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天,我发现我爱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其他女孩子不同的是,我爱上的是华丽时尚的汽车霓裳。那种绚丽多姿的感觉让我无比着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的“哥们”猎豹,是朋友为我推荐的,我买这辆车主要是为了越野和自驾游,买车的时候我还考虑过切诺基、帕拉丁、速跑等车型,不过鉴于买车的主要目的,我还是选择了猎豹,很多车型的越野能力比不上它。而且猎豹的质量也很有保障.这半年以来我开着这辆猎豹去过西藏、四川等地、几乎没出过问题。  相似文献   

3.
HY2003驾驶室是我公司继T型驾驶室之后开发的新一代驾驶室,是由我公司与国内X公司联合设计开发。驾驶室仪表台由我公司设计人员进行设计、造型,并对仪表台及其他操控件进行了布置,由X公司具体进行开模制造。  相似文献   

4.
消除QQ异响     
2004年3月21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那天的春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明媚,那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最帅、是潇洒、最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了。你问我为何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呵呵,因为那天我正是步入了有车一族的行列了。你说,我还就不能有那么一点点自我陶醉吗?  相似文献   

5.
父辈的旗帜     
张乃超 《车时代》2014,(6):104-111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标题,是因为我实在想不出该怎样表达我对这几位设计大师的敬意。他们在汽车设计的历史上书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仙去,有些人依然活跃在汽车设计的舞台上。父辈的旗帜,说的就是“啥利·厄尔、卡罗尔·谢尔比、奥山清行、贾延良”四位汽车设计界的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6.
风骚惹人爱     
《汽车知识》2012,(11):10-10
在看过巴黎车展上发布的Smartforstars以后就再也别说Smarc的设计不如MINI大胆了。全新的Smart概念车可以说把泡MM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还得让我娓娓道来。造型设计不用我再说什么,有目共睹的风骚,红黑配色足够高调。内饰设计已经不再需要繁琐的言语去形容,甚至让一贯大胆晦去国人都相形见拙。  相似文献   

7.
袁唯  Ford 《轿车情报》2007,(11):I0016-I0017
我很喜欢和英国的汽车设计师打交道,因为他们不但能说会道,而且有个共同的特点:年轻的时候离经叛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子里那种儒雅的绅土气质就会慢慢显现出来。在我开始采访之前,个细节让我对Martin Smith顿生好感。由于国内翻译人员的通病是对于汽车行业不够熟悉,因此涉及专业问题时的翻译状况始终是让我头痛的问题。在私下交流时,我可以和那些国外的设计师尽情地沟通,  相似文献   

8.
美女爱英雄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款车太壮观了,不仅十分宽大,而且造型特别抢眼。而且当我坐进车内后发现,它的内饰与外形特别相符,还是一样的粗犷,一样的酷。让我没想到的是,外表粗犷的它却有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抬头显示就很好,有了它我就不用低头看仪表了。而且还能调整高低,对于个子不高的我太合适了。  相似文献   

9.
徐首丽  刘杰 《轿车情报》2003,(12):48-5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SUV必与越野联系在一起。第一次驾驶翼虎,就是在烂泥,土坡和烂石路上颠来颠去,原本帅气漂亮的车身,被泥水搞得面目全非。福特汽车公司(中国)营销副总裁钟德仁先生,在我走下汽车后就问我驾驶的感觉,我坦率地告诉他,翼虎的悬架偏软,轮胎也不适合跑这样的路况。他深思了一会儿说:“我们会另外安排时间,你可以多开开这款车,想念你对翼虎会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赛纳情缘     
从儿时起我就是一个汽车谜,那时候还几乎没有私家车的概念,我接触最多的汽车就是刷得红白相间的大公共汽车,每次坐都要挤到驾驶员身后的位置,看着司机师傅熟练的挂挡打方向,自己在心里默默地学着他的动作,那叫一个羡慕,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个公交司机,每天可以摆弄这庞然大物,多美呀!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14,(9):300-301
各位编辑:你们好!我是来自长春的一名汽水,关注《汽车杂志》有好几年了。每次阅读《汽车杂志》都是一种乐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非常专业,内容丰富,尤其是每次看到Q&A栏目的编辑用大量文字及图片极有耐心地同答读者的提问时,我都会被这种敬业的执着所感动。编辑们似乎已经将编写杂志作为生活乐趣了。我个人鼻欢做一些思维发散性较强的事。汽车文化和造型设计是我比较热衷的兴趣爱好,上网、看杂志时我都会特别留意这些内容。去年贵刊有一个《话说汽车百年》的连载,把汽车文化和汽车设计结合起来说,我很喜欢。另外,我还看到作者跟不少爱画车的汽水互动.点评画车和汽车设计。我觉得这个形式非常好,可惜现在没有这个平台了。我平时也经常会构思一些设计,也很想跟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切磋切磋。  相似文献   

12.
欧蓝德劲界满足了我每天各种不确定性的工作状态,无论是在城市中拍摄还是到野外采风,欧蓝德总能时刻陪着我,让我在忙碌找作之余,找回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13.
《车时代》2009,(9):14-14
《车时代》的编辑们你好! 我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同时,也是一个户外迷。做设计工作的我虽然还没有购置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通过你们杂志让我对车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以后的目标就是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啦。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宋轶凡 《汽车杂志》2012,(10):314-315
编辑您好: 暑假已接近尾声了,我方才来信,距离我上次来信已有近一年,年复一年,年级愈读愈高,作业越来越多,于是乎沉浸往汽车光影里的时间也渐渐减少。但偶尔想起种种优美的线条,阵阵动人的轰鸣.也感到一阵放松。  相似文献   

15.
大头靴子     
《汽车知识》2010,(10):56-56
继长城酷熊之后,市面上又出现一款“BOS”车型,起亚的Soul,请允许我这么叫它,我是出于尊重才叫它的英文名,因为我实在觉得它的中国名字像是给人妖起的,不伦不类的。  相似文献   

16.
汽车设计,一个在中国提起来还带有略微的时髦气息词汇,一段我们用十几年走完了别人近一百年才走完的历史,一个影响你我生活细微的行当,一个我们中国人正在走向成熟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03,(6):104-108
2002年10月我出席北京越野挑战赛期间,在京港赛车场里碰见一台由北京吉普生产的水陆两用吉普车,我对这台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一直以来,我对各国的军车都有研究,尤其是水陆两用车。我曾经拥有过三辆水陆两用的军车,包括6X6 5吨,6X6 1/4吨和德国的VW166  相似文献   

18.
何连山 《汽车杂志》2014,(6):242-245
新胜达让我感觉更像一辆美国车,“Storm Edge(风暴前沿)”设计理念肌肉感十足,而且内饰设计也是充满科技感和粗犷。  相似文献   

19.
吴佩 《汽车杂志》2014,(6):158-163
我在伦敦的日产设计中心见到了中村史郎,和我之前几次匆匆见面不一样,中村史郎多了不少白发,多了一些年轮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钱国华 《摩托车》2004,(7):22-22
2003年的春节,跟随了我三年的爱车嘉陵JH125被小偷无情地偷走了,从此我的生活里失去了一项重要内容——驾车休闲。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我鼓起勇气劝说爱人同意我再买一辆摩托车,善良的妻子终于动了侧隐之心,满足了我的请求,但是购车的原则是不能花很多钱。此时,我心中圈定了目标,那就是要买一辆与众不同,有个性的摩托车。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摩托,我举棋不定。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苦苦寻觅,终于在摩托批发城的一家店里发现我梦寐以求的春兰豹CL1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