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伴随我国“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和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从发展前景上看,农村汽车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日益凸显。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引导汽车经销商在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渠道展开了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汽车消费者的视角对如何做好农村汽车销售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销售新模式——4S店集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单一品牌4S店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汽车销售企业的要求,一种新型的汽车销售模式——4S店集群在汽车行业日渐兴起,并逐渐成为我国汽车销售的一种主流模式。文章详细介绍了汽车4S店集群的3种建立模式。  相似文献   

3.
自汽车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既有力地拉动了汽车销售,保障了汽车市场的平稳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农村销售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汽车企业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条件。政府和企业应以汽车下乡为契机,对农民购买生产类汽车形成长效补贴机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农村汽车消费,实现惠农强农,保障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4):67-69
<正>不管是以易车、汽车之家为代表的垂直网站做的汽车电商销售,还是近期上汽、东风等大的汽车集团纷纷宣布进军汽车销售电商领域,网购汽车已逐步变成为风潮。实际上,不只整车销售,汽车售后市场也刮起了电商潮,各种模式的汽车后市场电商应运而生。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已回归平稳,进入了整车销售的微利期。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有的汽车销售模式及特点,以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视角看《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我国汽车销售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办法》使汽车供应商对经销商具有绝对控制权,使4S店销售模式成为唯一"正统"的销售模式,排斥多品牌同店销售模式,导致经销模式单一。随着我国汽车反垄断步入常态化和进入深水区,我国汽车销售模式将向着"多元、共享"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陈林 《时代汽车》2006,(5):14-15
汽车生产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农村汽车市场需求 我国新车销售达到了570万辆,已是相当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市场,就是二手车销售市场。2005年,二手车销售大约145万辆,这是一个完全统计,基本上达到了新车销售的25%。如果把这两块市场加起来的话,去年我们新车和二手车的总销售达到了700多万辆。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由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两大部分组成。而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则是多种模式并存。有配套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经销商渠道等:从表现形式来看,又可分为汽配市场渠道、连锁销售体系、全球采购体系等。这些渠道之间常常相互交叉,冲突不断。随着新车投放速度的加快和品种的增多,汽车零部件的种类更是名目繁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销售渠道的冲突问题,并着手解决。而要解决好销售渠道的冲突,必须要先分析渠道冲突的类型。本期东方时评《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的解决方案》从销售渠道冲突的主要形式、销售渠道的原因以及销售渠道的解决方案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期望能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共鸣。  相似文献   

8.
依据市场机制在汽车生产、流通和消费诸环节中的地位大小和作用程度,汽车市场经历了孕育、诞生和成长等若干阶段。市场成长中盛行的4S模式,流通业反响强烈,意见不小。究竟哪种销售服务模式更适合我国发展阶段,最终的判官应该是市场。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我国汽车零配件销售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美国、欧洲、日本的汽车零配件销售模式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各自销售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零配件销售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零配件销售模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为期10个月对国内汽车后市场配件销售、快修连锁业务的深入调查了解,结合在汽车企业第二品牌配件及2S店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首先介绍"维修信息公开、配件渠道放开对汽车后市场影响"和"汽车后市场配件销售经营模式的变化",然后提出"汽车企业如何获取汽车后市场配件销售最大红利的经营模式",最后给出获取汽车后市场配件销售最大红利的经营模式的建设意见。希望通过此文的论述,为汽车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借鉴,并尽早布局汽车后市场业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销售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与局限性。接着,分析了传统汽车销售模式的局限性,如对经销商网络的依赖、定价机制的僵化等。然后,探讨了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的变化与创新,如直营模式、租赁服务、共享汽车、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等。最后,本文强调了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如何满足年轻消费者、环保意识消费者和智能化需求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销售市场是典型的“渠道为王”,谁控制了销售网络,谁就控制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命脉。营销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制造商的理念,而营销模式的调整和决策,则会直接影响汽车厂商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力,分网销售模式(指汽车厂家将旗下不同品牌汽车授权给不同经销商进行独立销售的渠道模式)的出现,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时代汽车》2005,(5):48-50
四月份正式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实施汽车品牌销售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它的出台将对我国汽车销售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办法》的三大变化、容易产生理解上的误区着手,分析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很多年来,商用车一直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驱动力。近年来,在我国汽车市场总体高速增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超过50%的市场贡献度。2003年全国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2004年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内的汽车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旺盛得到了蓬勃发展。令人欣喜的是,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还是被国外汽车厂商所垄断,如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等。本文将对进口汽车厂商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进行分析和展望,希望对我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之前,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通过进口代理商,如奔驰与利星行。随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兴起,进口代理商模式逐渐被进口总经销商(或总代理)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黄承林 《商用汽车》2005,(12):31-34
我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很多年来,商用车一直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驱动力.近年来,在我国汽车市场总体高速增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超过50%的市场贡献度.2003年全国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2004年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74.46万辆,轿车销售232.65万辆.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下乡”政策效果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守喜 《天津汽车》2009,(6):16-17,20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扩大内需、稳定汽车消费,国家在2009年初制定实施了“汽车下乡”政策。文章介绍了“汽车下乡”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政策实施以来汽车的销售情况。表明该政策有力地拉动了微型客车的销售,调动了农民的购车积极性,开拓了农村市场。同时指出,为使汽车下乡政策长远发展,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应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汽车销售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天津销售技术服务部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在边筹建,边开展业务的情况下,克服许多困难,大力开展汽车销售、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和质量反馈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至今年3月末,九个月来共接待销售各种汽车281辆,摩托车89辆,并做到随进随销或就厂直拨,加速周转。该服务部首先进行了市场调查。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农村有力量买车,他们就着重向郊县、社队企业、基层供销社和农村生产队进行销售,在销出的281辆汽车中,售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整车销售(Sale)、售后服务(Service)、零部件供应(Spare part)和信息反馈(Survey)组成的“4S”专卖店模式;一是广义的汽车交易市场。多数汽车行业专家认为,“4S”专卖店销售模式将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使我国汽车销售模式逐步适应汽车市场的变化,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并走向现代化,从去年初开始,国家选择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等五家大汽车企业试行“汽车销售代理制”。代理制在我国是个新事物,五大汽车企业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代理制方案。这几套方某试行了一年下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国家有关部门对79家试点流通企业的统计,全年共购进汽车18.6万辆,占全年签订代理合同的98%;销售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