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阐述了瞬态冲击响应法用于混凝土面板脱空检测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建立了不同脱空状态下的混凝土面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态分析,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制作了3块设置不同脱空区的混凝土面板,对板施加瞬态冲击力,测得板的振动频率信号,并根据板上测点频率参数的变化将脱空板和无脱空板区分开来。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板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文中采用的理论和试验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混凝土路面板的脱空检测。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当前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通过脱空路面板的模型试验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脱空识别中的使用,结合测点振幅的三次样条拟合曲线提出了脱空边界的"零斜率"判别法。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的脱空边界是一个模糊的区域,而采用"零斜率"判别法得到的脱空区域略偏于保守。最后通过在实际混凝土路面上进行的测试验证了瞬态冲击响应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细化研究和相关测试仪器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声振法对刚性路面板脱空状况检测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声振法研究混凝土路面板脱空与声学特征变化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有、无脱空混凝土路面板的振动频率。通过声振法检测,得出脱空的范围与声学特征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以某一脱空路面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以反映路面脱空位置和程度的固有频率和频率下降率的组合参数来识别路面的脱空面积大小和位置,为用声学特征进行混凝土路面脱空等缺陷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该法速度快、精度高,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路面雷达在路面结构层缺陷检测中对判定人员的经验要求高、不同的脱空类型难以区分的问题,采用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进行正演模拟,分析板底存在不同尺寸气充空洞和水充空洞时的图像差异。通过现场的脱空模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路面雷达在水泥路面检测过程中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板底压浆封堵是板底脱空处治的有效方法。笔者详细分析了水泥路面板底脱空压浆机理,并在莲易高速公路水泥路面上进行压浆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分别从布孔、压浆材料、压浆过程等方面提供了对压浆施工工艺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声振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缝脱空动力响应,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缝脱空,采用室内缩尺试验和数值仿真结合的方法,通过传感器采集和分析室内试验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应变和振动加速度。同时,结合试验情况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缝脱空有限元模型,对路面板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与试验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缝脱空面积的增大,路面板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逐渐降低,振动时间逐渐延长,板的振动加速度和应变逐渐增大,其中板底应变大于板顶应变,且不同落锤高度也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纵缝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应变和振动时间明显大于非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而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小于非脱空路面板;纵缝脱空试验解与数值解对比表明数值解是可行的,二者可以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弯沉判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丽章  王端宜 《公路》2006,(11):5-9
根据试验路几种脱空检测方法的结果,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弯沉判据,提出了以一定保证率下板角弯沉值与板角弯沉差作为路面板板角脱空的弯沉判据,为施工单位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识别脱空板。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泥路面板加铺沥青面层这种特定路面结构形式,原水泥板脱空检测评价方法已不适用,该文针对多处采用钻芯法确定的板底脱空位置提前进行跟踪观测,统计其路面表观病害、渗水状况、动力响应等特征,寻找规律,对脱空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提出一套适合水泥路面板加铺沥青面层后板底脱空的检测及评价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板底脱空注浆检验的指标与方法,以威斯特卡德板角弯沉理论解及落锤式弯沉仪(FWD)实测弯沉盆与路面结构层模量关系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威斯特卡德板角弯沉理论进行了尺寸修正和传荷能力修正,研究了脱空尺寸对板角弯沉、不均匀支撑对板中弯沉盆的影响;提出了板底脱空注浆有效性评价的脱空定性评价指标、脱空区充填率定量评价指标、不均匀支撑定性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对判定指标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曲率模态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曲肖龙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35-37,43
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将其模拟为四边简支矩形板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体单元划分,模拟了不同板下支撑方式(边界条件)下实际路面中发生较频繁的各类脱空状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实验室制作相对应的各类脱空模型板,采用多点激励单点采集方式进行模态试验,由定量化激振器进行激励,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在同等激励下的响应。通过对有限元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应用曲率模态方法可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边界进行识别,确定脱空范围,但要实现精确识别区域需要加密测点,在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刚性路面脱空判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考虑接缝和地基脱空的刚性路面位移计算模型。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反演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方法。最终提出了判定刚性路面板角(边)脱空面积的迭代方法,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实测板中弯沉盆数据反演模量,根据反演结果计算板角(边)的理论弯沉值,对比理论与实测弯沉值确定地基脱空面积,修正地基接触状况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计算结果收敛。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而又有效地进行无损检测(NDT),探讨了动量系数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神经冈络算法.及刚性路面脱空识别特征参数的选取,提出以反映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频率下降率作为结构脱空识别的特征参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刚性路面脱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采用声振法研究了刚性路面板声学特征变化的关系,分别获取训练样本数据,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对刚性路面脱空进行了识别研究。从中可以看出,采用频率下降率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技术对刚性路面脱空进行缺陷识别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为用声学特征进行刚性路面脱空等缺陷识别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刚性路面脱空声识别集成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对刚性路面脱空声的识别与分类能力,用简单的敲击法获取了刚性路面的声响应信号,通过对声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取,应用集成神经网络对刚性路面脱空状况进行了识别.实验表明所给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和集成神经网络模型是解决刚性路面脱空识别的一条较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卢超  刘化学  刘强 《路基工程》2012,(4):98-100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测试是沥青路面性能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针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分析了探地雷达(GPR)在测试介电常数中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空隙率与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采用探地雷达测试沥青路面介电常数来反算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密度,空隙率和压实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性指标,分析由于路面取芯或切割导致表面纹理变化而对试件体积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级配类型成型试件,就每个切割步骤的试件进行密度测试,研究切割前后对体积指标或压实度判断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压实度更精确、更合理的测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公路隧道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单轴双轮荷载作用下,对由于板底脱空产生断裂情况下板角顶面最大拉应力和最大竖向位移进行了分析。通过讨论脱空宽度、面板厚度、轴载、基层模量以及基岩模量对板顶最大拉应力和竖向位移的影响,得出脱空宽度、面板厚度和轴载对板角顶面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较大,而各个因素对板角顶面最大竖向位移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板角出现脱空时,重载是造成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面板的厚度和接缝设置传力杆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板由于板底脱空造成的损坏。  相似文献   

17.
声振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所采集的是声振信号,可用频谱图分析,采用奇异值分解可有效地提取特征矢量,并将特征矢量送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能在车辆噪声干扰下有效地识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地基的脱空情况,为检测路面板下地基脱空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弯沉检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瑛  尹利华 《公路》2011,(11):143-147
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的检测和评定是路面检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目前,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基于落锤式弯沉仪的多级荷载回归法.该方法判定板底是否脱空时,没有考虑接缝传荷效率的影响,同时该方法限值0.05 mm的制定主要通过经验总结而来,忽视了路面结构的差异.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不同荷位、不同脱空位置、不同脱空面积时水泥混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