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     
《珠江水运》2012,(3):2-3
广州加快建设亚洲物流中心 目前广州市政府举行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广州建设成为亚洲物流中心的意见(稿)》。据该市相关部门透露,广州规划将部署海、陆、空、铁路、邮政物流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上海浦东将在未来五年率先建成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近期出炉的<浦东新区"十二五"航运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浦东航运将形成"一轴、二系、四块"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设成为要素集聚、体系完善、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枢纽港和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3.
广州港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借鉴世界著名国际港口的建设发展经验,并充分考虑未来物流发展趋势,高起点地规划建设了全新的广州港深水港区——南沙港区,目标是发展成为立足广州、服务泛珠三角、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的港口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江苏省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共同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会谈备忘录》,并联合审定《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把港口发展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摆上了突出位置,提出优化发展、转型发展的主题。港口物流是港口转型、功能拓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向,必然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作用1.港口是发展国际物流的重要平台港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口岸,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我国物流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银 《集装箱化》2001,(11):8-9,3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这就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十五"期间,我们应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精神,分析目前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物流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以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要求广州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珠三角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珠三角有着极为独特的水系。世界上绝大多数河口三角洲水系一般呈现平行排列,而珠三角的整个水系都呈现出密集的网状。水系的独特性将珠三角十一个城市孕育成一组功能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输结构上高度关联的港口,  相似文献   

8.
艾亚钊 《中国港口》2013,(11):43-45
<正>虎门港1997年成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以虎门港为依托和龙头的西部沿海产业带,提出把虎门港建设成一个以现代物流为主体,具备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区港联动等9项功能的大型现代综合性港口园区。政府对虎门港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虎门港的发展仍面临着货源不足、辐射范围较小、与深、穗相比缺乏竞争优势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珠海港位于珠江口西岸,临海扼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定位为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立足珠海市"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设构想,开展珠海港临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专题研究,将充分发挥珠海港良好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临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一、珠海港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8月上中旬,上海市政府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出了"连珠炮":一是发布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方案;二是首次举行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到2011年,确立并保持物流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特点 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物流是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有些城市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全国物流发展,打造全国物流中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青岛港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码头无人化、管理无纸化、物流全程化、电商平台化"为显著特征的智慧港口发展目标,并将打造以线上全程服务为主要特征,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用户聚集、物流产品聚集、物流服务聚集的港口物流服务生态圈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港口,是建设世界一流物流强港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港口适应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广州建设世界一流、最具竞争力的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必须高度重视现代航运物流服务、营商环境等软实力建设,必须有充足的高端人才做支撑、作保证。文章立足于广州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研究、分析高端人才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强调加快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洪先 《中国港口》2002,(11):34-35,38
<正>一、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的必要性1.广州市和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是现代城市的新利润源。广州市作为我国华南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为了增强其区域经济辐射力,促进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将大力吸引以物流为核心的巨大的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将把港口物流业列入城市的主要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广州市现已制定了广州现代物流城市的发展规划,远期将建设成一个以黄埔老港、黄埔新港以及新沙港口为龙头的黄埔物流园区和以南沙港为龙头的南沙物流园区。2.广州港扩大利润源的需要广州港传统的利润源主要来自于货物装卸费、堆存费、引航费、拖轮费、停泊费等基本的港口收费,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港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中国领先一步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劳埃德货运买家>(Lloyd's Freight Transport Buyer)报道,由于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目前经济发展势态强劲,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仍将达到7.9%.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的增长则进一步促使亚洲物流的发展,尤其是亚洲物流业务外包总量的增长,据统计,亚洲的物流业务外包正在以年均4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05年的亚洲物流业务外包的经营收益将达到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吕航 《中国船检》2002,(2):23-25
2001年是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的一年.该年度,"物流"作为要大力发展的新型服务业之一,而被列入"十五"规划中;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在上海召开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国家经贸委还出面制定"建立现代物流工作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推进,<物流术语>出台.可以说,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导向,还是业内企业的经营运作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对天津、青岛、宁波、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分析,或许会对其他港口物流园区发展有所助益一、基本情况1.天津港东疆港区天津港东疆港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北部,总面积约30 km2,规划建设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板块,具备集装箱码头装卸、集装箱物流加工、商务贸易、生活居住、休闲旅游"五大功能"。其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于  相似文献   

18.
李文娟 《世界海运》2009,32(5):52-53
为了适应现代物流市场的发展,完善港口服务功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开始重视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为企业在港口专门设立仓储和配送服务中心。我国也证在发展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这也是我国新世纪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建丽  真虹  徐凯 《中国港口》2010,(3):48-49,51
当今港口的发展已从单纯的运输节点发展到了“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为此.现代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以生态化、集约化为特色,以物流系统为构建基础。那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就必加强生态物流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正>营口港EDI中心,对于促进营口港数字化建设、推动港口间协同、建设南北物流通道及专项物流体系、支撑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体系和提高物流服务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港口业务模式持续转型升级,对港口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码头EDI中心系统数据交换服务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