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整车撞模拟是当今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进行被动安全性研究的关键技术,它可以减少试验次数,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本通过对某国产轿车进行碰撞有限元建模及模拟为例,为我国在整车碰撞研究方面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3.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某微型客车进行了正面碰撞模拟分析,得出车架部分在碰撞中的变形吸能所占比例最大,指出在设计和改进中应利用这一特色对微型客车前部结构采取加强措施,以达到正面碰撞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汽车车身开发中应用高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车身结构碰撞历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工作的概况,对碰撞仿真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碰撞仿真分析是确保车辆拥有良好碰撞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磊 《天津汽车》2007,(1):21-24
介绍了汽车车身开发中应用高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车身结构碰撞历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工作的概况,对碰撞仿真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碰撞仿真分析是确保车辆拥有良好碰撞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9.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法规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西产 《汽车工程》2002,24(1):1-5,1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方法、现有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在碰撞相容性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驾驶室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在LS-DYNA软件中求解碰撞仿真结果的方法及步骤,对驾驶室正面碰撞动态响应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驾驶室壳体结构碰撞后的变形及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在用汽车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有车架的轻型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提出了汽车在前部碰撞时沿宽度方向单位长度的吸收能量分布(即能量密度q)理论为:以车架两个纵梁为中心的截头尾的双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正面碰撞”——实现法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基于Benchmark技术的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Benchmark的工作流程;根据某车型Benchmark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结构的用于正面碰撞的整车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轿车正面碰撞过程,通过试验曲线验证计算机模型,最后给出车身结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公司在研某车型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下车身正碰力传递路径的分析,优化下车身正碰力的传递路径。通过选取合理的结构方式增加了汽车结构强度,提高了汽车正碰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在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较高,本文依据2012年8月14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IIHS)实施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分析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的内容及其必要性,并对IIHS公布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结果进行研究,给与消费者购车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模型,整个模型包括车体、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假人.模型经过验证后与试验数据相比较符合要求,并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座椅坐垫倾角参数和集成安全带式座椅对正碰中乘员的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车身正面碰撞传力路径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车身设计正面碰撞多层传力路径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传统与新型3层传力路径的异同,重点介绍了如何设计正面碰撞传力路径来满足正面碰撞法规的要求,还简要介绍车身设计正面传力路径如何兼顾满足低速碰撞、维修保险及行人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提出的一项新的汽车碰撞试验,即小偏置正面碰撞,此类碰撞更接近于现实的汽车碰撞事故,对乘员的伤害很大。此类碰撞正受到全世界汽车安全领域愈来愈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此类碰撞与常规碰撞的不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