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郑肖群 《中国水运》2003,(12):38-39
诉前证据保密是指在诉讼前不进行证据交换,防止一方当事人有针对性地更改己方证据材料,从而尽可能保证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提供证据真实性的程序,是司法公正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海诉法")对此做出规定:"海事法院向当事人送达起诉状或者答辩状时,不附送有关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完成举证.当事人完成举证并向海事法院出具完成举证说明书后,可以申请查阅有关船舶碰撞的事实证据材料.""当事人不能推翻其在<海事事故调查表>中的陈述和已经完成的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海安法")第46条规定"因海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可以由主管机关调解……".前者是海事程序法的内容,而且是船舶碰撞案件审理程序中所特有的.后者是海事行政实体法,也是与国外机构相对应的中国海事行政机构所特有的.两个在船舶碰撞案件中特有的法律规定会有什么冲突呢?本文即围绕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8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完成举证",这是对船舶碰撞案件审理程序所作的特别规定.应当说,这一在诉讼法学上被称作举证时限制度的规定,突破了我国原有的诉讼法理论.  相似文献   

3.
许艳 《中国水运》2002,(8):42-43
当船舶被卷入碰撞案件中,海事部门以及代表船舶所有人及其保险人的律师将会搜集判明责任、对损害提起索赔或进行抗辩所必须的证据.所得证据直接决定最后对损害赔偿的判定,因而,通过海事调查所取得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船舶碰撞纠纷中,海事被请求人通常以提供担保的方式请求法院解除海事请求人申请的扣船措施,对于如何认定被请求人扣船担保数额,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76条第1款之中规定应当与海事请求人的债权数额相当,但并未对"其债权数额"有更详尽的解释。通过剖析司法实践案例,认为前述所涉"其债权数额"应当允许海事请求人对其船舶碰撞造成的损失作出合理估算。若海事被请求人对担保数额存有异议,应当举证证明其担保数额明显高于其被扣船舶的实际价值,以此申请法院调整担保数额。  相似文献   

5.
碰撞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研究应用精细积分的船舶碰撞载荷数值计算方法。依据船舶基本参数,建立碰撞运动方程;通过精细积分求解运动方程,得到碰撞载荷向量,完成碰撞载荷数值计算。试验证明:被撞船舶速度越快,碰撞载荷数值越大,船舶外壳破裂速度也越快;不同被撞船舶质量,碰撞前期碰撞载荷数值基本一致,碰撞后期碰撞载荷数值差距逐渐变大,被撞船舶质量越大,碰撞载荷数值越大;适当增加防护装置的泡沫铝厚度与橡胶厚度,可提升船舶碰撞载荷数值,加强船舶的防撞性能。  相似文献   

6.
构建数字化船舶碰撞案例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初步探讨了基于XML的船舶碰撞案例管理方法。首先对船舶碰撞案例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提取了船舶碰撞案例特征;然后以这些特征为基础,设计出了船舶碰撞案例库的逻辑结构;最后,根据该逻辑结构制定了船舶碰撞案例DTD,探讨了船舶碰撞案例数据库之间的远程数据交换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过失和举证的理论,提出了船舶碰撞法律中确定过失的三种原则,即实际过失原则(或通常过失原则)、法律推定过失原则和事实推定过失原则。文章对实际过失原则和事实推定过失原则的理论依据合理性、同举证责任的内在联系以及适用的客观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分析了法律推定过失的不合理性及其废除。  相似文献   

8.
船舶交叉碰撞十分危险,为了提高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图像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方法。首先采集船舶航行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提高图像质量,然后从图像中提取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的特征,最后小波神经网络根据样本数据建立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测试,本文方法可以对船舶交叉碰撞风险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刻画,得到了高精度的小范围船舶交叉碰撞风险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可以指导船舶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在光船租赁期间并经依法登记的,由光船承租人承担"。在船舶碰撞纠纷司法实践中对船舶经营人、未登记的光船承租人、登记的光船承租人和船舶所有人的责任的认定却呈现出与该条规定不完全一致的裁判思路。结合审判实务,分析司法裁判对船舶碰撞责任主体不同认定标准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立足船舶碰撞本质上系侵权行为这一基础,在侵权责任体系下剖析船舶碰撞这一特殊侵权行为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总结船舶碰撞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一般性判断标准,进而提出完善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网络在海上船舶碰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碰撞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导致碰撞发生的各个因素的相关性错综复杂.为此可从研究船舶碰撞的因果关联着手,并以贝叶斯网络及其理论为基础,将贝叶斯网络应用于研究船舶碰撞.通过对船舶碰撞案例样本数据的学习和对碰撞领域知识的分析,建立了蕴涵船舶碰撞的知识领域的贝叶斯网络,结合使用HUGIN软件,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和直观地分析船舶发生碰撞的概率及其因果事件的关联度.使用贝叶斯网络可以预测船舶发生碰撞的风险和船舶碰撞领域中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对航海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肖钢 《天津航海》2007,(2):14-15
文章通过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分析,提出防止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有助于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婷 《中国水运》2014,(5):17-18
船舶碰撞事故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首害。如何对船舶进行实时的碰撞预警,提前发现碰撞危险,及时避碰成为了航运界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船舶碰撞事故成因分析及各指标权重成为了船舶碰撞预警的关键内容。文中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船舶碰撞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实时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船舶碰撞机理与耐撞性结构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胡志强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05,9(2):131-142
研究船舶碰撞和触底事故的机理,以及如何提高船舶结构耐撞性是船舶碰撞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介绍了解析法、数值仿真技术和风险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特点,阐述了近些年来船舶碰撞、船舶触底、缓冲船首设计、船桥碰撞和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列举了一些降低船舶碰撞和触底事故风险的新型结构设计,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欣 《珠江水运》2005,(12):31-32
船舶碰撞是一种海上侵权行为.本文从船舶碰撞责任主体对象的界定入手,阐述船舶碰撞的责任归责原则,结合我国<海商法>第39条及当前实践中的做法,重点分析了引航员作为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特殊性及在强制引航中将碰撞责任归责于船舶所有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船舶碰撞包括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从法律属性上来讲,属于侵权行为.船舶间接碰撞纠纷的解决应当建立在一定的责任基础之上.文章从船舶间接碰撞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入手,分析了侵权行为责任基础在间接碰撞中适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关于船舶间接碰撞的责任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船舶因碰撞而对船舶推进轴系运动特性所造成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碰撞后的船舶推进轴系运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船舶发生碰撞时冲击力对轴系支撑的损伤,研究碰撞损伤后的轴系安全转速范围。结果表明:船舶在碰撞过程中所受的冲击力能够引起船舶轴系运动特性的改变,且冲击力过大会造成船舶轴系的损伤甚至断裂;船舶若须继续航行则应控制在合理航速范围内,避免因冲击力而对船舶轴系造成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船舶机械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船舶的耐碰撞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船舶耐碰撞结构设计方法。在CAD/CAM平台上进行船舶耐碰撞疲劳损伤结构分析,采用连续体模型分割方法进行船舶的机械结构强度分解,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船舶耐碰撞应力结构分析,以屈服强度和船舶荷载强度为测试约束指标参量,进行结构强度的力学分解,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进行应力评估,实现船舶结构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舶耐碰撞结构设计,对船舶的结构力学分析结构准确度较高,船舶的结构强度得到增强,耐碰撞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船舶碰撞能够提高驾驶员在航行过程的警惕性,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粗糙集理论应用到船舶碰撞的研究中,得到不同影响船舶碰撞因素的重要度,对重要度大的船舶碰撞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得到影响船舶碰撞角度不同因素的重要度。最后利用Logistis回归分析法验证粗糙集理论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船舶碰撞的研究始终是航行安全或海上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介绍了应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碰撞过程的仿真技术,它是目前进行海上事故鉴定和事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首先利用仿真技术对当事船舶的碰撞过程进行实时动态仿真,再通过船舶碰撞事故分析软件(船舶碰撞事故分析系统2.0)进行分析,最后的仿真结果对船长、驾驶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海上安全主管机关调查处理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运发展十分迅速,海上船舶数量增加,如何在同一片海域内避免碰撞的发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海上船舶碰撞事件的成因及船舶发生碰撞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船舶发生碰撞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