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标准现状,并对标准规定的噪声限值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标准体系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概率设计法谈我国铁路列车荷载标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可靠性理论和概率设计法,对我国铁路列车荷载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国际标准作了对比,说明了现行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修订我国铁路列车荷载标准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关标准介绍了地铁列车乘客疏散方式要求,对比了端部及侧式疏散方式的疏散效率。讨论了端部疏散方式存在的风险,并分析了端部疏散模式对地铁列车综合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地铁列车疏散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的耐久性和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质量控制,中德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这两种标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开展中德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对应关系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基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中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2种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再结合路基填筑实例,分别采用中德两种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建立了该试验条件下的中德规范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中国标准中用统一的孔隙率值来控制中、粗粒土的压实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对具体的填料,应通过相应的击实试验确定与密实度控制指标对应的孔隙率值;采用Ev2/Ev1比值可用于间接验证填料达到的密实度;如和Ev1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重载列车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梳理和分析我国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相关标准中关于试验的内容,搭建起“列车级—车辆级—零部件级”三级试验标准框架。通过对比分析涉及货车制动系统方面的我国标准与北美铁路协会(AAR)标准,完善三级试验标准框架中的内容,形成重载列车制动系统三级试验的标准框架,为我国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桥梁横向刚度对列车走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发生过脱轨事故的桥梁,定性分析了桥梁横向刚度对列车脱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对比分析了老滦河桥上、下行线上的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了增大钢板梁主梁中心距对提高桥梁抗脱轨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横向刚度不足是引起桥上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预防桥上列车脱轨的根本途径是使桥梁具备满足行车安全需要的桥梁横向刚度,即加固可能发生脱轨事故的既有线桥梁,或对拟建桥梁制定预防列车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标准。  相似文献   

7.
25吨车辆轴重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出发,对代表现在运营活载的标准列车与代表25吨轴重技术实施后的标准列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现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不会因车辆轴重由22号必变25吨,而加重疲劳损伤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为完善我国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结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及德国铁路行业标准《土工建筑物和岩土工程设计、建设和维护》(Ril836—2013),从设计理念、计算荷载、路基结构、路基填料、压实标准、工后沉降标准6方面展开对比分析,提出中德高速铁路路基设计主要技术标准的差异性。研究结论:(1)中德标准中大部分要求是等同的,但在局部内容上设计思路存在差异;(2)中德主要技术标准参数取值基本等同,中国标准仍存在补充完善之处;(3)德国标准的保护层设计理念可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设计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直线电机列车防滑控制系统研究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广州地铁5号线直线电机列车2种类型的制动系统防滑保护功能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自主知识产权列车防滑控制软件设计缺陷,提出取消直线电机电制动、惰行工况下防滑保护功能,制定标准对列车各轴"同速度"进行考核的优化建议,保证直线电机列车防滑控制系统发挥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鉴于目前国内地铁列车网络架构的多样性,不利于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以及用户的使用维护,文章分析了标准地铁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统型方案的选型,并从冗余性、可靠性等方面对环网方案和链路聚合网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对比;针对以太网环网架构中数据传输安全方面的要求,介绍了列车以太网通信的安全协议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在全路径中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