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情报》2007,(3):30-34
泰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前,泰国的汽车全部依靠进口。60年代初,泰国开始引进国外汽车生产线,与国外汽车厂商联营,在泰国设立汽车装配厂,从组装起步,逐渐过渡到自制国产汽车。经过40多年的发展,泰国已成为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泰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东盟各国政府实施更为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为中国自主汽车企业进军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市场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近年来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但泰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使马来西亚失去了在东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的宏观背景下,本文对东盟四国汽车市场进行详细的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分析。东盟四国开始进入或是即将进入汽车大规模普及阶段,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泰国取代马来西亚迅速成长为东盟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趋势引发我们对国民车和进口替代汽车产业政策的反思;印度尼西亚是仅次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市场增长稳定;菲律宾是东盟惟一在零配件产业具备出口竞争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东盟汽车售后市场具有诱人的增长潜力,但它也是一个难以进入的地区。那里的确需要高质量的售后零部件,但目前的政策给外来竞争者的进入制造子一些障碍。对东南亚人民而言,生活正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东南亚的经济产出几近翻了三倍,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在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地区也翻了一番。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2003~2012年间,印尼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76美元蹿升至3557美元,平均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也由19辆增至42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分析数据与印尼相似。在皮卡多于轿车的泰国,上路车辆的数量将会于2013年到2018年之间翻一番。在马来西亚——东盟成员国中车辆拥有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000人中有350人拥有自己的车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4427美元攀升至2012年的10381美元。  相似文献   

5.
自1985年宝腾成立以来,马来西亚已经成功提升了本国汽车工业的综合水平,特别是其设计能力,大规模制造能力和本地零部件工业水平。如今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东盟国家中最大的乘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6.
《汽车情报》2007,(9):32-34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和组装车的总产量为55.1042万辆,比2004年增加19.4%。其中轿车总产量为45.116万辆,商用车6.7647万辆,四轮驱动车1.5983万辆,其他1.6252万辆。宝腾汽车公司和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厂生产的轿车占轿车总产量的82%,生产的商用车占商用车总产量的28%,商用车的产量比2006年增加了48%。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05,(26):8-8
“中国-东盟贸易协议”的生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个利好消息。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年增长二位数的市场。当地汽车除民族品牌车(如马来西亚的Proton)之外.大都为日、韩合资车的天下。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如吉利、奇瑞等也开始向当地渗透,开厂或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8.
当前,东盟作为世界第三大新兴的自由贸易区而备受全球市场关注,中国已与东盟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更多的贸易产品实现了零关税。这也给我们进入一向壁垒森严的东盟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东盟的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中国出口东盟的汽车产品主要有商用车底盘、半挂车、自卸车、牵引车等整车及零部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东盟国家的整车及零部件市场,将会拥有更大的潜力。不过,由于东盟所属的各国国情不同,  相似文献   

9.
吴贤明 《汽车情报》2007,(24):24-29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10.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1,(20):33-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东盟各国政府实施更为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为中国自主汽车企业进军东盟市场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这一新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4.5亿美元市场,成为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两大版块以外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和6个东盟成员国包括汶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互相问,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5,(25):12-12
正当吉利、奇瑞等中国汽车厂家大举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时候,来自马来西亚国内的阻力也在加大。日前,曾经担任马来西亚国家汽车制造商Proton顾问的前总理马哈蒂尔促请政府限制中国汽车的进口.希望以此来保证马来西亚本土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下旬,本刊记者受马来西亚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及市场委员会的邀请,赴马来西亚考察该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市场的发展现状,交流中马两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信息、互动发展的可能性及软硬环境。 马来西亚概况 马来西亚人口2000万,其中接近40%是马亚西  相似文献   

13.
<正>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前景开阔,也是进军东盟其他国家的门户和跳板,越来越被跨国车企看重,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中国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但份额仍然很小,如何有效地开拓这个市场,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近年来,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年汽车销售量始终保持在60万辆以上,其新的产业政策更是着力扩大了该国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为其他国家进入该国市场提供了便利通畅的通道。2013年,中国气车整车在马亚西亚马的出口量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市场份额仍然很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始于1983年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的成立。宝腾汽车公司的建立最初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先生构想并付诸实施的。该公司于1983年5月7日正式成立,主要目标是能够打造本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宝腾于1992年3月26日在科伦坡股票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在科技方面,宝腾曾先后与日本三菱公司和法国雪铁龙公司有过合作,并于1996  相似文献   

14.
东盟各国汽车市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区域汽车产销持续增长,是世界汽车市场重要的增长极。按照汽车自供率水平,可把东盟各国汽车市场分成四类。即,汽车出口国——泰国;汽车自供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汽车进口量超大国——越南和菲律宾;汽车完全进口依赖国——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目前东盟各国都在采取符合各国国情的产业政策,积极培育扶植各自的汽车产业。东盟正处在推行一体化进程中,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东盟国家间的发展鸿沟。  相似文献   

15.
海外版     
韩国现代将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公司将乘东盟在2003年成立自由贸易区的东风,进一步开拓这一地区的汽车市场。 已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装配汽车的现代集团打算进入菲律宾和泰国。它的目标是今年在除印度和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销售汽车3万辆。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12日,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与马来西亚阿拉多(ALADO)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及汽车出口合同。此举不仅表明又有数万辆国产奇瑞轿车以整车出口和散件组装方式,通过马来西亚进入人口高达5.5亿的东盟汽车市场,而且也表明了作为中国的自主品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东盟汽车市场中各国的发展潜力很大,日系车份额很高,引起了人们期待和关注。从汽车行业布局看,泰国作为日系整车厂的出口基地,期待今后有所发展。本文对欧盟汽车市场、产业进行概述,探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如何采取区域外地区战略。世界汽车市场发展与东盟汽车市场欧盟主要5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2000-2016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1%,超过了同期世界汽车销量的年平均增长率(3.5%)。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1,(45):14-14
国际汽车零部件集团(简称IAC)日前宣布,与马来西亚APM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APM)签订组建两家合资企业的协议。拟议中的协议尚有待马来西亚和泰国监管机关的批准。位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合资企业将成为IAC集团在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的首度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丁倩 《汽车与配件》2012,(18):46-47
泰国汽车工业简介 汽车工业是泰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没有采取自主建立国产汽车品牌的方式,而是选择与国际汽车企业合作,从国外引进生产线成立汽车装配厂,从组装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确立出口导向型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成为东南亚汽车的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以来,伴随国内汽车市场及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出口也发展迅速,出口到包括欧盟、澳大利亚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汽车出口量达到105万辆,创历史新高。欧盟整车型式批准认证(ECWVTA),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除在欧盟汽车市场适用外,同时也为土耳其、南非、泰国、马来西亚、伊朗、埃及、巴西、智利等全球绝大部分汽车市场所接受或借鉴,成为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