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是一种崭新的桥型,它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将会成为大跨径桥梁中具有竞争力的桥型.文章以大连跨海大桥为背景,介绍了该桥型的结构特点及概念设计.可为大跨径桥梁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材料力学中构件截面抗弯、抗剪平衡原理出发,分析桥梁的横截面、纵向桥型体系的受力特点,并以梁的受力方式来理解常用的纵向受力体系,如拱、斜拉、悬索等结构体系,称之为“等代梁”。从而将常见桥型分为两类:按正弯矩设计的体系,如简支梁、拱桥、悬索桥;按负弯矩设计的体系,如T构、连续梁、连续刚构和斜拉桥。提出了以组合体系来解决目前常见大跨径梁式桥常见病害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相互协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协作体系,该体系适合于大跨径桥梁。本文以大连庄河建设大桥为背景,介绍了该体系桥梁的设计构思,分析了该体系静力、动力特性,并阐述了吊索疲劳问题,为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由于受到跨径大、墩身高、冲刷深、构件重以及不能影响通航等条件的限制,悬臂挂篮浇筑上部构造的方案,已被广泛应用。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是我国目前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220米,桥宽  相似文献   

5.
一、概 述 用受拉悬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称为吊桥。由于吊桥的受力形式合理,承受拉力的悬索可以用高强钢丝制成,故它的跨越能力比所有其它桥梁体系都要大,是目前跨径能超过600米以上的唯一体系,例如英国1981年建成的恒伯尔(Humber)吊桥(图1),中跨达1410.0米,成为当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桥梁。据理论分析,这种体系的桥梁,其最大可能跨径还可达到3700米。现将世界已建成的十一座有名的特大吊桥列于表1。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斌  林道锦 《公路》2006,(6):97-100
随着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斜拉桥主跨跨径目前已达到千米级,选择怎样的结构体系已成为设计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文中介绍了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体系的几种形式,并结合主跨为730 m的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结构体系,介绍了分析过程和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某大跨径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建立桥梁健康监测评估体系,并研究了桥梁损伤识别系统、数据管理及桥梁安全评估系统,对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继明  郭卓明 《上海公路》2023,(4):47-52+208-209
悬索形钢桁架桥以其形如山峦、美观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主梁高度低的特点,在景观桥梁及大跨度桥梁中尤受青睐。尤其是无平联的敞开式K型桁架,作为一种“崭新”的桥梁结构形式,简洁通透、美观经济,在城市桥梁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螺溪洲大桥是国内跨度第一的悬索形敞开式景观钢桁架桥,以其为例,对大跨径悬索形敞开式K型钢桁架桥梁的整体结构性能、构造细节、K型节点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我国今后类似桥梁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上部结构双悬臂施工时,可采用临时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临时墩来抵抗不平衡荷载作用。为分析施工期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受力和抗风性能,以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基于平衡措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桥梁边、中跨主梁与桥塔承台间设计了临时拉索连接的结构体系,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分析双悬臂施工中最不利工况下的桥梁受力,并进行了比例为1∶70的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拉索平衡结构体系能够增强大跨径斜拉桥双悬臂施工状态下抵抗各种不平衡静荷载作用的能力,提高桥梁抵抗动风荷载作用的能力,降低施工期的抖振响应;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的桥梁受力和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该体系能够保证斜拉桥在上部结构施工中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大跨径桥梁桥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洪 《公路》2000,(4):1-6
大跨径桥梁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本文仅训各种桥型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2×1500m三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基于利用附加装置改善大跨径桥梁结构性能的设计思想,研究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适宜的横向抗震结构体系。首先针对附加刚度和附加阻尼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然后分析不同横向约束结构体系对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选择适宜的横向弹性+阻尼组合体系能够更经济有效地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在降低主塔地震响应和主梁地震应力的同时还能较好地控制塔梁间横向相对位移,是超大跨径三塔斜拉桥较为理想的横向抗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内超大跨度钢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控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世鸿  张照霞 《中外公路》2006,26(1):108-112
超大跨径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是上部结构施工的难点和关键技术,该文通过对国外超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控制经验的介绍,对国内超大跨度钢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为例,计算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动力特性,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全长1476m,为3×67.5+72.5+926+72.5+3×67.5m 9跨连续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其主跨径926m,在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中跨径位居世界第二,斜拉桥主跨跨径位居世界第三。钢混结合段钢箱梁采用设置了复合连接件有钢格室的钢箱梁,标准段梁段最大吊装重量达369.0t,最长斜拉索494.2m,单根最大重量(不计锚具)为38.4t。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本文依托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介绍超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69-71,75,I0007
四平市东丰路跨铁路立交桥主桥结构形式采用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0 m+169 m。斜拉桥采用转体施工,设计转体总重量2.55万t。该桥目前为国内转体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同时也是首座转体施工的混合梁斜拉桥,结构构造及受力复杂,设计技术难度大,采用了一系新技术、新工艺。该桥的设计研究对于跨越铁路的大跨度桥梁建设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顶推法施工斜拉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衡山湘江公路大桥主桥斜拉桥和连续梁采用两岸双向顶推施工完成。通过设置临时墩,将通航主跨都转化为顶推跨径,待箱梁预制、顶推到位后,浇注索塔,挂索,张拉,拆除临时墩,完成连续梁到斜拉桥的体系转换过程。顶推法施工斜拉桥,工艺比较简单,为扩大顶推施工法在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诸如变截面连续梁、连续拱、多跨连续桁架梁、桁架拱、拱桁以及斜拉桥等大跨径桥梁的设计计算中,目前广泛采用平面杆系矩阵位移法。国内不少单位编有这类程序,并在一系列高次超静定的大跨径桥梁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尽管平面杆系矩阵位移法的电算程序理论上可用于求解任意的可作为平面杆系处理的桥跨结构。但事实上对于特大跨径桥梁(例如跨径在300米以上的密束斜拉桥),在目前常用的电子计算机(如 DJS-6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跨径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层压实施工时,沥青混合料不易压实,且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压实易对桥梁结构产生破坏:对振荡压实工艺在某大跨径水泥混凝土斜拉桥主桥铺装层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经测试表明该工艺既可以避免施工荷载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又可以保证镝装层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压实效果和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与公路桥梁建设中,大跨径小半径曲线桥梁目前多采用连续刚构或连续梁,在后期运营中都存在腹板开裂和跨中挠度大等问题。曲线部分斜拉桥是一种经济合理兼具良好景观效果的结构形式,而国内外设计、修建的曲线部分斜拉桥数量很少,相关研究也局限于直线部分斜拉桥范围,故曲线部分斜拉桥的实践和研究意义重大。九江市新建快速路跨昌九快速路节点桥是目前国内平曲线半径最小的空间双索面部分斜拉桥,通过对该桥的设计及分析研究,总结出该种桥型结构设计的一些有用的经验,可供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桥梁建设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施工工艺的日渐成熟,大跨径特殊结构桥梁逐步成为跨海跨江主体结构的首选。鉴于复杂的深水地质环境及上部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群桩基础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跨径深水桥梁基础结构设计当中。为满足深水群桩基础的抗震设计需求,本文建立刚度承台模型及弹塑性桩身模型,研究封底层混凝土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封底层混凝土将增加群桩基础的整体刚度,提高了桥梁抗震性能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