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钢绞线局部锈蚀造成疲劳性能退化问题,制作了6根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其中4根不同钢绞线锈断位置的试验梁进行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静力加载和疲劳加载试验,研究了钢绞线断裂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退化机理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分析了混凝土表面裂缝扩展、荷载-挠度关系及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L/4锈断位置处...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CFRP布加固CR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锈蚀钢筋会引起构件承载能力下降,为了提高构件承载力保证其完成预定的使用功能,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合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CFRP布加固后构件的受力特征,在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受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锈蚀钢筋屈服、混凝土压碎及预应力CFRP布拉断等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过大的预应力损失,导致桥梁结构过早的失效或破坏.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是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文中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问题,通过对接触正应力的理论分析,指出了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接触正应力假设的不合理性.利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张拉力、不同接触面夹角θ与摩擦力矩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随着外力的增加迅速增大,是引起结构预应力损失的重要因素,从而指出了现有结构设计方法的严重不足和对结构预应力损失计算所带来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孔道压浆是后张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的重要环节。孔道压浆不密实易造成预应力筋锈蚀、断丝及内力损失等严重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预应力构件永存内力的稳定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对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该项预应力损失解析式。研究成果对开拓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应用领域,并对发展预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组合结构等的计算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西交通科技》2014,(2):F0002-F0002
<正>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已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大量采用,但其病害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危桥拆除与桥梁倒塌后调查发现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引起的预应力钢束锈蚀与预应力损失是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与倒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专利号:ZL 2014 2 0181579.1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巳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大量采用,但其病害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危桥拆除与桥梁倒塌后调查发现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引起的预应力钢束锈蚀与预应力损失是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与倒塌的主要原因,以致2001年我国交通部还将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问题列为公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指标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其自身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后张法是指在已经制作好的有预留孔道的混凝土构件上,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并进行张拉并锚固的张拉方法。后张预应力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且很多技术是专利技术,所以一般都是由技术持有者或专业公司实施张拉工序。  相似文献   

9.
引言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相比,其主要具有如下优点: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外,便于检查、修补及更换;可提高构件的抗弯甚至抗剪能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小,对承受疲劳荷载及重载的构件有利等。但是,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产生滑动,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不能由单个截面的特性确定,其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因此,在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承载力时,应首先确定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轨道交通工程预制U 形梁工程实例,采用一联多片式长线法,整体单端先张拉多根预应力钢绞线,一次张拉长度超过78 m,研究不同施工阶段梁体预应力的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逐根单端先张拉预应力钢绞线至设计应力的15%,而后整体单端先张拉预应力钢绞线至设计应力的100%,混凝土浇筑60 d 后,梁体预应力平均损失≤5%,应力及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研究结果,一联多片式长线先张法预制U形梁施工中,采用先逐根再整体的单端先张拉技术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