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洋工程船的舱室噪声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69-72
以某新型海洋工程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统计能量法的自研软件建立船舶舱室噪声计算模型,舱室噪声计算结果表明该船舱室噪声满足MSC.337(91)《船上噪声等级规则》的船上噪声标准限值要求。本文所得计算结果对评估该船舱室噪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统计能量法建立海洋平台舱室噪声预报模型,并将实验测试获取的内损耗因子作为参数输入,探索了海洋平台舱室的噪声特性规律,对超标舱室进行主导传递途径和主导分量分析,给出舱室噪声超标的原因,并提出声学优化措施。研究表明,除广播室及医务室外,其他平台舱室噪声均满足限值要求,且广播室及医务室噪声超标主要由局部噪声源引起,敷设高隔音复合岩棉板可有效降低舱室噪声,使平台舱室噪声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2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在船舶设计阶段,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进行舱室噪声预报,重点讨论声学模型的建立与噪声源的设置。船舶建造完成后,利用专业噪声测量设备开展海上噪声测试,测试结果满足MSC.337(91)《船上噪声等级规则》的舱室噪声标准要求。将预报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文中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同类型船舶噪声预报与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使我国独立研制的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舱室噪声满足船级社入级标准及舱室舒适性要求,结合船舶声学设计指标要求,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对平台舱室噪声进行建模及仿真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及噪声源贡献量分析,提出核动力平台舱室空气噪声的治理对策—工程控制的技术措施与行政控制的管理措施,使核动力平台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舱室噪声满足中国船级社《船舶及产品噪声控制与检测指南》的指标要求,为核动力平台的顺利入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船舶舱室噪声总体综合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5,(8):85-89
舱室空气噪声是船舶居住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船员的休息以及工作指令的传达。本文首先分析船舶舱室空气噪声的声源以及传递途径特性,掌握舱室空气噪声的来源及特点。然后从总体顶层设计包括舱室布置以及船型优化设计、声源设备选型等以及常规控制手段包括阻尼、隔振、吸隔声等提出了总体综合控制措施。最后,综合考虑总体资源以及经济性等因素,围绕声学指标要求以及船舶声学特点合理选用总体设计控制技术以及常规控制手段,形成船舶舱室空气噪声的总体综合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豪华客滚船对于整体性能和舒适性要求较高,但由于船体结构复杂、舱室数量众多、多重噪声激励下,存在噪声预报准确性不足,降噪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统计能量法(SEA)、有限元-统计能量法(FE-SEA),有限元法(EFEA)的豪华客滚船全频段噪声预报方法,并结合贡献量分析开展舱室降噪设计。首先,基于统计能量法建立高频声振耦合模型,计算各板子系统模态密度,进行频段划分,进而建立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其次,通过设置损耗因子、耦合损耗因子,确定螺旋桨振动噪声,主机和电机辐射噪声、振动噪声及空调通风噪声等主要噪声源,进行全频段声学分析。最后,根据《船上噪声等级规则》MSC.337(91)噪声标准规范,提出相应降噪方案,并进行贡献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对船舶舱室进行全频段声学预测,经降噪处理后,舱室噪声值满足规范值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在船舶舱室的众多噪声传递路径中选取最佳噪声控制位置及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几何声学理论中的声线跟踪法,考虑舱壁声透射的作用,提出声线搜索法。模拟船舶多舱室声场的分布,计算舱室声压。通过搜索目标舱室的供能声线,计算不同位置舱壁对目标舱室噪声的声灵敏度,根据灵敏度计算结果,设计船舶舱室降噪方案,优化舱室中高频噪声。[结果]利用该方法优化典型舱室噪声,噪声降低了7.3 dB。[结论]通过与统计能量法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可行,可指导船舶舱室降噪精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在船舶舱室的众多噪声传递路径中选取最佳噪声控制位置及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几何声学理论中的声线跟踪法,考虑舱壁声透射的作用,提出声线搜索法。模拟船舶多舱室声场的分布,计算舱室声压。通过搜索目标舱室的供能声线,计算不同位置舱壁对目标舱室噪声的声灵敏度,根据灵敏度计算结果,设计船舶舱室降噪方案,优化舱室中高频噪声。[结果]利用该方法优化典型舱室噪声,噪声降低了7.3 dB。[结论]通过与统计能量法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可行,可指导船舶舱室降噪精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利用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噪声计算软件,对4000 kW海洋救助船的典型舱室进行三维声学建模,分别在航行工况和动力定位工况对居住舱室和工作舱室进行噪声预报,并对靠近声源的舱室进行降噪处理,计算结果满足MSC.337(91)决议舱室噪声标准限值要求.对噪声源及内装板的材料特性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船上噪声等级规则》MSC.377(91)的实施,如何合理地降低船舶的噪声水平成为船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船舶舱室的噪声预测方法研究也日益受到设计单位以及船厂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基于统计能量法对某散货船舱室进行初期的噪声预报;介绍了船体模型的建立以及简化方法,船舶噪声激励源的筛选以及计算,舱室舾装材料的添加和参数设定,并对船舶的结构噪声和空气噪声源的传播途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预测噪声超标的舱室实施多种降噪方案,并分别模拟计算舱室的噪声值,为船舶建造过程中采用合适的降噪方案提供参考。实船建造后,通过后期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实施降噪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降低电机噪声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鸣  景建方 《船电技术》2011,31(12):21-24
介绍了电机产生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的原因,对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噪声的根源以及减少电机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分析某船典型舱段舱室噪声,从船舶舱室噪声的传递途径入手,找到船舶舱室噪声主导传递途径、主导分量,开展典型舱室噪声综合预报,探索船舶典型舱室振动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典型舱室噪声的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噪声产生机理,并针对电磁噪声,提出永磁体结构优化、正弦绕组、增大气隙、定子斜槽等有效措施,以便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阐述了低噪声电机的设计方法及噪声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船舶噪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船舶噪声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方案,需求分析,结构和功能设计等,实现了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噪声数据及其相关参数进行存放和管理,为噪声控制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和新型船舶的声学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测数据,研究窄带超低频信道电磁噪声幅度概率分布模式,验证超低频信道噪声幅度服从Middleton的Class B模型。在估计Class B幅度概率分布参数值的基础上,根据概率分布图和Q-Q图结果综合分析做出结论,即采用Class B幅度概率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超低频信道大气噪声数据的幅度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 one软件平台对某散货船尾部试验模型进行噪声预报及控制效果分析.分析中采用的是统计能量分析法(SEA),在验证计算方法正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新规范标准对10个主要舱室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报研究和比对,分析其中舱室噪声超标的可能原因.然后对该分析模型进行不同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吸声技术、隔声技术和阻尼减振技术,并比较在不同位置敷设阻尼材料的降噪程度.研究表明:采用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技术对降低船舶舱室噪声有显著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仅对非激励源舱室降噪效果明显,且约束阻尼要比自由阻尼结构对噪声控制效果更有优势.研究结论可以作为船舶舱室噪声实际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船舶噪声的主要来源,揭示了297000dwt超大型油船噪声源的分布规律,对实例噪声结果作了对比,并分析了噪声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的源识别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涌  何琳  章林柯 《船海工程》2006,35(2):35-37
对参考输入相关的ANC的基本原理进行推导,通过仿真,对参考输入的相关性和ANC结果精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号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典型的是弱宽带噪声背景上叠加强线谱情况,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对ANC抵消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水池试验证实了自适应抵消方法应用于计水下航行器源识别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含噪信号的压缩感知方法,分析得出,在压缩采样过程中,原始信号的信息得到保留,而噪声信号的信息则被压缩和丢失,从而在信号重构时起到降低噪声的性能.采用含有高斯噪声的舰船辐射信号为例,仿真实验表明,当信噪比小于20 dB时,总存在合理的观测值,使得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均方差比含噪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均方差更小,从而起到提高信噪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舰艇隐身技术的发展,由舱室空气噪声引起水下噪声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经典的声波透射理论出发,建立了一种较简单的空气噪声传递产生水下噪声的工程估算方法,其中壳板的声压透射系数采用混响声场中各种角度无规入射的平均透射系数.通过与实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基本上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