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汽车安全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市场、消费者和政府管理。文章分别从未来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发展以及被动安全性发展两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智能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人性化以及安全指数高的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人们在安全、智能、环保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希望把中国市场推向国际市场。近年来,新车在市场上不断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智能联网汽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不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互联汽车深受消费者追捧,因为它包含了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两个方面。结合相关核心技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教育教学融入"岗证赛课"融合的理念,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更好的办法是"用比赛代替训练"。通过参加相关的行业竞赛,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课外兴趣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3.
如今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不仅仅体现在安全、环保、舒适、便捷上,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让人无法想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和配置是关键筹码。虽然那些装备着众多先进技术的概念车或是高档量产车赢得了大量的赞美之词,但事实上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实用性是其首要职能,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有能力为那些昂贵的配置“埋单”。那么消费者究竟对哪些新技术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张翔 《汽车工程师》2013,(3):19-21,52
2012年,由于各国政府对环保和能源问题的强烈关注,全球汽车制造商也不断开发新技术,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法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汽车节能和安全标准不断提高,汽车朝着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将从给出大量的市场数据和具体车型的技术参数来分析2013年全球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随着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日渐重视,汽车安全产品及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增多。作为汽车的主要安全部件,安全气囊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未来,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同时重量和成本也将逐步降低。尽管我国安全气囊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已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期专题将就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技术趋势,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汽车知识》2011,(1):95-107
继2009年汽车知识杂志社成功举办首届"汽车技术先锋评选"活动以来,受到国内汽车消费者、《汽车知识》读者与汽车厂商的高度重视与一致好评。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升温,高技术、高可靠性车型越来越受到国内汽车消费者青睐,而各个汽车厂商也不断为国内汽车市场注入其最新技术,但消费者却对这些林林总总的高新技术不甚明了,而《汽车知识》作为汽车媒体中的专业杂志,办刊宗旨就是为汽车消费者传道、解惑。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引领生活的今天,汽车防盗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求更好地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而随着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缩写为RFID)技术在汽车防盗系统的成功应用,汽车防盗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将密码识别与RFID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汽车防盗系统,则代表着世界汽车防盗装置设计思想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采用传感器的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的产品不断地研制成功。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1汽车维修业呼唤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发展也一日千里,汽车已成为高新技术的结晶体。作为支撑汽车发展的汽车维修企业随之也进人了高科技时代,汽车维修形态已逐渐转变为“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人员高素质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管理电脑  相似文献   

10.
启动机的今后发展,必须满足汽车品种、型式。规格不断增加和发动机、整车设计的优化与水平提高对启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近期,汽车工业将主要以节能、环保为主题,同时在可靠、安全、舒适等方面出现大的技术变革和突破。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各种高性能原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CAD、CAM技术、新  相似文献   

11.
对现阶段的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技术进行简介和分类,并从中国特殊的道路交通环境以及中国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市场特定需求影响下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用户评价和判断车体坚固程度的重要感官质量标准,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车身开发阶段的重点考察指标。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例,将冲压成形导致的厚度减薄和应变强化效应引入其抗凹性能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的仿真分析和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冲压成形效应可提高侧围外板的抗凹性,且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性更佳。  相似文献   

13.
《JSAE Review》2002,23(2):271-277
For the last few years, customer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time reduction of car wash and the frequency of car wash itself. In fact, introduction of hydrophilic waxes, body coatings and automotive finishing into the market has already begun. A high stain resistant coating (hydrophilic coating), which is applicable in the conventional base coat/clear coat wet on wet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Ou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eveloped coating shows high performance in stain resistance while maintaining its general film properties as an automotive finish.  相似文献   

14.
6Sigma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汽车工程》2006,28(10):892-896,891
从6S igm a设计和汽车设计各自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作者对6S igm a设计如何应用于汽车设计的探讨,对6S igm a设计在客户需求研究,设计创新,低成本设计,可靠性设计及设计流程优化等方面如何使汽车设计满足和超越顾客需求,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球非轮胎橡胶行业塑料技术方面的专家,康迪泰克期望常熟工厂的开业能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为其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客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志 《汽车科技》2010,(5):15-19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国产车开始逐渐走出国门。在出口到其他国家之前,生产企业必须使自己的汽车产品满足目的国对产品提出的法规要求。通过分析欧盟体系法规(EEC/EC,ECE)与我国汽车标准法规的差异,总结了M1类车出口到这些国家所必须完成的项目,以及车辆必须达到的相应技术水平,以供国内汽车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4,(27):56-59
<正>79%的汽车行业CEO相信,技术进步将在未来五年里改变商业格局。为了在变革中谋取增长,CEO们正面着一系列的挑战,并着手为实施变革做准备。在今年的调研中,79%的汽车行业CEO表示技术进步是未来五年内对其企业产生最大变化的三大趋势之一。近日,普华永道公布了第17期全球CEO年度调查结果。普华永道对68个国家的1344名商界领袖进行了调研,并与34名CEO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访谈。调查中发现,44%的汽车行业领袖认为2014年全球经济将回暖,  相似文献   

18.
朱斌 《天津汽车》2011,(5):57-58
作为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汽车外观,其质量是汽车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车体的基础材料钢板表面存在的鼓瘪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鼓瘪的分类和成因以及在铜板加工和冲压过程中应该如何控制鼓瘪的形成。提出了对开卷钢板、设备和模具的定期检查和清洁,模具刀口的定期保养和修理,清洗油和现场环境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减少了铜板面鼓瘪情况的发生,满足了对车用钢板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为民 《天津汽车》2010,(3):15-15,29
丰田“召回事件”向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敲响了警钟。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当从丰田“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训。要做大应先做强,打牢做大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信念和追求;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的法宝;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千万不能低估了跨国经营的法规制度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20.
悬架系统K&C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研发过程中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底盘自主开发的因素.文中说明了什么是悬架系统的K&C特性;为什么要研究K&C;怎样研究和如何评价K&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