机车车辆横向加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车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的横向加速度是一混沌时间序列。相对控制的实时性而言,经滤波后的横向加速度信号有较大的时间滞后。用线性回归预测方法由已知过去的信号对将来的信号进行预测,以补偿滤波带来的滞后,并采用AIC信息准则法确定自回归预测模型的阶次,为现代高速机车车辆和其他需在线控制车辆动力性能的机车车辆提供滤波后横向加速度预测的方法。运用试验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运用自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机车车辆横向加速度的预测,预测的精度高、间隔大,完全能满足控制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GA和原子特性的信号稀疏分解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信号稀疏表示在信号处理的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求得信号稀疏表示的稀疏分解计算量十分巨大,是阻碍其实时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基于MatchingPursuit(MP)方法实现的信号稀疏分解算法,采用遗传算法(GA)快速寻找MP过程中每一步分解的最佳原子。根据稀疏分解中使用原子的特性,提出了对基于GA和MP的信号稀疏分解的一种优化方法。算法的有效性为实验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铁路技术站车流推算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技术站调度员推算车流的思维过程。把车流推算问题看作商品交易行为,提出车流资源在编入出发列车时的虚拟价格概念及其确定方法,用来控制车流资源在车站的停留时间。提出不同等级出发列车的收益函数概念和确定原则,以保证等级高的出发列车可以优先被编入车流。以收益最大为目标,保证计划要求固定编组的列车可以满轴正点发车,以此构造出计算机自动配流的计算模型。对配流搜索空间进行预处理,设计有针对性的遗传算子、操作规则和染色体表示方法,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满意解。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地铁站台的照度需求并降低照明能耗,基于最小能耗光照调控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动态调控方法,对站台光照进行控制。先将站台公共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在照明模拟软件DIALux中建立站台照明模型,进行照明模拟以获取照度数据,并考虑子区域光照的耦合关系来构建照度的等式约束;再利用变量独立性分析处理等式约束,进而建立无等式约束最小能耗光照调控模型;最后,基于反向学习策略提出自适应反向学习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依据站台客流特征确定子区域照度设定值,作为光照调控模型的输入,利用改进算法求解光照调控模型,获得LED灯具的最佳调光比,实现光照的最优控制。通过算法对比试验和光照调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局部寻优能力和稳定性方面优于粒子群算法、竞赛选择遗传算法和反向遗传算法;利用提出的动态调控方法进行光照调控,可将照度偏差控制在1.33%以内,并实现52.06%的照明节能,在满足照度需求的同时显著降低照明能耗。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铁列车运行过程的集成型智能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武妍  施鸿宝 《铁道学报》2000,22(3):10-15
提出了一种以神经网络为主,并综合使用模糊系统、遗传算法等方法的集成型地铁列车智能控制方法。分别采用模糊控制的BP网络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实行了站间运行控制和定位停车控制,仿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果表明,将神经网络等计算智能方法综合用于列车运行控制是可行的,可以保证较好的舒适性、停车准确性,具有精度高,适应性、鲁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吕思雨  钟睦  葛凯 《铁道建筑》2020,(1):139-142
对动车组用7N01铝合金进行准静态单向拉伸试验,获取应力-应变曲线。采用曲线拟合和有限元仿真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反算铝合金Johnson-Cook模型参数:通过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模型初始参数,将其代入有限元模型,应用HyperStudy软件实现与有限元模型及求解器的数据传递与过程集成,采用遗传算法和自适应响应面法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拉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和自适应响应面法反算材料参数,优化收敛速度快,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度高,2种方法均可以用来进行参数反算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S700K转辙机常见故障下的功率曲线提出一种将小波变换、改进型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用相应故障模式下的功率信号进行正交小波分解,把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量,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参数,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运用到S700K转辙机的故障诊断中,并提高转辙机故障诊断的精度与速度。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铁路信号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故障诊断自学习新方法,并详细说明了知识库的建立及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联锁信号综合控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联锁信号综合控制功能是当今世界铁路信号安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计算机联锁的现实情况,以现有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基础,详细阐述了计算机联锁信号综合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系统构成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动列车微机控制系统中牵引控制单元插件板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列车控制信号输入变换插件板为例,介绍了牵引控制单元插件板故障检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适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随着城市机动化的发展引起的交通阻塞问题,利用仿真技术对交通交叉口的信息控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仿真的结果对交叉口的信息控制-线控和面控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的适用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概念出发,阐述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生命周期的特点和成本构成;从企业视角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LCC估算方法;通过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统计产晶LCC的各项数据,结合财务数据进行归一化估算,并定期进行回归迭代,规范化实施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产話的LCC改进建议,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有轨电车可采用的司机人工控制方式和列车自动控制方式进行适用性研究,分析行车需求、环境条件、平交路口控制方式、工程实施方式、景观需求、投资及维护等因素对选择列车控制方式的影响及相互制约关系,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选择列车控制方式的原则和思路,即:行车需求低的有轨电车工程适合司机人工控制的方式;行车需求高的工程须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安全防护,此时应尽量创造封闭的线路环境,通过立交的方式减少平交路口,为信号系统提供实施自动控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将分布式控制的原理应用于车站信号控制,分别按区域化和单元化两个控制方案,从技术和投资两方面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磁浮列车稳定悬浮控制,提出采用跟踪微分器结合联合滤波的悬浮间隙处理方法,以消除悬浮传感器过轨道接缝时的信号畸变,改善随机噪声对控制精度带来的不利影响。跟踪微分器可以反映实际带噪声信号的广义导数,其利用三路间隙信号广义导数特征对信号进一步滤波,算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阐述了跟踪微分器的原理及特征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利用跟踪微分器结合实测数据的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跟踪微分器对悬浮间隙信号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要求逆变器利用率高且开关频率低等限制条件的大功率牵引驱动系统.采用含电机电压模型和电机电感模型的观测器,在低速时注入测试信号,可以得到位置和速度信号.阐述了基本估计方法的改进.在实验室用28 kW标准伺服电机成功地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20.
LED视频显示系统采用VGA同步控制技术,对计算机CRT显示器上的VGA信号和外来视频信号进行数字技术处理,实时完成非线性视觉校正、数据重组和灰度变换.视频控制电路采用分布式扫描技术,显示帧面被分成不同的单元独立进行扫描,增强了显示的稳定性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