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许明华 《船舶工程》2012,34(5):47-50
为了较好的对船舶电力系统进行监控,设计了一个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Modbus服务器,针对传统单片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设计变更和功能扩展需要进行大量改动的缺点,尝试在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移植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利用串口扩展芯片GM8125,用较低廉的成本,设计一个实时性较好的Modbus服务器,通过改进的Modbus协议,实现了一台PC监控多台GPC设备,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黄海博  罗津 《中国水运》2007,7(6):157-159
目前大多数网络电子地图系统采用都是基于WEBGIS建立起来的。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电子地图系统:51ditu免费地图服务、号码百事通电子地图系统和Google Earth,从数据管理、应用范围及特点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对目前电子地图应用服务做了分析与总结,并陈述了电子地图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匡竞佩  徐翠琴 《中国水运》2013,(12):179-181,159
介绍一种由H8/3048F和51两个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循迹小车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本系统基于红外线和超声波技术,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路线信息,超声波用于测距。驱动电路用全桥mos管,安全可靠、负载能力强。51单片机用来控制红外和超声波,H8/3048F单片机用于控制小车的速度和方向。整个电路设计周密,安全可靠,模块划分细,方便调试。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测量方法进行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构建船舶主轴扭矩检测系统,提高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性能,提出基于单片机的船舶主轴扭矩检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C51单片机进行控制核心模块开发,检测系统的硬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主轴扭矩电子测量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等,在嵌入式ARM中进行检测系统的程序加载控制,采用C51单片机进行船舶主轴扭矩检测中的嵌入式信息处理和人机接口通信,完成检测系统的硬件集成开发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实现船舶主轴扭矩检测,检测的准确性较高,系统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贾巍 《中国水运》2007,5(11):134-136
单片机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一门迅速发展的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三种最常用的单片机设计仿真软件WAVE 6000、KEIL C51和Proteus软件,比较了其功能特点,并结合Proteus软件的应用实例,给出了仿真的具体步骤及C51源程序。  相似文献   

6.
直流分区配电系统——美国海军综合电力系统的基础(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电力推进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但大多数发电和配电系统退回到带多个独立电源的传统交流辐射式或分区配电系统上来。能否在舰船上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舰船的需求。因为军用舰船必须在战斗受损后还能完成任务,配电系统的生命力就成为关键之一。自电力引入舰船以来,美国海军舰船的基本结构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最主要的惯例是安装辐射式450 VAC配电系统。该系统给来自两个区域独立电源的负载中心供电,由母线转换开关提供正常和备用电源之间的转换。现已在DDG 51级舰上采用交流分区配电系统。美国海军正在调查直流分区配电系统的实现情况,作为下一代水面舰艇配置的综合电力系统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7.
据国防工业日刊网2009年7月12日报道,美国通用原子公司获得价值不超过3270万美元的合同,开发DDG-51“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机电混合推进系统样机。合同要求通用原子公司对利用先进电机技术实现节油的能力进行验证。海军分析专家罗恩·欧洛克认为,原机械推进的DDG-51驱逐舰通过改为机电混合推进系统可以节约16%的燃油。通过采用机电混合推进系统,DDG-51每年运行成本可以从1570万美元降至1320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船舶除锈机器人驱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在船舶除锈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本体驱动系统的设计,着重阐述了系统的驱动原理和驱动电路。系统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键盘以及通信接口可以方便的控制步进电机带动机器人本体运动,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优势。实验表明,系统电路设计合理,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AT89LV51,PLC和无线数传模块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工业无线遥控系统.通过AT89 LV51对控制命令进行扫描、采集和编码,经无线数传模块发送接收控制代码,由PLC根据控制代码启动相应动作,实现远距离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文中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部分程序流程框图.该系统还实现了收发端之间的动态反馈...  相似文献   

10.
FT232BL的主要功能是进行USB和串行UART口之间的协议转换。文章详细介绍了FT232BI.芯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给出基于FT232BL接口电路的典型设计及驱动和应用软件的编写方法;应用FT232BL芯片实现Philips单片机P89V51RD2用USB口在系统编程。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对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介绍了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组成,对系统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合相关硬件设备,利用VC6.o和Matlab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对运动物体的轴线三维姿态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受LISN、电流探头、电缆等容量限制,目前无法按照GJB152A规定测试条件对工作于大电流的电子设备的电源线传导发射实施考核。本文将分流测量、降功率测量、不加LISN测量等方法应用在大电流设备电源线传导发射的测试评估中,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来研究三种方法的可行性,并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做了分析和比较,所得结论为工程中大电流电子设备传导发射的考核验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FGU的船体变形测量技术中时间延迟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博  陈春  史宏洋  郭宇 《船舶力学》2015,(10):1235-1244
基于光纤惯性测量单元(Fiber Gyro Unit,简称FGU)的角速率匹配法是船体变形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两套测量单元之间存在时间延迟,会影响船体变形测量精度。该文分析了时间延迟的产生机理以及时间延迟对变形估计的影响。并基于二阶马尔科夫模型对船体变形建模,建立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提出了一种时间延迟补偿方法,将时间延迟扩充为状态量,对其进行实时的估计和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并结合实船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时间延迟补偿前后的变形估计效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三轴电子罗盘测量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基准,以XMEGA128A1微处理器、内部集成三轴加速度分量和三轴地磁场分量输出的集成芯片LSM303C为硬件电路核心,利用三轴加速度分量计算俯仰角、横滚角补偿电子罗盘的测量方式,运用CORDIC算法实现在微处理器XMEGA128A1上对罗盘进行倾角补偿计算,获得准确的方位角。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设计的电子罗盘精度高、响应快,体积小,能较好为船舶气象设备提供准确的方位角信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光电编码器检测法和激光测距检测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对射型超声波传感器的船舶相对运动速度检测新方法.为提高该方法的检测精度,特别设计了相对时差测速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强 《中国航海》2000,(1):67-70
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直是导航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将对FURUNOGP-5000型GPS接收机的大地坐标转换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实际测量与理论计算来验证其坐标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利用目标方位信息和多普勒频移信息联合估计匀速直线运动目标要素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观测站不机动情形下目标运动分析问题。将2种目标信息分别伪线性化,建立对应的伪线性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构建2个伪线性滤波器,后融合的方法得到了目标要素估计的算法。与现有的基于方位和多普勒频移进行目标要素估计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以下不同特点:1)2个线性估计器均是二维系统,可观测性增强;2)在多普勒频移估计器中,不需要估计线谱的原信号频率。数值仿真给出了不同观测误差下的算法性能,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GPS系统测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载波相位噪声和星钟误差等误差源的修正算法及其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精度测速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A dynamic model of 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is developed. The hydrodynamic damping coefficients are estimated using a semi-predictive approach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software ANSYS-CFX~(?) and WAMIT~(?). A sliding-mode controller(SMC) is then designed for the ROV model. The controller is subsequently robustified against modeling uncertainties,disturbances, and measurement errors.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system is subjected to bounded uncertainties, the SMC will preserve stability and tracking response. The paper ends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fo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such as disturbances and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20.
盲孔法测量921A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应变释放系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和孔边塑性变形修正方法,分别对盲孔法测量921A钢焊接残余应力时的应变释放系数A、B进行实验标定,通过试验得出了921A钢盲孔孔边塑性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和盲孔法测量921A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塑性修正公式;并对实验标定应变释放系数与通孔应变释放系数理论解进行比较,表明试验结果与通孔应变释放系数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经塑性修正,最大误差减小到2.5%以下,试验结果可以直接在盲孔法测量921A钢焊接残余应力工程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