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铁和悬浮架都是磁浮列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们之间的连接结构对悬浮控制系统影响很大,若连接不善,电磁铁会产生振动,进而导致悬浮控制系统崩溃。为深入研究高速磁浮列车电磁铁的振动机理,本文描述了高速磁浮列车电磁铁和托臂的安装结构并建立电磁铁转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电磁铁的转动规律及电磁铁转动对电磁力的影响,并定性分析叠片弹簧的刚度与电磁铁转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电磁铁-托臂连接结构与列车悬浮控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抑制电磁铁转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磁悬浮列车新型导向电磁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原高速导向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悬浮列车新型导向电磁铁结构及其单体配置方式。采用二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其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原电磁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导向电磁铁结构优于原结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列车转向能力的3个主要因素:导向电磁铁长度、摆杆的摆动范围与拉力、相邻转向架对搭接电磁铁的挤压与拉伸,并提出了保持列车摆式结构不变、取消车辆搭接电磁铁、适当减小转向架和导向电磁铁长度的改进方案,使改进后的高速磁悬浮列车能满足较小转弯半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混合悬浮电磁铁的Maxwell二维温度场仿真分析模型,对其温度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纯电励磁结构的怂浮电磁铁进行了比较.针对工程实际样车用混合悬浮电磁铁分析指出,电磁铁最高温度位于励磁线圈中心处,铁心轭部温度与励磁线圈温度基本相同采用混合悬浮电磁铁结构不仅大大降低了悬浮损耗,减少了列车运行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中的AU1878L-241型电磁铁工作寿命无法满足预期要求这一问题,建立该电磁铁装置的改进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法对电磁铁装置进行分析,得到其工作应力及变形,理论上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对该电磁铁装置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使电磁铁装置的摩擦磨损明显减少,有效的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利用Ansoft软件中的Maxwell2D模块,以CMS03A磁悬浮列车为例,对基于轨道轧制工艺下的悬浮电磁铁电磁力进行计算,分析了悬浮电磁铁的电流、气隙、轧制半径及水平错位对悬浮力和导向力的影响,并将结果与传统结构进行了比较,得出磁通密度、悬浮力和导向力都小于传统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电磁型磁浮列车导向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U型悬浮电磁铁的安装方式,对悬浮模块的悬浮力、导向力及导向刚度进行了计算,最后论证了在中低速磁浮列车中宜采用具有连续结构的电磁铁。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悬浮系统的冗余,高速磁浮列车中采用搭接结构作为悬浮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由于一个悬浮搭接结构由2个悬浮电磁铁共同支撑,其结构和控制方法与单电磁铁悬浮系统有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分析悬浮搭接结构的受力,给出悬浮搭接结构的数学模型;根据悬浮搭接结构的工作特点探讨其控制要求和控制方法,提出将搭接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思路;通过设计状态观测器获取了悬浮搭接结构的全部状态,并采用最优控制算法设计悬浮搭接结构的全状态反馈控制算法。仿真分析表明:整体控制算法综合考虑了电磁铁和托臂的运动,具有比独立控制算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混合电磁铁磁场与电磁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永磁和电励磁混合悬浮电磁铁结构形式,并利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满载8 mm气隙额定悬浮、满载18 mm气隙起浮、满载10 mm悬浮和空载3 mm气隙防吸死4种典型工况下悬浮电磁铁的电磁特性。通过计算分析指出,采用新型混合悬浮电磁铁是可行的;与传统纯电励磁方式相比,在小气隙防吸死工况下,其漏磁与大气隙下一样严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铁安全门系统中已有各型号电磁锁易卡壳、易误报、能耗高等问题,对其电磁铁、传动机制以及动作感应装置等核心部件进行了全新设计.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电磁铁的各项参数,使设计出的电磁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满足电磁锁正常工作的需要,并实现低能耗;另一方面,对用于解决卡壳、误报等问题的新机械结构进行了图形化展示和功能性介绍.全新设计的电磁锁能更好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门的安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