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浦江鳗鲤咀弯道整治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琪 《水运工程》1997,(10):17-19
简介为降低吴泾电厂用煤运输2成本而进行的鳗鲤咀弯道治理工程的研究情况,根据鳗鲤咀弯道的演变情况,形态特征,提出进行该弯道的凸咀切除的整治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黄敏 《珠江水运》2003,(8):30-31
一、工程概况 火烧头切咀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顺德水道分流于容桂水道与沙湾水道的突咀处,该段航道弯曲、狭窄,不能满足千吨级船舶航行的要求,需要进行切咀、航道疏浚和护岸工程,是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对上海市内河航道冲淤情况及成因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利用2020~2021年上海市内河开敞航道的水下地形测量资料,研究发现:2020~2021年黄浦江上游段为淤积状态,位于青浦、松江、金山以及奉贤的黄浦江支流完全开敞航道与闸外开敞段,淤积状态与黄浦江上游段一致;位于闵行的与黄浦江中游连通的闸外开敞段,2020~2021年表现为冲刷,但也有个别闸外段航道为淤积;位于浦东、市区与宝山的与黄浦江下游直接连通的闸外开敞段,大体上为冲刷状态,但也有个别闸外段航道为淤积。建议加强对个别淤积闸外段的监测,及时掌握航道冲淤情况,确保船舶通航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8月16日,上海海事局正式颁发通告,自2005年10月1日起,黄浦江水域吴淞口至闵行发电厂之间将全面禁止挂桨机船航行、作业或停泊。此前,黄浦江支流航道已经全面禁止挂桨机船航行。  相似文献   

5.
《航海》2005,(5)
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与我会航海咨询分中心协商,决定双方组织专家对黄浦江上游松江段分道通航方案进行研究,最终形成《黄浦江松江段分道通航研究》及《黄浦江松江段航行规则》,并提交专家组评审通过。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一、调查上述航段交通流、航道概况(包括浮吊船应置分布),对历年来事故多发的航段及事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上海港作为世界性贸易枢纽港,每天自外海进出长江沿岸及黄浦江各港区码头的船舶众多,由于受当地不规则半日潮的影响,为保证最大程度利用当地高潮潮高,船舶进出港时机通常选择在当地高潮前后3小时左右;对大、中型船舶而言,进出港的主航道有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黄浦江航道及宝山南、北航道等,辅助航道有(南水道)南槽航道等;为建立良好的航行秩序以降低航行风险和避免碰撞,VTS对船舶通航密度、航行速度及船舶间追越行为等进行了适度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通常情况下船舶进出港口时体现为按序编队航行。本文分析了船舶编队尾随航行时产生的一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9,32(9):22-23
黄浦江上游分水龙王庙段水域航道复杂、水势湍急,是上海内河安全通航的薄弱环节,监管难度大,事故比较多。  相似文献   

8.
黄浦江航道复杂又狭窄,船舶密集,情况多变。因此要搞好黄浦江的安全航行,就要从主观(船舶操纵本身)和客观(除自身条件外的航政管理)这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黄浦江自101进口灯浮至闵行电厂西界,全长36.3海里,现分为深水航道和浅水航道,江面宽度在350~500米。六米等深线水域,最宽处为450米,在39号  相似文献   

9.
刘通 《航海技术》2019,(5):26-30
<正>0 引言榕江位于我国粤东地区,是广东省著名的深水河,可进出3 000~10 000吨级海船,是粤东腹地汕头、揭阳及周边地区的货物进出的重要通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榕江河道狭窄、蜿蜒曲折,浅滩、礁石林立,通航环境复杂,因此船舶航行的风险极大。1 榕江航道介绍榕江航道以汕头内海湾礐石大桥为起点,逆流而上在炮台镇双溪咀分为南、北河两支。根据2015年榕江航道整治工程,榕江干线航道双溪咀至礐石大桥长39 km  相似文献   

10.
蔡相芸 《港口科技》2023,(3):26-34+40
为了减少张华浜东排水系统工程建成后对黄浦江航道通航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生产作业的影响,保障工程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开展航道通航条件影响分析。以吴淞口海军码头到浦东煤气厂码头段黄浦江航道为对象,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建设前后黄浦江航道内流场和流速的变化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排水口建成后运营期间军工路码头前沿航道内产生的横向流速不超过0.3 m/s,回流流速不超过0.4 m/s;工程建设对黄浦江航道内的水流条件及军工路码头的生产作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漫话陆家咀     
“船长好做,陆家咀难过”它包含多少辛酸回忆。陆家咀深水航道的宽度只有220米左右,是船舶航行比较困难的水域。解放前,帝国主义的军舰、商船为了争着靠泊在外滩,一艘并靠着一艘在苏州河旁的海军码头上,一艘紧跟一艘系泊在外滩的浮简上,抢占与堵塞着这困难的水域。我国的船长和引水员航经此处,稍不留神擦碰了外轮。就立即会带来家破人亡的灾难,这就加深了“船长好做,陆家咀难过”的观念,往往使人谈虎色变,视为禁区。解放后,“陆家咀难过”已不复存在,政府在陆家咀上设置了望信号台,苏州河口建亭备艇现场指挥,都是为了确保航道畅通,航行安全,但是那些满载的巨舸大舶还是急流不过陆家咀。  相似文献   

12.
吴超梅 《广东造船》2004,(2):44-45,27
航道建设的目的是消除天然状态下河流对航行产生的浅、急、险等碍航现象,提高航道尺度,改善航行条件,扩大通过能力。根据航道工程所采取的整治措施,按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类别划分,航道工程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工程。  相似文献   

13.
金一心 《水运工程》1996,(10):132-137
信江航运工程是以航道渠化和疏浚整治为主体的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它包括三个梯级四座枢纽,即界牌枢纽,貊皮岭枢纽,虎山咀枢纽和双港枢纽。渠化自贵溪流口皮阳双156km天然航道,形成三级航道,以疏浚整治等工程治理自双港至湖口148.6km的湖区航道,逐步形成三级航道。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通航条件影响研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航道水流条件和边界条件对船舶航行的综合影响以及船舶与航道水流条件的相互作用。利用小比尺船模测控技术,对大渡河沫水航电枢纽上、下游航道通航水流及上游码头靠离泊进行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研究成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枢纽上下游航道最高通航流量为4 500 m3s,为枢纽工程方案的设计优化及上游码头靠离泊方案的选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长三角地区的航运飞速发展,作为进入上海港和长江沿岸港口的必经之路——外高桥航段,其船舶数量和密度大幅上升,为了配合已实施的《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为船舶航行提供一个快捷安全的航道,并使北槽深水航道和黄浦江航段的船舶限速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提出了限速12kn的观点,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上海黄浦江典型弯道水域通航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经常在黄浦江航行的不同尺度代表船型,在不同的吃水、风力和水流条件下弯道航行的船模试验.研究船舶通过弯道的时间规律和在弯道会遇概率,以及船舶通过弯道时航迹宽度和实际占用航道情况.为驾引人员在过弯操作、港航单位在调配船舶和海事部门在通航管理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周爱燕 《珠江水运》2012,(12):49-49
炸礁作为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其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航道整治工程是否合格,也会影响到船舶的航行问题,本文以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分析炸礁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榕江南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自揭阳榕华大桥至汕头长57公里,均为潮汐河口航道,河面宽阔,其中榕华大桥至双溪咀18公里,河宽190至350米,最宽处约500米,以溪咀至汕头航道39公里,河宽400至1500米,最宽处近4000米。榕江南河航道经整治后,3000吨海轮昼夜通航,5000吨海轮可乘潮通航。通航船舶密度、吨位的提高向航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保障的导航标志,粤东航道局对榕江南河航标进行了全面布设,现将建设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回顾航道底床顺平情况下安全航行水深的计算方法以及沙质和淤泥质底质分布区安全航行水深的确定方法基础上,探讨沙波分布区安全航行水深的计算方法,为航行安全和航道的治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国民经济效益显著的跨世纪工程.第三期工程已使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通航水深达到了12.5m.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改善了船舶安全航行的条件.如何保障长江口深水航道安全畅通和船舶的航行安全,对航道通航管理部门和过往的船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近期长江口深水航道船舶在落潮流时段进口航行中出现航速骤降甚至船舶倒航的现象,专门对这些现象造成的原因及其对船舶航行造成的危险进行了分析,试图在寻找这些现象内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的预防措施或手段,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和保证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