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要求,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目标与定位,分析了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全自动运行的运营管理模式与传统有人驾驶线路的区别.重点介绍了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DTO(有人值守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与UTO(无人值守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两种驾驶模式的生产中心组织架构调整、岗位融合、专业融合、空间融合和修程融合方案.最后分析了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相比传统有人驾驶线路节约的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对列车运行环境全方位主动感知不尽完善、运营需求不够完整、系统信息采集分散、数据难以资源共享等导致全功能联动实现困难的情况,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构建了全自动运行环境异常状况下的运营场景,提出了全自动运行环境全息感知系统方案,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应急处置更加集成化、智能化,大幅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环境感知和智能联动处置能力,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特点,阐明全自动运行是今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强调全自动运行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安全的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示范工程——北京地铁燕房线的研究建设情况,分析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以及与传统CBTC系统的区别。着重提出,必须通过制定与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运营规则,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设备自动联动控制,才可以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显著节约人力和各项成本,从而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最后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后续线路规划全自动运行系统时的多项建议:分步骤推进FAO线路的应用,首条线路可选择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待运营单位和乘客适应FAO后再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多专业联动控制,并设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FAO系统优势,真正为线路运营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地铁线路建设越来越多地采用全自动运行(FAO)系统.讨论了确定FAO系统运营场景的必要性及其定义的几点考量,提出了FAO系统的运营场景定义需确保完整性,并需兼顾运营安全以及考虑运营的本质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安全需求和性能需求)的观点.介绍了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新型运营场景设计与构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刘涛  陈光  楚彭子  林辉  虞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119-122,126
以高速磁浮交通OCS(运行控制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FAO(全自动运行)系统为着眼点,分析了两类系统的系统构成及运营场景,剖析了两类系统的差异性.两类系统运营场景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固有性、功能性和过程性等3方面,且不同交通系统之间存在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运行FAO项目方兴未艾,给传统列车控制方式和运营组织管理带来了重大变化。本文以宏观角度,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FAO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基于筹备新建FAO项目的层面,探讨了运营单位在FAO项目中车站及调度指挥、司乘操作、系统设备运维管理、工期配合等关键环节的筹备要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模式的普遍应用,对列车运行的高可靠性及灵活控制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无人驾驶系统中,车门状态的监督控制不再是司机的职责,信号系统需要承担并提供给调度人员更多的门控方式.从运营需求的角度出发,基于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分析了FAO模式下列车自动开关门、车门抑制的施加及解除、远程开关门控制、车门和站台门故障隔离等车门控制关键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FAO(全自动运行)线路行车组织风险的认识,分析了FAO线路由设备实施差异性而带来的行车组织流程和关键行车岗位人员职能的变化。选取行车组织业务板块中的列车运行作业单元,从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和管理因素对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国内某条FAO线路实际运营数据统计得出该线路最为频发的风险是夹人夹物事件,从人员、设备和环境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UITP2016年报告,在全球全自动运行(FAO)信号领域,泰雷兹的SelTrac~ CBTC信号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1986年,泰雷兹开通全球首条CBTC无人驾驶线路温哥华天车线。此后,拉斯维加斯、迪拜、釜山、香港等城市的30多条线路采用了UTO模式运行,始终保持"零"安全事故纪录。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在建地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关注较多的FAO(全自动运行)车辆司机室区域的设置方式问题,选取司机室疏散门、侧门、隔断等3个关键部件作为讨论对象,结合FAO需求和FAO车辆的运行特点,详细分析了上述部件在不同设置方式上的优缺点,引用国内FAO轨道交通线路的应用方案加以说明,最后给出了适用不同运营目标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论述地铁小交路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这种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劣比较,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以南京地铁的一起故障处理事件为例,阐述小交路运行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应以线网整体为管控对象。地铁由单线运营向线网运营阶段过渡,需调整控制中心架构,以适应新阶段的行车管理需求。分析了地铁网络化运营阶段的行车管理特征与需求,提出了网络化运营条件下集中式控制中心的组织架构方案与行车管理模式,为地铁行业控制中心架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总结机务非正常行车的主要情况,分析既有非正常行车机车操纵教学模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S4G电力机车模拟操纵台非正常行车操纵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归纳该系统的技术特点,指出该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单线双向运行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江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3):17--19,23
论述地铁单线双向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这种运行方式进行优劣比较,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以南京地铁的一起故障处理事件为例,阐述单线双向运行方式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铁路运输始终把安全作为永恒的主题,把安全运输放在首要地位。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80年代初我国机车上大量使用了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它对改善司机的信号瞭望条件以及防止司机疏忽而造成的列车冒进信号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这些设备的缺陷是不能防止机车运行速度超过设备容许速度,因此行车事故的隐患依然存在。80年代中期,部分科研单位开始研制超速防护装置。到90年代初我国铁路已有约200台各种机车超速防护装置进入试用阶段,其中JK-2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设备数量的逐渐增加,传统的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设备维护的需求,而便捷高效的操作方法对于自动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和设计出一款综合性运维操作平台,该平台将数据与操作相结合,实现了数据备份,模糊检索,批量远程自检,数据同步,以及网络错误告警提示等功能,实现对Windows服务器、Linux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的数据管理、批量连接性能测试及远程快捷操作,从技术方面为运维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列车操纵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些机车司机和机务行车管理人员对列车操纵的有关规定存在的分歧意见和模糊认识 ,对低速缓解、试闸地点及速度、站内停车两段制动时第一段制动的缓解速度及地点的掌握 ,以及列车停留超过 2 0min制动机简略试验的方法、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防溜等 6个方面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探讨 ,提出了个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CTCS-2级和CTCS-3级列车控制车载设备中,司机通过观察和操作人机界面(DMI, Driver Machine Interface)单元监控和调整列车运行状态。但是司机的错误操作、人机界面设备故障等均可能导致列车控制车载设备故障,造成运营晚点。为了对司机操作和车载设备故障进行复现,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复现人机界面运营过程的系统。本文介绍了列车控制车载设备人机界面运营过程复现系统的系统框架、基本原理、人机界面日志记录包含的信息,以及人机界面运营过程复现系统4种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复现人机界面故障、支持人机界面软件调试、人机界面功能演示和自动测试人机界面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备用控制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及系统配置,从接口冗余性和冗余热备两方面进行主用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冗余性分析,提出了备用控制中心的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置方案,并进行方案分析比选,讨论了不同备用控制中心接管场景的应急处置流程,为全自动线路备用控制中心设计及设备、人员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