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航海》2005,(6):42-42
英国最近公布了一种新型护卫航设计方案,该型护卫舰设计命名为FC65,具有较强的持久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作战。它不仅能够在无支援的情况下执行多种任务,还可以承担指挥舰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江南集团技术》2003,(4):37-37
130级轻型护卫舰由布洛姆 福斯船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德国海军设计的新一代水面舰。设计方案于2001年批准,建造合同于2001年12月12日签署。该建造项目将为德国提供1500个就业机会。该舰排水量1600吨,24米长飞行甲板可供10吨重直升机起降。上层建筑采用X型,以抑制雷达反射信号,  相似文献   

3.
轻型护卫舰通常指具有较快航速(25节以上)、武备较强、排水量在600-2000吨之间的舰艇,具有一定远洋能力。轻型护卫舰是可容纳传感器、武器和作战系统的最小化的平台,主要用于中等级别威胁的作战环境。二战后,大约建造了和将建620艘左右的轻型护卫舰,欧洲和亚洲拥有的轻型护卫舰数量较多。本文介绍了主要船厂研制和建造的轻型护卫舰的情况,并认为未来20年市场广阔。图5表1。  相似文献   

4.
护卫舰作为当代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要舰种之一,早在17世纪便开始出现,但当时仅仅是单层炮舰的含义,负责一些近海巡逻与警戒任务,其真正的发展始于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参战国的军费紧缩,越来越要求吨位偏向小型化的护卫舰走向“多功能之路”。同样,耗尽“日不落帝国”最后一滴血的英国皇家海军在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得不重视起护卫舰的发展。二战期间,英国对次于驱逐舰的护航舰艇分类极细,除护卫舰外,还有小型护卫舰(sloop)和轻型护卫舰(corvette,也译作驱潜快艇),型号极为繁杂。二战后,英国除将小型护卫舰等舰种统一划归护卫舰外,还将一些二战中建造的“战时应急”型驱逐舰改装为15型和16型反潜护卫舰。而二战中复杂的舷号字母前缀(如驱逐舰的G、H和R.护卫舰的K,小型护卫舰的U等)则皆按北约标准改为F(代表护卫舰)。战后英国皇家海军的护卫舰设计虽有数项重要的发展,但总体上系根据标准的反潜设计——12型护卫舰(又称“惠特比”级)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5.
过去四年以来,继UCL在三体船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之后,英国国防科研局等单位和个人,对三体船技术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三体船型舰艇的概念逐渐形成为未来护卫舰或“改进23型”护卫舰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6.
《江南集团技术》2003,(3):34-34
2002年4月26日荷兰海军四艘LCF防空与指挥护卫舰中第一艘“De Zeven Provincien”(F802)号正式服役。LCF舰将替代荷兰海军两艘20世纪70年代初的Tromp级导弹护卫舰与两艘20世纪70年代末Kortenaer级通用护卫舰。144m长的LCF护卫舰耗资3.5~14亿美元一艘,将成为荷兰战略防御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LCF与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护卫舰及英国45型驱逐舰一起形成欧洲制造的高技术防空护卫舰群。  相似文献   

7.
护卫舰是印度海军中比较重要的水面舰艇。自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海军明显加快了护卫舰的更新换代速度,继3艘“塔尔瓦尔”级之后,最新的“什瓦里克”级也即将成军,使印度海军护卫舰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舰船所受的威胁入手,分析了提高舰船生命力的一些措施。论述了德国F123护卫舰改进生命力所取得的进步以及F124护卫舰在这方面将做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4艘F100护卫舰将是未来十年内装备西班牙海军的最为重要的水面舰艇。因为该型舰在技术上将采用隐身技术,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装置;同时该型舰的研制,表明西班牙已经从NFR-90护卫舰计划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战略上看,F100级护卫舰的研制使F70“巴利阿里”级护卫舰的换代不至于继续拖延。然而,西班牙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政治和财政的因素,而不是防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三体船的概念是于1992年在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一次有关费用可承受性舰船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三体船型特别适合于海上空军兵力的部署,既可从护卫舰与较小的艇上实现直升机操作使用,又可从大型舰船上部署飞机。描述了伦敦大学学院承担的设计研究方案,概述了两大主题,首先是三体船型具有耐波性优点,从而便于直升机操作使用。当这一优点与三体船的布置相结合时,上甲板的位置使直升机设置定位比在单体船型护卫舰上的位置靠前。耐波性分析以及直升机操作性标准表明了这种结构的优点。第二介绍了伦敦大学学院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案:其一是一种小型航空母舰方案,其二是裁机两栖突击舰方案。对上述设计方案的关犍特征及其总布置进行了描述,证实三体船型具备布置飞机的优点。此外还表明,三体船型的优点不仅仅限于护卫舰,而且对于大型载机舰的布置方案也具备优势。这些舰载机既包括直升机,也包括固定翼飞机。  相似文献   

11.
某型护卫舰先进的推进系统的布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麟观 《舰船科学技术》1997,(5):37-40,,45,
本文叙述了该型护卫舰紧头等与合理的机舱布置设计中的一些特点与处理思路,从一个侧面介绍了该型护卫舰先进的推进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江南集团技术》2003,(5):45-45
法国海军造船厂DCN公司是法国新军费计划的最大赢家。法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订购8艘法国新型多任务护卫舰和第2艘地平线级防空护卫舰,并要求DCN公司开始新航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护卫舰最早的英文是Frigate,意思是一种装有大炮的帆桨战舰,主要用于舰队的护航、反潜、巡逻、警戒、侦察及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等。在英国海军发展史上,人们公认的第一艘真正的护卫舰是1757年下水的“南安普敦”号,该舰排水量为671吨,是英国建造的第一艘在其单层完整甲板上以及前、后甲板都能装大炮的军舰,具备后来护卫舰的固定模式。1779年9月,英国海军大臣下达了第一份关于确认38门炮级护卫舰的命令,标志着护卫舰正式以一个英国军舰级别的面貌出现在皇家海军舰队。此后,护卫舰成为英国皇家海军一个主要的舰种不断发展,到了二战后,英国海军更加注重护卫舰的发展,护卫舰也因此人丁兴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二战后英国海军建造的各级护卫舰。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7月2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已经列出计划,建造至少20艘“20380工程”多用途轻型护卫舰,使这种护卫舰成为要的水面舰艇。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新近公布的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荷兰海军逐渐放弃了驱逐舰的发展,将水面舰艇的发展重点放到了护卫舰上,而且在该领域独树一帜。荷兰护卫舰的发展是从获得美援护卫舰开始的。到20世纪60年代,荷兰造船工业建造了6艘“范·斯佩克”级反潜护卫舰,后又于70年代初建成了2艘“特罗姆普”级防空护卫舰。随之不久,荷兰造船工业开始了战后最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短短数年间就建造了12艘“科顿艾尔”级护卫舰,后又在该舰基础上建造了2艘“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级防空护卫舰。  相似文献   

16.
“拉斐特”级护卫舰是法国舰船制造局(DCN)设计建造的系列舰船中的最新一型舰。讨论了“拉斐特”级护卫舰的设计准则,以及耿满足海军要求而开发的新技术。描述了该靓的主要特性,用图例阐述了在诸如陷身性、玻璃钢的使用、模块化建造技术等方面所开发的设计新概念”拉斐特“级护卫舰标志着法国在舰船设计进程中向前万过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护卫舰角色,地位的转变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出现了真止意义上的现代护卫舰。针对潜艇的出现,各国开始了新型护卫舰的建造,发展出了可担负远洋护航反潜任务的专用反潜护卫舰,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海军强大的潜艇力量对盟国海上运输队及水面作战舰艇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护卫舰型号中,虽然不乏精品出现,但若论名气之大、影响之深远、装备之广泛,恐怕没有一型可与德国布洛姆一福斯集团(Blohm&Moss)研发的MEKO(“梅科”)护卫舰相比。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今天的“梅科”护卫舰不但在设计上述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衍生出一个庞大的系列,成为战后世界护卫舰发展史上的一棵常青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大刀”级导弹护卫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型“大刀”级是英国皇家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一种多用途导弹护卫舰。在世界护卫舰家族中,“大刀”级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该级舰参加过实战,还在于其设计上有许多独特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2日出版的《东京新闻》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式决定,在2004年度防卫经费预算中申请1200亿日元,建造一艘类似轻型航空母舰的直升机护卫舰。该舰建成后将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作战舰艇,成为护卫舰队的指挥舰。尽管日本官方称其为“直升机护卫舰”,但《东京新闻》报道指出,新型护卫舰就是航母型舰艇。由此,日本的航母梦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