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生产的综合性计划,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实际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经验,分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素及编制程序,归纳、总结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技巧,以提高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水平,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计划做到科学、合理和经济.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统计数据进行客流分析,找出客流特征与流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编制与实施线网条件下的运输计划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基于既有运输设备条件合理编制、调整、优化运输计划,进而下达有关编制、调整、实施不同情形列车运行图,建立不同运行图体系,根据不同客流特征预判实施不同列车运行图运输方案,实现运能与运量的尽可能匹配,从而实现对旅客的合理运输。以深圳地铁运营实际情况为例,阐述具体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尺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进行协调性分析与评估,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协调与优化的重要基础。通过选取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提取了运营协调决策中的共性需求,构建了适应运营管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协调性评估指标新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开发了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协调性评估系统,可以对点(车站)、线(运行线)与面(运行图)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以北京市实际路网运营情况为例,在10 s内完成各项指标计算,计算结果得到了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与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专家认可,可以为列车运行图进一步优化编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客流特征是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核心因素,亦是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天津地铁线网客流时间和空间特征,提出线网早晚高峰列车开行计划的优化方案,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现有列车开行方案和优化后列车开行方案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列车开行方案不仅能够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还能提升地铁线网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时间段的发车间隔、车底折返及车底出入库方式等问题。介绍了计算机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研究了城轨交通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过程中的行车间隔、车底数量、运行周期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列车出入库运行线的自动编制,高峰与非高峰时间段过渡运行线的编制,大小交路列车运行图的铺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成都市城市交通现状与铁路枢纽线网规划的基础上,论证了铁路环线参与城市交通的必要性,进而从环线布站规划与运输组织方案两个主要方面对开行公交化列车进行了专题研究.开行公交化列车不仅能充分利用铁路环线运能,而且能够与在建的成都地铁构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缓解成都市拥挤的交通,使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结构日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潮汐现象中因客流断面与客流方向不均衡而引起的列车牵引能耗高和乘客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大小交路和列车放空运行的列车节能和乘客节时运行图优化模型.先通过优化上、下行方向大小交路站站停载客列车和非站站停放空列车开行序列,设计满足实际运营环境的6项约束条件,实现列车总牵引能耗和乘客总等待时间的双...  相似文献   

8.
结合厦门城市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借鉴国内外铁路运营经验,对厦门地区利用国铁开行城市轨道交通及市郊列车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合理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为国铁创造多种运营模式、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启动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形成,每条线路可能采用不同厂家的信号系统,导致列车运行图编制软件版本众多,给运行图编制人员带来诸多的不便.引进第三方的运行图编制软件,由第三方软件统一铺画完运行图再导入其他ATS中使用,编制人员就可以避免学习多个运行图编制软件,缩短时间,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实例,证明该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重庆城市客运列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直辖市市域面积8.24万km,2002年人口3113.83万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农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是西部经济最大的“生长极”.重庆位于中国经济发展主轴线长江流域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是加强中国东西部联系,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利用国铁开行城市铁路客运列车。可大大节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投资,提高城市客运列车速度和舒适度.有效吸引客流,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环环相套.环线结合的国铁线和城轨线网结构,又为城市轨道交通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城市客运列车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的铁路企业运营效益和旅客出行费用,以铁路企业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车站整备能力、车辆总数和列车编组辆数等能力资源限制以及列车到发作业相容性为约束,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综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分别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的换乘网络进行客流分配,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优化有效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的综合优化算法。算例分析表明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的综合优化既能保证铁路企业的收益,又能够有效提高旅客换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余铁路沿线城市发展建设、客流需求 和既有铁路条件等要素的分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铁路产权 归属、接轨条件和沿线建设重点区域等,提出尽快利用 既有西余铁路开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初步设想和建 议,为西安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分析客流需求的时变特征、乘客在车站的等待行为和列车与运行线的匹配关系。以轨道列车运行要求、动车组数量和运营企业利益为约束条件,以最小化乘客的等待时间为目标函数,构造拥挤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设计基于二进制结构的特殊编码方法。以南京市地铁1号线为背景,应用本文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测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模型得到的非均衡列车开行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密度行车因受运输干扰而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的问题,按照在计划层的列车运行时段内调整列车缓冲时间以优化列车运行图鲁棒性的思路,考虑列车载客能力约束,基于历史客流数据和通过候车乘客与列车的交互关系确定列车的实际停站时间,然后基于列车运行图扰动时间的递推关系,建立以列车运行图扰动时间之和最小为目标的列车运行图鲁棒性优化模型;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属于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另外还对只要求大型枢纽站等重要车站准点发车的实际运输需求,用时间控制点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扩展。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房山线为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入备选集,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将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这一复杂的混合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简化成0-1规划问题;采用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上层模型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涉及的运营单位和乘客综合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交路必须覆盖整个运营网络、限制区间交路数、满足发车间隔时间限制和区间客流量小于列车运力为约束条件;下层模型为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随机用户均衡问题优化模型,它充分考虑了乘客选择出行时路径感知费用与实际费用之间的差异。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备选集的双层规划模型和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是可行和有效的,而且求解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迅速扩张和客流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针对现有的单线运营模式导致的乘客换乘次数多、系统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研究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以弥补上述不足。根据设施设备跨线运营基本条件、列车跨线次数和跨线客流需求生成跨线交路备选集,以备选跨线交路和本线交路的发车频率为决策变量,考虑线路通过能力、列车满载率和区间交路数量上限约束,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少和出行时间最短为原则,对各OD乘客组进行客流分配,建立线网层面的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最小化列车运行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模型。南宁地铁线网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线运营模式,跨线运营模式可使总成本降低6.18%,其中乘客时间成本降低7.33%,乘客换乘次数减少13.79%,可实现成本节约,提升线网服务质量和乘客出行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行车计划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对缩短乘客换乘时间、改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基于乘客换乘服务水平,建立换乘站列车到发时刻优化模型,研究路网换乘站衔接线路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同时,选取某城市轨道交通局部路网3条线路共4个换乘站为应用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的运行图编制,阐述节能思路在列车运行图编制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及产生的效果 列车运行图相关技术指标对运营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一次列车运行图调整所产生的年成本费用可能会高达上百万元通过运行图编制达到节约运营成本的主要思路为:通过交路模式选择、行车间隔合理过渡、不成对开行等手段,实现降低列车走行里程、减少人员配置、降低维修成本,从而达到节省运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铁文 《铁道知识》2009,(3):21-23
新亮点 2009年4月1日,随着本次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调整,合肥一武汉和石家庄一太原两条时速250公里的客运专线正式开通动车组列车.两条高标准的铁路新干线分别穿越大别山区和太行山脉,随着时速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的开行,沿途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大大压缩,两条客运专线也成为本次运行图调整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客流出行时空需求愈发多样及不均衡带来的能力浪费,提出一种在线编解(重联或解编)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灵活编组开行方案优化方法。首先,描述列车在线编解的灵活编组运行场景,分析该场景下列车各项作业占用时间以及折返能力与行车间隔之间的关系;然后,以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在线编解模式下列车灵活编组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算法;最后,依托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构造算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单一交路、大小交路和多编组混跑模式相比,在线编解的灵活编组运营模式下运营成本分别减少27.5%,15.4%和6.0%,车辆运用数分别减少23.8%,15.3%和4.7%,该模式能够在保障乘客服务水平的同时减少车辆运用数、节省列车走行公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有望在列车控制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优势;考虑到列车在线编解作业会对正线行车产生一定干扰,该模式更适用于通过能力尚未饱和的线路及能力饱和线路的客流平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