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脐带血中含有较骨髓细胞更原始更早期的造血干/祖细胞群,使人们对脐血替代骨髓移植寄于极大的关注。本文通过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观察来自人脐带血、外周血及骨髓的粒系祖细胞(CFU-GM)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对成人脐血移植中有关造血干/祖细胞扩增及移植后体内长期存活等问题的研究。材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脐带血来自本院产房,正常足月分娩后脐带静脉采血,肝素20U/ml抗凝。骨髓、外用血采自正常献髓者。2实验方法依照本室各系祖细胞体外培养常规方法[1]。培养体系: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20ug/L(日本)或人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激活骨髓的免疫标记。结果 CD3McAb与rhIL 2联合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HL 6 0均有明显的杀伤净化作用 ,且优于rhIL 2或CD3McAb单用组 (P <0 .0 5或P <0 .0 1)。rhIL 2和 (或 )CD3McAb对激活骨髓的CFU GM水平无明显影响。CD3McAb +rhIL 2激活的骨髓 ,与活化前及rhIL 2或CD3McAb组相比 ,CD3+ 、CD8+ 、CD1 9+ 、CD2 5+ 、CD38+ 、CD56+ 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CD3McAb能增强rhIL 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无血清培养基中 ,加入α 干扰素 (IFN α) ,观察IFN α对CML DCs表达Fas/FasL的影响 ,以及体外IFN α合并DCs瘤苗对CML祖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CML DCs的培养基中除加入SCF、GM CSF、TNF α及IL 4外 ,还加入IFN α。培养 10~ 14d ,鉴定细胞免疫表型、Ph1染色体比例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Fas/FasL比例 ,碘化丙锭 (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 ,ELISA法测上清液sFas含量 ,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法鉴定IFN α加DCs瘤苗对CML的CFU GEMM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加入IFN α后 ,CML DC免疫表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改善 ;CML DCsFas的表达上调 ,sFas含量却下降 ,FasL表达阴性 ;PI染色显示亚二倍体峰的数值升高 ,即凋亡比增加。IFN α合并DCs瘤苗组对CML的CFU GEMM体外抑制作用优于IFN α组或DCs瘤苗组。结论 IFN α在改善CML DCs免疫表型及功能的同时 ,亦可通过Fas途径促进Ph1阳性细胞凋亡。IFN α与DCs瘤苗有协同作用 ,体外二者联合应用对CML祖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方法 小牛血清 (FCS)、无血清 (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病人CD34 + 细胞或单个核细胞 (MNCs) ,以SCF、GM CSF、TNF α、IL 4 (A)与GM CSF、TNF α、IL 4 (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 CML DCsHLA DR高表达 ,CD80、CD83和CD86表达比例不高 ,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不强。SFM同FCS体系相比无显著差异。 5例CML DCsPh染色体比例与培养前MNCsPh染色体比例基本吻合 ;同时以CML DCs同自身T细胞、自体Ph+ MNCs共孵育 ,测其杀伤率为 (38.5± 6 .5 ) %。结论 CML DCs携带Ph染色体 ,能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 ,但需进一步改善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或外周血DC-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脐血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脐血CIK细胞和外周血DC-CIK细胞(P均<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 d,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CIK细胞单纯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或P<0.05);在2.5∶1~20∶1的效靶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各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且对各亚型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与外周血DC-CIK细胞对白血病杀伤效应相类同。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白血病效应。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比外周血DC-CIK细胞强,但两者在细胞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脐血来源丰富,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其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应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C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旁或滤泡细胞间,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CT)。有报道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与核因子调节降钙素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但是GM—CSF与血钙浓度及甲状腺c细胞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也未见相关报道。我们采用GM—CSF刺激大鼠,然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浓度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细胞数量及形态,旨在探讨GM—CSF与C细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30例对照组的静脉血制备的标准红细胞悬液(StandardizedRedCellSuspension,RCS’s)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Stan-dardizedRedandWhiteCellSuspension,RWCS's)的滤过指数(IndexofFiltration,IF)。结果表明,两组RWCS's和RCS's的IF及其差值比较均是显著性差异(P<0.01)。RWCS's和RCS's的IF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密切相关,但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由5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制备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IndexofFiltration,IF)。比较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所分成的轻、中、重3组上述两种悬液的IF,结果发现前者的IF在脑出血各组及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则差异极为显著(F检验,P<0.01)。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IF与脑出血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急性脑出血白细胞变形性测定可作为判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估计脑出血量和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VCAD±DE/F-TBI方案预处理,移植经微波高温42℃1h净化的自体骨髓1.6×108MNC/kg,含GM-CFU5.7×104/kg,全环境保护,治疗急性白血病(AL)8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例。结果:9例植活,3年无病生存率9/10例,无重要并发症及复发,移植半年后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皮质激素(COR)及生长激素(GH)对慢性吗啡依赖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同样方法测定它们对正常人PBMC产生IL-2水平的影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慢性吗啡依赖老PBMC在体外受不同浓度的COR、GH作用,免疫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随着COR、GH难度增加而增强,说明激素COR和GH在体外可通过免疫细胞上相应的激素受体对免疫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方法用磁性细胞分选试剂盒(MACS)分离出CD34+细胞后在含50 mL/L FBS,1×ITS,4.7 mg/L亚油酸,10-4mol/L 2-磷酸抗坏血酸的低糖型DMEM中培养,并以FGF4(100μg/L)、HGF(20μg/L)进行诱导。分别于生长因子刺激前和刺激8、16 d时留取细胞。通过RT-PCR对ALB、AFP、GATA-4等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ALB蛋白的表达,并收集培养液测定ALB的质量浓度。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细胞的平均分离纯度>90%,达到分离要求。RT-PCR检测到诱导后的CD34+细胞表达ALB、AFP、GATA4 mR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诱导16 d的CD34+细胞出现ALB阳性表达细胞,ELISA检测表明诱导组8、16 d培养液中的ALB质量浓度明显增高,与诱导前和未诱导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表达白蛋白的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12.
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胎盘、脐血和骨髓来源的贴壁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60 g/L羟乙基淀粉和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培养,观察不同来源MSC的生长、增殖和表面标志的表达并做比较。结果胎盘来源的贴壁细胞为一种混合性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形态不均一的贴壁细胞,二者在生长规律和形态学特征上与骨髓基质相比有一定差异性,CD106、CD44在三种细胞均有表达。结论胎盘和脐血来源的贴壁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的关系,及其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对IUGR的病因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选取20例分娩IUGR儿、10例分娩巨大儿及20例正常产妇,分娩后抽取母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分离血清(各组产妇均无产科及内外科合并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中IGFBP-3的浓度。结果 ①母血IGFBP-3浓度显著高于脐血(P<0..01),且二者之间无相关关系(r=-0.18,P>0.05)。②脐血中IGFBP-3浓度在IUGR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巨大儿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脐血IGFBP-3的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重量呈正相关关系(r=0.63,r=0.48,P均<0..01)。③各组母血中IGFBP-3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①母血及脐血IGFBP-3的来源不同,母血中的IGFBP-3不能通过胎盘屏障。②胎儿自身分泌的IGFBP-3与胎儿生长关系密切,其浓度降低可能是导致IUGR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成纤维母细胞 ( Fibroblast)在成人外周血、骨髓和脐带血的不同情况及成纤维母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结果显示 :1氢化可的松明显促进成纤维母细胞的生长。 2成人外周血中无成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CFU- F)。 3骨髓中 CFU- F的数量多于脐带血 ( P <0 .0 1 )。 4骨髓和脐带血中的 CFU- F促进粒系 -单核系祖细胞 (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formingunit,CFU- GM)集落形成 ,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成纤维母细胞的存在很可能有助于粒单系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胎儿肝脏的整修是辅助性胎肝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植入肝脏的质量和移植效果。为取得临床前的胎肝整修经验,对20例脑死亡胎儿的肝脏采用原位灌注,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后在冰水盆内整修。结果表明肝动脉解剖游离复杂费时,应注意有无肝动脉解剖变异存在。胎肝门静脉血供的建立,选择脐静脉为宜,但应结扎脐静脉导管。肝静脉流出道可选择肝上或肝下下腔静脉。胆道重建用胎儿胆囊作吻合。  相似文献   

16.
人脐血CD_3AK细胞生物活性及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IL- 2)共同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CD3AK细胞,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杀伤活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细胞免疫表型,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水平。结果 脐血CD3AK细胞在第2周增殖能力最强,增殖倍数为78.56;培养至第12天的脐血CD3AK细胞杀伤活性最高,并对多种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表型分析脐血CD3AK细胞属异质性细胞群,培养第7、14 天,群体中 CD3+、CD8+、CD25+、CD38+、CD16+及 CD56+ 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1); CD3 AK细胞培养至第 3 天的上清中 TNF -α、IFN -γ、IL -6 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脐血CD3AK细胞是一种具有广谱杀瘤活力且增殖活性强的免疫细胞。本研究为脐血 CD3 A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揭示肿瘤内环境对局部浸润细胞比例改变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方法研究胶质瘤提取物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的影响。结果 肿瘤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植物血凝素 ( PHA)促 PBMC增殖和白细胞介素 - 2 ( IL- 2 )的诱生 ,且不被外源性 IL- 2逆转。结论 胶质瘤可破坏血脑屏障 ,外周血 T淋巴细胞随机渗入 ,肿瘤细胞可释放某种物质抑制 TH 细胞产生 IL- 2 ,进而抑制 TH 细胞的克隆性扩增 ,导致 CD+ 4/CD+ 8比例倒置  相似文献   

18.
In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isoneofthecriticalcomplicationsduringpregnancyandremainsthemajorcauseofperinatalmorbidityandmorta1ity.Despiteadvancesintheresearchofeti-ology,pathogenesis,diagnosis,andmanagementforIUGR,doctorscouldneitherdiagnoseitcor-rectlynormanageitefficiently.ThedataprovidedbynationalresearchinggroupforbirthdefectsshowedthattheincidencerateofIUGRwas6.38%inChina.Amongthetotalperinataldeathofneonates,themortalityofIUGRaccountsfor42.3%.Moreover,evenaftertheirbirth,th…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用PCR SSP法鉴定胎儿、新生儿血型及基因型。方法 用PCR SSP法检测 5 6例 16周以上孕妇的胎儿、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基因型 ;用常规法检测双亲及胎儿、新生儿血红细胞ABO血型。结果 用PCR SSP法检测出全部 5 6例脐血ABO血型及基因型 ;PCR SSP法检测出的子代血型与由父母血型按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测的子代血型符合率达 10 0 % ;用常规法检测脐血ABO血型 ,检出率为 87.5 %。结论 PCR SSP法检测子代ABO血型方法可靠 ,且可鉴定出其亚型  相似文献   

20.
作者检测了34例老年人T淋巴亚群、T淋巴细胞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结果显示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_3)与T抑制细胞数(CD_8)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而T辅助细胞数(CD_4)则无明显差异。抑制T淋巴细胞(T_s)活性明显降低;T辅助细胞(T_H)无明显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这可能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调节紊乱的物质基础。提示可用白细胞介素-2恢复老年人的正常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