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系物主要指苯、甲苯、二甲苯等,属单环芳香族烃类,苯系物可从煤焦油提炼或液体石油产品高温裂解而获得。苯系物溶剂应用极广,几乎遍及所有铁路系统。我们根据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要求,於86~87年走访了部属机车车辆工广及路局厂段,借阅它们1986年工业污染源调查档案,结合国内外文献,谈谈铁路苯系物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危害,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区大多数工厂均有油漆作业点、油漆工人数相当多。以往对油漆工进行职业性体检时,均以苯接触作业对待,主要检查有否苯中毒。由于劳动保护工作的加强,对苯的毒性有较充分的认识以及苯的来源短缺等原因,各种油漆所用的有机溶剂及稀薄剂已有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苯的含量逐步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各种工业中,广泛使用着单环芳烃类有机溶剂。该类溶剂对接触工人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当前工业毒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曾应用简易字划记法和临床检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方法,初步发现了这方面的有害影响。多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脑电图在评价苯系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对接触苯系物的136名铁路工人进行了脑电图检查,以探索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并为评价和改善工人现有的劳动条件提供某些科学依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苯系物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方法,对铁路客车维修行业接触苯第少的油漆工50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第少的工人,其情感状态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劳惰性慌,乱迷惑4项的测试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反应时,数字跨度,数字译码,视觉持留,圣地那手提转捷度及目标追踪II等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相。提示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工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苯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有机物。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工人接触的也较多。但它对人体危害程度如何,作用机理是什么?笔者参考了国内外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概述 1.苯在工业上的应用:苯(C_6H_6)是煤焦油或石油裂化的产物,在各种工业中应用极广,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接触的工业有炼焦、石油裂化、橡胶、油漆、喷漆、制药、合成染料、化肥,农药和皮鞋业等。汽油、甲苯和二甲苯中一般都混有苯。  相似文献   

6.
工业上应用汽油和有机溶剂非常广泛,由于各种有机溶剂种类不同,对接触者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在我单位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如钳工经常接触汽油、煤油、机油和各种有机溶剂,油工接触各类型的油漆,组装工人的浸泡、洗刷零件都要接触不同的有机溶剂,致使工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干燥、脱皮、裂口和过敏等症状。严重者到  相似文献   

7.
苯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原料和溶剂之一。在铁路系统机车、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的喷漆、油漆等工种,都属于接触苯的作业。长期在含苯环境中工作,吸入低浓度的苯,可以引起慢性苯中毒。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局苯中毒的防治工作,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迅速开展起来。在各厂段的大力配合下,我们采取边调查、边防治的办法,积极改善劳动卫生条件,降低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保护广大职工身体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为防止苯中毒迈开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低浓度的苯及苯系物对从事浸漆,喷漆及化验室作业女工健康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接触组的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白细胞的异常率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苯作业女工的月经量增多,痛经、经期延长,月经紊乱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低浓度的苯及苯系物对女工的月经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涂料是一种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以合成树脂取代植物油类的新型涂料;具有低毒、无害、不爆炸、经济便利的优点,是当前国內外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预防苯中毒的发生与发展方面有着可喜的效果。北京铁路局在改善油漆工人作业条件方面从50~80年代做了不少工作,先后使用了油漆防毒口罩、靜电喷漆、电泳涂漆,高压无气喷漆等;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始终不能彻底解决苯对工人的危害。30年来虽然苯中毒病例很少,曾不断出现油漆作业工人贫血及血像下降的情况。为了彻底解决油漆对作业  相似文献   

10.
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国内外进行了不少研究,而对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报道较少。本次调查的吉林铁路局吉林车辆段维修客车喷(刷)漆作业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经多年的监测,均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但该车间作业工人经体格检查发现数名工人的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苯属于高度危害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皮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侵入途径。目前 ,多以环境监测结果来评定作业工人的接触水平 ,然而 ,这只是一种生产环境的度量 ,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内吸收水平。本调查旨在利用空气中苯浓度与作业工人呼出气和尿中苯浓度的相关关系 ,试以探讨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更有利于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制鞋工人 36名 ,男性 ,年龄 2 1~40岁 ,工龄 1~ 1 1a ,在生产中使用含苯稀料与胶。1 2 检测项目与样品采集1 2 1 环境浓度测定 :由作业工人佩带G…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的发展,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应用相当广泛,估计我国目前有工人528729名。职业接触苯或苯的混合物,抽样调查发现,制鞋工业中苯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8倍,苯中毒发生率为0.51%。由于苯是一种高挥发性有机溶剂,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而呼吸带污染浓度视操作方式、工作环境及空气流动等有很大波动,且吸收速率差异很大,故单纯测定空气苯浓度只能反映外接触水平,难以对个体吸收量作出估计。有报  相似文献   

13.
有机毒物苯,有类似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干扰人体细胞DNA的复制,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并有导致白血病的作用。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在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本文对83例从事油漆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旨在引起人们对油漆作业工人因长期接触混合苯而导致染色体畸变,同时应在预防措施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油漆和喷漆行业中,按照传统工艺,常使用香焦水(信那水)作为各种油漆和喷漆的稀释剂。它含苯,甲苯和二甲苯较高,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最近,我们采用中国铁道科学院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无苯稀释剂”,来代替香焦水,这样使喷涂作业消除了苯污染,改善了作业环境,保护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现将使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评价职业性接触苯的指标,迄今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一般认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是苯中毒最早和最常见的征象;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测定结果,虽是重要指标,但往往不能反映作业环境的全貌及其与个体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血液学指标缺乏特异性,且出现阳性结果时,苯对人体的毒作用业已产生,难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因此,寻找更理想的评价苯接触的指标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近几年来,我们在苯作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于1977~1978年又对苯接触工人测定白细胞的组织化学——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LP)作为苯接触评价指标的初步探讨;现结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职业性接触苯的一些评价指标,为今后职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期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100名乙基汽油作业(油库)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卫生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00例接触组均系西宁地区从事卸油、发油、计量的油库工人。其中男72名,女28名。接触毒物工龄在1~24年,多数在5年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是不接触任何毒物的部队战士,年龄在18~22岁。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和方法,均按全国四乙基铅中毒诊断科研协作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简要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7.
噪声不仅对听觉器官有直接的损害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本厂的锻冶车间锻压机的冲击式噪声和动力车间空气压缩机站的噪声进行了初步卫生学调查,以期了解此类车间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象与项目一、对象接触组;锻工组25名,均系男性,年龄:24~44岁,工龄:4~23年。压风机组15名,男性11名,女性4名,年龄:26~44岁,工龄:7~23年。  相似文献   

18.
铅在工业上用途颇广,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生产、但用和接触铅的作业在不断地增加,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我局铁路系统,铅作业工人数占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矽尘作业。因此,为了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我们曾对管内铅作业人数较为集中的五个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铅作业工人集中的印刷厂,机务段和车辆段等五个单位,对车间空气铅浓度的测定及198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19.
苯、二氯甲烷影响工人健康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苯、二氯甲烷可以降低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已有多方报道。但关于苯、二氯甲烷混合毒物对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用ANAE法对接触苯、二氯甲烷混合毒物的工人进行细胞免疫水平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苯、二氯甲烷混合毒物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确定检测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了解接触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吉林某地35名混苯接触组和2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23‰、最低6‰(P <0.01).结论 职业性混苯接触可使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和应用,结果重复性好,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