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沪蓉国道主干线石柱至忠县支线B14合同段ZK62+985~ZK63+080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出应随边坡影响因素变化进行边坡病害动态处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边坡合理整治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渝黔高速公路K63+730~+980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边坡病害产生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利外倾结构面是促发其滑动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针对边坡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常规方法和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和变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滑动体的处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韶关段路堑开挖后边坡变形破坏实例,介绍了边坡工程地质环境、设计条件、开挖情况及边坡变形破坏形式,为类似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永川-江津2级公路K20+780~K20+90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滑坡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滑坡治理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变形分析方法分析现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措施,并分析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是由坡脚开挖、降雨入渗导致潜在滑体强度下降,从而引发表层滑动,原设计边坡的3个工况均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边坡采用减缓坡比及坡面系统锚杆加固措施,并在边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后,减小了降雨及地下水对边坡岩土体强度的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姚勇 《公路》2011,(3):79-83
清连公路沿线地质条件特殊,边坡问题突出,数量多、类型全.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及统计工作,探明边坡灾害的结构类型、变形破坏类型、形成条件,概化了边坡灾变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对沿线的427个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为山区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中边坡灾害治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岩混合边坡因其物质结构特点而具有多种变形破坏模式。该类边坡既有浅部雨水冲刷水毁、滑塌问题,也有基于土体自身强度较差原因造成的土体圆弧状滑动问题,以及受控于土岩结构面控制的土体整体滑移问题。变形破坏模式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导致土岩混合边坡在公路建设和后期营运过程中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广乐高速公路K181+580~K181+790右侧路堑边坡工程地质环境和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边坡的合理整治措施,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
路堑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模拟可确定边坡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坡体内部的应力应变状况及其变化,揭示边坡演化的力学机制及变形过程中的时间效应。结合工程实例,对边坡岩体初始应力场的模拟及分析、缓倾顺层边坡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模拟、陡倾内层状体路堑边坡中弯曲一拉裂变形体形成演变模拟研究方法和意义进行详细论述,并探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与稳定性评价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边坡失稳之前,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随时间发展的变形破坏过程,根据边坡变形发展的不同阶段,需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为此,对岩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渐进性破坏的思路对边坡工程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公路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情况,通过分析边坡产生滑动破坏的原因,推定滑动面的形态,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结合有限差分法分析边坡变形机理,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宾  裴向军 《路基工程》2012,(2):174-177
通过天山公路溜砂坡病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数据,提出了溜砂坡坡体失稳的动力学机制及形成演化规律;同时以K612+750~K613+850特大溜砂坡群为例,对该溜砂坡群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对该溜砂坡的危险性进行了模糊评判,提出了治理溜砂坡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2.
邓林  吕燕  邵江 《路基工程》2012,(3):195-198
雅安到泸沽高速公路K198+890~K199+080段在修建过程中,遇大暴雨后出现严重滑移变形,弄清滑坡机理,提出正确的治理措施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滑坡变形机理是河水冲刷掏脚与坡体加载共同作用,产生推移为主加牵引的复合式滑坡,并提出了排水与支挡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镇水公路K62+374~K62+500段路堑右侧上边坡拦渣墙失稳。在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论述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喷射水泥砂浆封闭坡面等综合性工程治理措施,取得了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技术,依托垄茶高速公路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工程,通过现场调研及室内外试验,总结分析了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典型病害,深入研究了病害的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组合的堆积体边坡防护加固综合处治措施,并在垄茶高速公路K0+750~K0+850段左侧边坡进行了工程应用,运用软件Slide对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力 《路基工程》2012,(1):185-187
针对红砂岩地质易风化崩解,遇水泥化的特点,结合焦柳铁路K670+000-K688+500段水害整治工程具体实践,分析红砂岩地质水害形成原因,提出红砂岩地质坡面防水处理、坡脚基础加固防冲刷以及合理引导地表排水防渗漏的整治方案,并对红砂岩地质条件下铁路防洪工作展开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纳黔高速公路K99+535~680段雨季出现大面积坍塌。分析滑坡变形成因机制,计算其代表性坡面的稳定性,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运营状况表明,治理措施安全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东云(浮)到罗(定)高速公路K3+280~LK3+840段左侧路堑边坡顺坡向结构面发育,岩体较为破碎,边坡开挖导致坡体松弛,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变形特性分析,运用动态设计法对边坡加固防护措施进行变更设计,保证了边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8.
冯英明 《路基工程》2013,(2):143-146
某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工程K0+680~+760段线路左侧为一陡坡,开挖后采用土钉墙对路堑边坡进行加固,工程实践证明:既解决了边坡的稳定问题,又获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