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5,(11):32-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保护内河水域的环境及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崔燕 《中国船检》2006,(1):46-49
2006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专门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日前,记者就法规实施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交通部海事局船舶处鄂海亮副处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2006,(9):31-33
为加强对游艇的管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治游艇污染水域环境,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游艇管理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船舶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为防止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06,(9):52-54
为了加强对游艇的管理,积极引导公众对航海的关注和热爱,支持游艇业的健康发展,丰富公民的业余水上活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治游艇污染水域环境,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游艇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部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法规——《中华人民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船舶拆解、打捞、修造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在“船舶拆解、打捞、修造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一章中,《规定》要求,在船舶修造及其相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要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得投弃入水;船舶在船台(排)修理完毕或建造竣工下水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在船坞内进行的修造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船坞清洁报告;在内河水域内从事废船拆解作业要严格执行《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内河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天津港船舶交通管理,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十一条中规定:“内河通航水域,是指由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这就明确了内河通航水域的认定权属于海事管理机构。那么,如何认定内河通航水域,是否要有个统一的易操作的界定标准,如要有又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海事公告     
A关于加强游艇管理的通知为了加强对游艇的管理,积极引导公众对航海的关注和热爱,支持游艇业的健康发展,丰富公民的业余水上活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治游艇污染水域环境,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第三条交通部主管全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依照本规定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实施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06,(1):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年第11号令,以下简称11号令)已于2005年6月20日经第12次交通部部务会议通过,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交通部海事局就其具体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11号令的重要性海事事业新发展,必须牢固  相似文献   

12.
巡航执法是海事主管机关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水域环境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水上巡航,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及时搜集有关航行安全信息,掌握水上通航环境,监督船舶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纠正船舶违法行为,发现和处理通航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海事应急处理并组织或参与搜救行动,从而实现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及船舶动态的有效监控。加强现场通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日益发展,内河船舶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长江上大型油轮和油驳船队的出现,使得内河水域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船舶向水域任意排放未经处理的舱底水,油轮大量的压载水和洗舱水的排放都严重污染了内河水域,防止内河水域污染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10月15日船检局公布施行了“内河船舶防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暴露出规定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存在低于国际通行的内河防污染标准的问题,弱化了内河航运防污染执法的全面性和威严性。对该规则进行修订研究,完善内河航运应设立的防污染管理规制,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民生需求。  相似文献   

15.
尽管《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和新《水污染防治法》已相继颁布实施,但我国内河船舶防污染工作成效有限并难以取得突破。作者通过走访船舶、航运企业、港口码头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从业人员防污染意识不强,海事部门调查取证困难,以及缺乏便利的设施和服务等导致内河船舶防污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的三大症结,提出了强化船员环保意识,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加强船舶污染监管的震慑力,立法规定内河船舶污染物全面禁排等四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港口管理     
《港口科技动态》2005,(4):41-42
《河北省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管理办法》实施 我国第一部同时规划沿海和内河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管理的省政府规章——《河北省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管理办法》,经河北省政府2005年1号令正式生效,已于3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07,(10):30-32
第一条为提高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技术素质,加强船舶安全、施工管理,更好地发挥船舶效能,保障水上施工人员和装备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制定本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津港临港港区及其附近水域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航运发展,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广东清远英德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理念,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动建立了北江首家内河船舶污染物综合接收处置站点,全面启动了船舶水污染防治行动,不断完善船舶污染防治体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各个行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现海事管理机构)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