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不断进行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文章从新的视角审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与自主创新模式匹配的规律.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有层次且呈阶梯状发展的,企业必须依照具有的技术创新能力,选择与之匹配的自主创新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自主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全国科技大会后,各行各业相继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宣传创新成就,在全社会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热潮。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创新工作已普遍受到社会和经营者的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窦丹 《中国电动车》2007,(8):191-192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严重的缺陷.这是由于存在着阻碍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市场和制度两方面原因.笔者在对这两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位居28位.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较少,2004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184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5%,而创新型国家研发经费则为2%以上;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全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我国4000多家重点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就占了75%;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1/10.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强调,“十一五”期间,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6,(2):29-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把握机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作粗浅的探讨。笔者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应念好“高、独、强”三字经。  相似文献   

8.
9月中旬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的“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自主创新分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的演讲,着重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角度,阐述了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面对外资对我国专用车市场的青睐,我国专用车企业正积极地进行着合资合作,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同时,加紧“强身”,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以期在国内外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记者采访了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专用车及零部件企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强身”的。  相似文献   

10.
吴蒙 《天津汽车》2010,(6):12-14,17
进入21世纪,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支撑,对企业的科学管理、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汽车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入手,提出相关建议。目的是促进汽车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系统,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是2005年汽车产业最热的一个词,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包括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都将鼓励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扶植自主品牌作为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基础在于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技术竞争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引擎,同时也是企业自主创新得以成功实现的有力保障。文章主要是对各种动力因素发挥作用的机理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加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创新动力的机理,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活动、推动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汽车情报》2007,(3):1-1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其中有人提出要以搞航天飞机的模式来搞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有人提出以财税激励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也有人提出要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机制,以促进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将迎来三大高峰:竟合高峰、自主创新高峰和出口高峰。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密切相关,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制动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制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与国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制动器行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我国制动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企业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如今的情况是我国企业内部依旧存在很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导致我国企业的发展遭受到了限制,其中政工工作就是较为关键的一项问题。政工工作的含义在我国企业运行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可以使用更多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于企业政工工作的实际内涵和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分析我国企业政工工作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
《时代汽车》2007,(3):4-5
近来,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自主研发汽车产品的涌现,中外合资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成了业界议论的热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8.
零部件和整车配套的关联性以及不同整车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通过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从而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动效应,带动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21日,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议开幕会上,全国工商联为在科技上自主创新的企业、项目和个人颁发了全国工商联科学技术奖。在会上,共有129个项目及相关技术人员获科技进步奖,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获"科技创新企业奖",力  相似文献   

20.
龚晓 《时代汽车》2006,(4):38-39
中国经济界最为活跃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薄弱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不公平的竞争氛围,李书福进一步指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五大障碍:一是由于资金缺乏、势单力薄,民营企业创新动力缺乏可持续性。二是自主创新人才稀缺,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不能持久。三是民营企业“各自为营“,有些甚至“以邻为整”,整体上限制了自主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