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车辆安全性的高低,不仅反映出了车辆本身质量的好坏,而且反映出汽车制造者对于消费者、其他交通参与者甚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担当。在汽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安全技术同样飞速发展,即使是与10年前相比,汽车的安全技术经过了多次革命性的飞跃。2006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开始实施,中国消费者开始有了自己的汽车碰撞试验,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所关注车辆安全性的检验结果。随着C-NCAP的发展,汽车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安全性已经是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前一个不能忽略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源 《世界汽车》2005,(11):76-77
欧洲NCAP是为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向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信息,并促进汽车生产厂商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加大投入。本文介绍了欧洲NCAP评价体系星级评价与现实车与车碰撞安全性的相关性。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6):80-85
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因素很多,有外形、价格、性能、空间、油耗和品牌。其中,大多数消费者都默认地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各项指标的基础,只有保证了安全性能,其他各项才有意义。什么样的车是安全的?有没有评定的标准?很多消费者都只是凭印象来判断车辆的安全性能,当看到一款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撞瘪时,消费者便会认为这款车型是不安全的,也有的消费者通过钢板的薄厚来判断安全性能,但显然这些方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也站不住脚。在评价车辆安全性能方面,欧洲的NCAP似乎更有发言权,它的碰撞测试结果也被业界认为是最权威的。在介绍NCAP碰撞结果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安全性作为汽车的一项重要性能,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生产厂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实际道路情况等制定了不同的车辆安全标准.我国1999年也出台了汽车正面碰撞标准,2006年又正式实施了双碰标准。  相似文献   

5.
杨絮 《世界汽车》2008,(1):36-37
C-NCAP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厂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标尺和广大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参考。为了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汽车安全,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的认识,2007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采取了多种形式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6.
事出有因:要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随着"3C认证"、"汽车双碰撞标准"的相继出台,中国汽车消费者希望通过这些高标准,促使广大汽车厂商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在2006年1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联合推出了"中国新车评估体系":C-NCAP,将NCAP这一国际权威汽车安全评估系统引入中国,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2006年8月29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一辆红色  相似文献   

7.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7):18-21
为了向公众普及汽车安全知识,提高中国汽车安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5月22日在北京理工大学、5月2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2007 C-NCAP高校巡展”活动。此次展示活动是继上海车展后,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碰撞试验车辆与公众的又一  相似文献   

8.
张韵 《轿车情报》2010,(11):94-97
衡量车辆的安全性能好不好,不能由厂家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汽车对乘员和行人的安全程度。在不久前公布的C—NCAP碰撞测试车型中,汉兰达经历了正面100%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试验,以及车身侧面碰撞试验。汉兰达最终凭借出色安全性能轻松获得五星成绩。  相似文献   

9.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王龙亮  胡帛涛  崔东  苗澍  鲁爽 《时代汽车》2023,(11):135-137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低速碰撞事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汽车低速碰撞结构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不仅关系到事故中车辆的损伤程度,还与消费者日常用车成本强相关。本文基于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评价管理规程)低速碰撞测试评价情况,研究分析当前车辆的低速碰撞维修经济性的性能状态,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更好的促进我国汽车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华 《城市车辆》2009,(1):48-50
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的不断普及,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被动安全只是在发生事故时起保护作用,而主动安全系统则事先防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因其定位于防患于未然,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主动安全装置上。  相似文献   

12.
王澈 《时代汽车》2009,(11):120-121
中国的安全碰撞不可能一步到位向欧洲看齐,但是,欧洲碰撞测试标准对汽车安全性的促进作用却显而易见。对于消费者而言,测试机构与汽车厂商的良性联动更进一步推动汽车安全性能的完善,这或许才是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最大福音。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渐渐成为我们生命里回忆的一个段落,故事里的一个章节。看着案头月历的最后一页,忽然间,感觉2008年离我们如此的近了。在这个年份交接的12月里,我们以笔为针以时间为线,开始缝补起汽车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里的大小事情。汽车安全:C-NCAP在做着汽车安全试验,2007年有近四十款车接受安全碰撞试验,目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安全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4.
王海亮  沈海东 《天津汽车》2010,(4):38-41,55
安全性现已成为客户选购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促使汽车制造商必须设计出超出法规要求的高安全性车辆,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结构和空间所限,侧面安全性能的提高会更具挑战性。文章介绍了C-NCAP,EuroNCAP,US-NCAP,IIHS的车辆侧面碰撞性能的市场评价规程,总结了基本试验方法和性能指标。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为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性能、结构及内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汽车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只能避免5%的事故,因此提高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行人,减轻和避免伤亡的被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要进行各种动态试验,因为动态试验能不同程度地真实再现碰撞事故中汽车和乘员的状况。汽车碰撞试验分模拟碰撞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 模拟碰撞试验是评价汽车碰撞时乘员保护装置和有关安全件安全性能的一种有效试验手段,它是用一个比较坚固的试验滑车(台车)代替汽车,使其受到一个近似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国道路交通伤亡的人数是全世界最高的。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碰撞安全性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重要因素。2006年7月1日,《乘用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侧碰)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后碰),这两个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汽车安全标准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对汽车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占强 《世界汽车》2005,(5):76-78
随着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究竟哪些汽车最安全,哪些汽车又不够安全呢? 你对汽车安全性究竟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什么车最安全2005年3月,欧洲顶尖的独立碰撞测试机构Euro NCAP,公布了最新的汽车碰  相似文献   

18.
胡苏 《世界汽车》2006,(6):46-47
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车辆安全现状?中国车辆安全是否与国外有差距? 中国的消费者和大众媒体越来越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这是消费趋于成熟的表现。我国目前车辆安全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体水平与国外的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实车辆安全性与车辆的级别有关.我们所关注的中高级车当中,国内销售状况良好的如雅阁、君威、帕萨特等.基本保证了母厂的品质,其安全性能与国外车型相比没有任何下降。  相似文献   

19.
文龙 《汽车导购》2007,(1):104-105
汽车的安全性是大多数消费者最关注的性能,但是它也不同于动力性,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实验设备和资金的限制,还没有媒体能够进行安全性方面的测试;而国家规定的新车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只是对车辆安全性的最低要求,不能反映车辆实际的安全水平,并且这些强制碰撞结果是不公布的,因此消费者对于现有车型安全性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06,(11):8-2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的安全性比以往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而也成为企业研究开发的重点。虽然各国对新上市的汽车都有强制性的碰撞安全标准和检验,但是这些标准仅是国家对汽车产品碰撞安全性能的最低要求,却不能完全反映汽车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给消费者提供汽车产品安全性能的准确和详细的信息,也会使生产者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时因顾及成本等市场因素,只针对法规而忽略了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