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目的: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隧道区段的牵引网架设经验较少,应对牵引网的选型及其组成部分、设计要求和施工精度要求等进行重点研究,以优化完善市域(郊)铁路的供电牵引技术。方法:对我国不同速度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市域(郊)铁路线接触网系统的主要应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建议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采用交流供电制式架空接触网。在此基础上结合隧道断面、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工程造价等因素,以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市域(郊)铁路线的建设和运营经验,进一步建议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隧道区段采用AC 25 kV供电悬臂式刚性悬挂架空接触网。随后针对供电悬臂式刚性悬挂架空接触网的支持装置、汇流排组件及膨胀接头等主要部件的组成及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果及结论:在满足160km/h弓网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悬臂式刚性悬挂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以及主要施工精度要求,以确保弓网间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  相似文献   

2.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本质上轨道交通四网为多制式复合网络.分析轨道交通四网的功能定位与关键技术参数,重点从设施设备、枢纽场站、通道走廊规划与运营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的融合问题,并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了轨...  相似文献   

3.
针对利用既有干线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实现短追踪间隔公交化运营,同时兼顾地铁车辆跨线运营的实际需求,以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典型工程为例,从满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输管理、支撑公交化运营和国铁干线功能等多个方面对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进行全面分析比选论证,提出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叠加自动折返功能ATO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信号系统技术方案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提出的CTCS-2+具备自动折返功能的ATO信号系统方案能满足本线市域(郊)列车公交化运行、保障国铁干线功能、实现北京地铁19号线跨线运营和调度指挥管理纳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需要,并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工程实施的信号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台州市城市发展及市域铁路线网规划,在分析S1、S2线速度目标值基础上,论述不同供电制式技术特点及影响因素。从台州市域铁路全网角度对140 km/h交流制式和120 km/h直流制式进行技术经济性、适应性综合比选,并推荐台州S1、S2线采用交流制式动车组。研究结果对其他城市市域铁路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域铁路网系统制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在国内发展迅速,其服务功能和技术需求介于地铁和国铁之间,可供选择的系统制式有类似国铁的交流供电制式和类似地铁的直流供电制式。本文意在通过对影响温州市域铁路网系统制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合理选择温州市域铁路网系统制式。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网系统制式的选择应从更好地实现线网规划的意图、适应项目特点、有利于运营组织和管理、有利于资源共享等角度考虑,合理选择;(2)为了有利于资源共享,需要时可组织跨线列车运营,减少换乘,同一个城市的市域铁路网应采用一种制式;(3)工程投资大小不宜作为系统制式选择的决定因素,但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4)经研究分析,温州市域铁路宜选择交流供电制式;(5)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市域铁路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建设市域铁路选择系统制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市域(郊)铁路分为地下和地上两种安装方式,相应的接触网也需满足地下和地上的安装。通过分析接触网牵引供电制式及授流方式,结合国内运营线路的应用情况,确定时速160 km市域(郊)铁路接触网宜采用交流制式25 kV和架空方式授流。由于国内时速160 km市域(郊)铁路很少,在介绍地下段的接触网悬挂方式后,详细分析了地下段刚性悬挂接触网拉出值及平面布置、跨距和硬点等主要方面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分别提出了适应于高速市域(郊)地下区段的接触网措施。通过对地上段柔性接触网拉出值和刚柔过渡等影响弓网动力特性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对应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市域轨道交通的车站间距、设计速度目标值等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其供电制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所建线路的技术和建设标准。不同的供电制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故障处理方式,这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和可靠性会产生影响。结合不同牵引供电制式的技术特点,对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弓网关系、供电故障影响、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探讨,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的优化方案。交流牵引供电与刚性接触网的组合,应成为市域轨道交通隧道区段牵引供电制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目前铁路发展背景和江西省铁路网现状,提出“三网”功能层次和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铁路网总体布局原则、“三网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厘清“三网”功能层次、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三网”总体布局原则、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提出大南昌都市圈“三网”总体布局方案,实现大南昌都市圈铁路出行服务多样化、差异化,旨在为江西省“三网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宁扬市域铁路的运输通道功能定位进行分析,从江苏省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次层轨道交通和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3个层面分析确定全线最短旅行时间为0.5h,南京主城区至扬州城区间1.0h通达的时间目标值;然后,基于确定的时间目标值,运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应用铁路牵引计算仿真运行系统对直流供电120km/h B型车,交流供电140km/h和160km/h动车组进行不同速度目标值下运行时间分析;最后,针对120km/h、140km/h和160km/h不同速度目标值,从线路标准、土建工程、机电设备、车辆购置费和运营维护成本几个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到交流供电160km/h动车组速度目标值方案符合宁扬市域铁路功能定位,满足该线全程旅行时间0.5h的目标,结论为南京至扬州市域铁路采用交流供电160km/h速度目标值方案。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市域铁路速度目标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6号)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使我国都市圈现代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也为都市圈轨道交通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统筹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