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38-后插39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在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规模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在客运量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增长;从技术层面来看,新兴技术推动了这个领域里信息和数字化的发展;从需求来看,对专业学生的岗位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因此,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这个领域需要更多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在高职(专科)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类共有6种专业,其中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等专业;在本科(职业教育)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类共有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营等专业.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来看,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招聘单位的人才需求也十分旺盛,福利待遇也比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有较好的上升空间,非常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
党红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29-后插30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不断与世界的整体发展接轨,契合度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我国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应领域专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随着国际贸易、跨国旅游、国际访学等跨国家、跨地区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已成为外来游客与外来人员商务旅行的重点国家.在国外人员在我国进行商务活动、学习或旅游时,语言是他们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他们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的重要保障.而英语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其担负着承载人际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城市轨道交通也是外国友人在我国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英语是能够为外国乘客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语言工具,因此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从业者的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工作中,专业英语是一门重点课程,专业英语学习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架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一系列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分析发展机遇和趋势,提出智能通号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定义、总体架构及目标。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5个智能技术层面分析现代铁路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的智能化方式;同时,分析典型的应用场景——智能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和智能化实践的边缘云计算平台,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运维是发展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技术基础。提出构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的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建设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的顶层目标及其意义;第三,介绍了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的实现方案;最后,展望了搭建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对智能化运维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心环节.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详细阐述了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的途径,突出强调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创新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技术开始应用。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监测方面,期望为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客运组织、运营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并为该项技术日后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成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贵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25-后插2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其城市公共交通中骨干交通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问题就成为城市居民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事关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品质.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也因此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部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装饰与装修,而倾向于以艺术的视角来规划和设计车站的公共空间,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随之产生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很多地方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弘扬优秀地方民俗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不仅有助于宣扬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而且能为乘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层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大,运营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为优化运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乘车体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智能化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仅通过查看监控画面掌握客室实时情况的感知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的需求。文章根据当前系统现状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关注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载综合感知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载综合感知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其次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硬件组成与网络拓扑进行说明,同时对系统功能模型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总结得出该综合感知系统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鉴于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建设起步不一且所处阶段不同,特别是对"城轨+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深浅有别以及信息化标准因地而异,致使各城市的城轨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应用程度和水平高低不一.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及5G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轨信息化、智能装备、智慧城轨的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为此,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使命感,研究编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促进我国城轨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纲要》指导和鼓励各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原则,有序推进城轨信息化和智慧城轨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帅 《电气化铁道》2023,(S2):162-165
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技术与管理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包括系统架构、系统安全、数据管理和技术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建设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端木丹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31-后插32
在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牵动一个城市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关系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出行便利性和经济社会中信息与产品的流动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能够充分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内部互动程度,即: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越先进,城市内居民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就越多.这种互动程度的高低也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目前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城市交通体系构建中,如何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且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者与管理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有明  孙宁 《中国铁路》2006,(11):39-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铁道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内惟一一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机构,充分借鉴铁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开展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机电设备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研究与编制,利用环行试验基地进行车辆与机电系统的试验,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创新咨询服务,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难题,在安全技术、施工技术、新型材料、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先进技术应用,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交流机制,加快建设国家轨道交通综合试验检验基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端木丹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31-后插32
在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牵动一个城市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关系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出行便利性和经济社会中信息与产品的流动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能够充分展现出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内部互动程度,即: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越先进,城市内居民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就越多.这种互动程度的高低也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目前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城市交通体系构建中,如何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且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者与管理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LT E-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普及,实现LT E-M互联互通,特别是集群业务的互联互通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章介绍LT E-M互联互通的发展现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工程需求,分析LT E-M系统宽带集群互联互通应用场景,并给出相应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运营场景的设计方法及分类依据,选取了部分典型场景进行详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是未来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多个城市已在开通、建设或规划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呈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多样化需求,选择适应需求的轨道交通车辆新技术,需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文章主要阐述了在传统轮轨系统应用的新技术,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钧  邬旭  孙明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15-后插1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更多地融入了文化元素.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的骨干交通网络,大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也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枢纽站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地域非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将地域非遗文化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枢纽站环境设计中,既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发扬和发展地域非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随着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及时建立健全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各类型标准形成有机整体,提升标准质量,壮大标准影响力,促进技术创新,适应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需求.简要统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主体概况,总结已有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标准体系,并分析其适用性.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技术路线、工作原则、建设目标以及主要建设内容,给出了标准体系应用范围、结构图及重点研制领域的建议.期望积极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工作,引领行业发展,助推交通强国建设和智慧城轨建设,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占据更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展望城市轨道交通未来,迎接大规模建设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私人汽车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加剧,交通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城市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对私人小汽车的看法,我们要大声疾呼,到了这个阶段,让百姓享受小汽车的快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小汽车只是中产阶级的符号,不能作为上下班的主要工具,否则,城市不仅是拥堵的问题,而是在一些城市部分地区要产生局部瘫痪的问题.为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其所属分会、委员会,自2003年以来,就积极倡导"公交优先",大力推广巴士快速交通(BRT)技术、大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轨道交通技术进步等工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2005年"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筹委会)"成立以来,坚持把"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推广和发展"作为行动宗旨,通过搭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交流平台,在引领本领域技术创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技术咨询、行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依托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这个平台,分别在2006年、2007年、2009年于南京、广州、北京举办了3届以"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为主题的论坛.本次在上海举行的会议是第四届论坛,希望在推进学术交流、提高水平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乔平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33-后插34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线网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已经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际大都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三、四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营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大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质量.而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充分借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