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减小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洞室围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探明爆破振动控制机理及控制标准,采用经验总结法和理论分析法,将围岩爆破分为常规爆破、弱振爆破、微震爆破和静态爆破四个等级,建立振动波速与材料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爆破振动的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微振爆破根据其降振机理划分为跨主振周期法和干扰降振法两种,干扰降振法的降振效果更好,但其技术难度更高,跨主振周期法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也相对可靠成熟。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左、右到发线爆破施工采用微振爆破跨主振周期法,中洞采用干扰降振法,现场监测表明爆破引起的振动速度满足振速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地铁矿山法隧道在浅埋暗挖条件下,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穿越青岛八大关文保建筑的工程实例,简要介绍爆破工程中的设计、爆破参数选取、单段最大装药量与爆破震速的关系分析确定等。所采取的爆破设计使老城区文保建筑沉降、倾斜及爆破震速等3个控制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有效保证了老城区文保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高精度电子雷管减震的主要原理及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波形叠加达到干扰降振的条件。其次,从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叠加干扰降振的原理出发,研究了毫秒延时爆破波形叠加干扰降振时延时间隔时差的计算方法。最后,将错相减震爆破设计应用到深圳地铁11号线基坑和隧道爆破工程中,取得了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青菜高速公路K188+400~K188+500段在实际地形复杂,现场布孔难度大,爆破区距村民房屋最近处为35m,施工干扰多,地表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夹石,控制爆破效果难以保证的情况下,采取分块分次进行爆破的方法,圆满完成路堑石方爆破,并且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和飞石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5.
用水位恢复数据计算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文地质勘测中的水位恢复阶段,由于没有人力和机械因素干扰,其测量数据可以画出平滑的曲线,更适用于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但常用的双对数配线法操作不够简便,Theis水位恢复法有若干假设条件和要求,在实际中难以符合。结合实际工作中非稳定抽水阶段流量常“抖动”而难以利用和水位降深较快的特点,论证了利用似稳定降深和Cooper—Jacob直线法计算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K的可行性,通过实地抽水试验及稳定流计算方法检验,表明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隧道爆破设计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爆法是目前我国隧道开挖的基本方法,因此钻爆法的设计规范化和技术更新的有序化,对提高隧道掘进的质量,速度和安全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隧道爆破设计专家系统的设计概况和运行情况,该系统的光面爆破的智能设计方面,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隔振带在浅埋隧道爆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浅埋隧道上方存在敏感建(构)筑物时,常采用减少一次齐爆炸药量、增设隔振带、干扰降振等综合技术,目前国内对隧道增设隔振带的效果还缺乏定量的评价。本文分析在隧道埋深27 m处采用小导洞先行爆破开挖条件下,隧道上半断面周边设有隔振带时,隧道爆破对地表的振动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弹性边界的特征值分析得到模型第一振型周期为0.203 603 s,粘弹性边界的动力时程分析得到设置隔振带前后的各点振速和加速度,结果表明设置隔振带后竖向振速平均降低39%,竖向加速度平均降低38%。  相似文献   

8.
大吨位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采用多点连续顶推法,解决了对繁忙铁路干线运输干扰的问题,把对铁路运输的干扰降到最低。文章介绍了顶推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乡车站客运业务、设备情况,分析了客运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组织能力与逐年增长的客流量不匹配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从合理优化人力组织,避免流线干扰,改造进站通道,加强站台乘降安全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乡车站客运组织进一步的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受线路位置的限制,处于市区的浅埋隧道往往近距离穿越一些地表建筑物,施工环境十分复杂。爆破开挖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引发工程爆破事故纠纷。本文以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浅埋段爆破为例,分析电子雷管爆破震动和普通雷管爆破震动的特点,为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控制爆破问题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对杭州市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浅埋段爆破震动测试数据分析,得出:(1)电子雷管爆破震动峰值震速低、持续时间短、波形均匀、稳定性好,减震效果明显;(2)电子雷管爆破震动频带范围宽,呈现多峰特征,高频成分相对较多,其时能密度曲线峰值多而密集,无明显分离的突峰点,逐孔起爆的干扰和叠加作用明显;(3)电子雷管精度高、安全性能好,能够有效改善爆破效果和降低炸药单耗,综合效益显著;(4)本工程所采取的控制爆破和隧洞支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城市浅埋段控制爆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