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上交通冲突技术在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很好地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与道路平交路口的相似性,引入交通冲突相关研究方法,并将其与水上交通已有的概念结合,进行船舶定线制警戒区的安全研究.通过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交通流冲突的研究,对局部水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寻找改善措施,减少警戒区交通冲突的发生,降低事故率,减轻事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船舶定线制交通流复杂水域交通安全状况,并为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我国船舶定线制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交通冲突技术应用于船舶定线制警戒区安全研究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以水上交通冲突技术(VTCT)和灰色聚类为理论依据的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的共4个警戒区及1个环形通道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诊断和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渤海水域是全球海上交通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随着该水域船舶交通量的快速增加,发生海上交通事故和污染的风险也大为增加,迫切需要制订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并尽早在该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阐述在渤海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的必要性,对渤海水域的交通流模式和海上交通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主要定线措施包括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路(线)和深水航路。  相似文献   

4.
沈祥法 《中国水运》2005,(11):32-33
第一个长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下称长江VTS系统)是1996年首先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建设的南浏交管系统。自1998年正式运行以来,特别是在江苏定线制实施的基础上,VTS系统雷达覆盖水域的通航秩序明显改善,船舶违章率和事故率明显下降,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对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海峡通航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海峡中主要交通流模式和交通环境特征,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的一般规定》,规划和设计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定线制,并对该定线制方案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2,(2):21-21
<正>2011年12月22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部海事局副局长曹德胜介绍了我国沿海船舶定线制和航路规划的相关情况及对船舶航行的影响。沿海各直属海事局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力争三至五年内在全国沿海交通密集区、船舶会聚区和事故多发区实施船舶定线制,十年内全面落实《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和《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
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是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呈现智慧交通模式,提高了交通运营管理效率与质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进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支撑现代化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大数据交通人才是交通领域转型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基于此,本文以大数据专业为例,探讨交通领域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邬惠国  宋豪  肖英杰  张浩 《水运工程》2011,(10):110-114
在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交通实态的调查基础上分析船舶定线制的设计要素,结合宁波-舟山港的船舶定线制系统实践分析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法及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05,(4):28-30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自实施以来,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和通航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为进步顺应当前航运经济发展要求,继续发挥《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运效率,拉动航运经济的作用,并与新近颁布的《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相衔接。近日,交通部授权交通部海事局对《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进行了修改,并更名为《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05)》(全文如下),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的目的。利用厦门海事局VTS中心的设备进行了连续3天的交通流实态观测及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厦门湾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特点,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提出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船舶交通风险分析是将研究水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其风险状况的。基于蜂窝单元的船舶交通风险分析,把研究水域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地理单元,将历史数据、数学模型以及专家学者的经验和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以评估每一地理单元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的概率,其输出结果以地理分布的形式突出了高风险区域。相对于传统的风险分析,该理论更能够全面、准确地描述水域的风险状况,为采纳和实施正确的安全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VDR回放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开发船用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在将其作为新数据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DR回放数据的船舶碰撞过程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结构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避碰训练是船舶驾驶员都应接受的基础训练科目,依据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和用户需求,在计算机平台上,开发了基于局域网的船舶避碰模拟训练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教员机和学员机的功能及各终端的作用,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网络通信流程、数据结构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该系统既可作为船舶驾驶员的避碰模拟训练平台,又可用作教练员对避碰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的演示平台.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功能齐全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融合的船舶交通流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的研究为水道的规划、设计和船舶通航管理提供基础性依据。将智能融合算法应用于船舶交通流量预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现有船舶预测算法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依赖于经验等不足。以长江江阴大桥2007年船舶流量观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融合预测能够对多个数据源进行预测,并可以减缓单种预测方法单独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预测的准确性和整个预测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文中采用国内外船舶定线制常用的研究方法,对湄洲湾湾口附近水域的船舶习惯航线、船舶交通流特点、海上交通事故的特点等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IMO关于定线制的有关规定,研究和探讨了湄洲湾湾口船舶定线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船舶动力机械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威胁船舶安全,但是船舶服役后难以增加设备完善动力机械运行状态的监测。为此,提出了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内涵,在常规船舶设计建造阶段考虑动力机械系统的可监测性,从而构建出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在船舶动力机械系统设计中的工程应用框架。以远洋救助船动力机械系统为例,分析了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在机械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在船舶动力机械系统中的工程化实施增强了其可监测性,大大提高了自身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能力水平,并且为船舶动力机械创新设计和机械系统的可再制造提供了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船舶交通量受多种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船舶交通量预测存在复杂性与非线性的特点.在分析现有预测模型和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基本原理与拓扑结构.不同类型船舶受各类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根据天津港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中心提供的船舶交通量数据,按船舶种类将船舶交通量分为六类,利用GRNN神经网络分别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GRNN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有效解决了天津港船舶交通量预测中的小样本问题,提高了整个预测系统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With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 ship traffic has become more congested. Therefore, ships navigate under risk conditions, and thus maritime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Especially, ship passing through a narrow channel is even more dangerous. Because, the ships are easy to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wind and currents that can cause ship drifts. Many latent risks are present during navigation.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ible and appropriate traffic model for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ship navigation, 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the actual ship behavior to understand the ship drift in the Kurushima Strait, Japa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routes in Japan. The analysis of ship behavior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data. As a result, the ships drift was understood in detail, and the latent risk was unveiled when ships pass through the narrow route. Moreover, the risk areas were obtained and visualized by the ship drift behavior analysis.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ensure safe navig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friendly and economy efficient for ship navigation.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智能设计对各种电气信息的需求,首先分析了智能设计模式下船舶电气信息的构成.然后,探讨了船舶电气设计流程、设计任务等管理信息和产品、设备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其表达形式.最后,构建了船舶电气智能设计数字化信息模型的数据库框架,介绍了其在船舶智能设计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