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结合某款新型乘用车副车架的开发要求,在副车架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其刚度和模态分析结果,提出了在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要求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计算结果可知,整体刚度和模态满足设计要求,优化后副车架的总质量减少了1.26Kg,达到了副车架质量减轻的目的。表明该优化方案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指导了新车副车架的开发,也为同类车型的副车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借助CAE、CAD技术对某车型副车架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建立合理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副车架是乘用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架通过副车架与车身相连,车辆与地面之间产生的振动通过副车架的缓冲后再传递到车身,降低了振动,提升了乘坐舒适性、底盘强度和操控性,同时也提高了装配便利性及设计通用性。副车架的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整车耐久性、舒适性、操控性有很大影响,是衡量乘用车底盘设计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乘用车副车架的模态、刚度、强度、疲劳耐久性成为设计人员首先关注的指标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自卸车副车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的副车架进行了强度刚度对比分析,为自卸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某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满足NVH及整车安全要求,提高乘车舒适性及满意度,利用CAE软件建立含后副车架安装点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刚度分析,根据CAE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刚度分析,最终找出有效提高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的最佳方案,满足性能要求,节约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为后副车架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后副车架是SUV底盘关键承载部件,对整车性能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某SUV车型后副车架进行了强度和疲劳CAE分析和研究,同时进行了台架对标刚度测试和强度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此SUV后副车架刚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危险品运输车的罐体副车架总成(下简称:副车架),由车架纵梁、横梁以及罐体斜撑等部件组成,主要起支撑罐体以及罐体与车架连接的作用。副车架各组成零部件应保证罐体所需的设计强度和刚度,且需对所设计的副车架强度进行校核。本文所设计的副车架材料,纵梁采用Q345B/T6,横梁采用Q345B/T4;设计完成后,对罐体副车架的强度以及与底盘车架的连接支座做局部强度校核计算分析。下面是设计、校核过程。  相似文献   

7.
前副车架是SUV底盘关键承载部件,对整车性能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某SUV车型前副车架进行了极限强度和台架疲劳工况CAE分析和研究,然后进行了台架刚度测试和强度工况测试,CAE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此SUV前副车架刚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轿车副车架试验室内道路模拟疲劳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的优化设计原理及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台刚度进行优化计算,使其准确的模拟车身刚度,实现副车架在试验台上与在实车上的受力特性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台架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以副车架性能及轻量化为优化目的,通过建立钢制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求得其约束模态,并对向前紧急制动、极限转向、单侧过深坑常用典型工况进行强度分析,对摆臂安装点进行动刚度分析。然后基于该车型钢制前副车架硬点,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策略,设计挤压铝前副车架轻量化方案,成功减重34%,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汽车结构前期设计开发中的盲目性,将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引入后副车架结构概念设计中,并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参数化后副车架概念模型作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同时给出了实现优化过程自动化的流程。优化后的后副车架结构刚度、模态和焊缝疲劳分析的结果表明了拓扑优化技术和智能轻量化优化设计流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某轿车副车架改进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某轿车副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该副车架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副车架在恶劣工况下进行了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对该副车架的改进建议,并通过改进前后的仿真结果对比,进一步地验证了结构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田娟 《专用汽车》2010,(6):46-47
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的实际受力形式,建立了数学模型,保证承载件不发生断裂和开裂的现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应力集中点的分布区域,重点介绍了上装副车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液压成形的技术原理和优点及其在副车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CA7221轿车发动机动力总成液力悬置的隔振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并与橡胶悬置的隔振和降噪地对比研究,同时,还测试了副车架与隔振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液力悬置较传统橡胶悬置隔效果明显,应用橡胶悬置和副车架两级减振也有很奏效,应用液力悬置使整车舒适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卸车副车架与底盘主车架几种联接方式的对比分析,选出了最佳的方案,并在设计和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work presents fatigue life e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aluminum front subframe using virtual test simulation technology with nonlinear suspension components model. The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polynomial model used in conventional analysis. The proposed nonlinear suspension components models were developed using direct approach. The effects of the nonlinear elements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fatigue life were also analyzed. Actual aluminum front subframe was tested using half-car road test simulator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nonlinear models yield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 conventional polynomial models. The proposed virtual test simulation technology with nonlinear suspension components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fatigue life for vehicle chassis structures mo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7.
对转向机总成到前副车架接头异常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更改前后的方案进行表面压力理论计算对比,最后对新设计方案进行接头台架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对电动汽车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车架前部、后部、副车架部分的尺寸厚度以及这三个部分的肋板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运用全局响应面法(Glob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GRSM)以一阶模态频率大于32 Hz作为约束,对车架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和总质量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取Pareto最优解集,给出优化备选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影响因素与测试方法。针对某款乘用车方向盘摆振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其进行道路再现试验,测试分析轮胎至方向盘的灵敏度,可知该车对轮胎异相位的激励非常灵敏;以副车架为参考点,建立模型,通过ODS分析进一步验证摆振产生原因。该研究为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汽车技术中,橡胶衬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车辆NVH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在使用过程中,橡胶衬套的检查和维护极其不便,直到发生断裂后经过反复检查才能知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某副车架橡胶衬套潜在的失效模式及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行现行过程控制预防,对提高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