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凡船舶进坞油漆,必须先将船壳外部的铁锈、漆层及海生物清除掉。在船底部位进行这些清洁工作时,一般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式:风动齿轮枪拷铲除锈;船底抛丸除锈;喷砂除锈;高压水喷射及湿喷砂除锈。采用风动齿轮枪拷铲,操作简便,除锈质量一般,然而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施工环境恶劣。如一艘万吨级船  相似文献   

2.
《广东造船》2009,(3):12-13
5月31日下午,文船公司为中交广州航道局建造的9000m3耙吸“浚海2”、2300m3/h绞吸“亮龙”、2300m3/h绞吸“剑龙”挖泥船进坞合拢,9000m3耙吸“浚海1”挖泥船命名出坞,掀起了造船生产热潮。  相似文献   

3.
基于营运中船舶坞修和检验的重要,结合相关船级期间检验和特别检验的保持,从船舶坞修准备、船舶坞修过程、船舶坞修完成等三方面对船舶坞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对于维护和修理营运中的船舶、确保船舶始终处于安全适航性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每当船舶进坞或上架维修保养时,我们总会看到船底污损,锈迹斑驳,并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在船底上附宿寄生,安居乐业。尤其是尾部螺旋桨及舵附近,海生物更是密集无间,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整个船底疮痍满目,破烂不堪。引人注目的是,一艘乘风破浪,任重道远的船舶,仅几个月的时间,就会显得  相似文献   

5.
Hempasil X3是Hempel集团最先进的第三代海生物不粘附涂层系统,不仅能帮助船东大大节省船舶坞修的费用,其航行时的节油效果也十分明显。燃油节省的保证和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让Hempel集团最新的海生物不粘附概念在海运业掀起了热潮。  相似文献   

6.
在对导管架平台环境载荷计算方法分析的基础上,以南海东部某8桩腿和4桩腿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SACS软件建立平台计算模型,计算不同海生物清除范围下平台的环境载荷,分析清除范围与载荷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南海东部平台海生物清除范围制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水腐蚀、海生物污损与船舶营运经济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彤  陈岗军 《中国修船》2006,19(4):44-45,48
文章介绍了船舶由于海水腐蚀和海生物污损,使船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及降低船舶营运的经济性,提出了降低船体表面粗糙度、提高营运经济性的防蚀措施。  相似文献   

8.
心系企业修好船 ,优质服务创品牌。 2 0 0 3年 2月 6日上午 ,经过立新船厂员工春节长假连续 6天奋战 ,圆满完成了利比里亚籍 7万吨级“西蒂”轮的进厂坞修任务 ,该轮按期出厂 ,投入营运 ,取得 12万美元的经济效益。1月 3 0日进厂就进坞的“西蒂”轮 ,是一艘长 2 2 5m ,型宽 3 2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11,(5):103-104
Hempasil X3是赫普集团(Hempel)最先进的第三代海生物不粘附涂层系统,不仅能帮助船东大大节省船舶坞修的费用,其航行时的节油效果也十分明显。燃油节省的保证和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让Hempel集团最新的海生物不粘附概念在海运业掀起了热潮。  相似文献   

10.
螺旋桨清洗装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用出发分析了桨叶进坞清洗和不进坞清洗的三种方法。采用升降螺旋桨的桨叶清洗方法,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化的、用于在浮船坞中船舶进坞时的强度计算方法。传统的强度计算方法,因其考虑因素较多,计算方法复杂,在实际进坞操作中不可能加以采用。文中介绍的使用浮船坞本身的“辅助辐射图线”,能较快地计算出船舶进坞时浮船坞关键截面的弯曲力矩,并可计算出当进坞船舶具有较大首尾端外悬伸出时,作用在首尾墩上的压力强度,从而可简单、快速地评估浮船坞的强度储备。  相似文献   

12.
一艘船自投入营运到报废,少则十余次,多则数十次需进坞、进厂修理。积累起来,修理停航占整个船龄中相当的比重。而修船过程中,拆和装,出舱、进舱吊运和为其服务的辅助工程又占工程量的30~60%左右,尤其是坞修中占有高的百分比。如果设计建造新船时充分顾及这个方面,而使拆装吊运及其辅助工程量能缩减20%,则可获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修船厂避免了数十次地重复浪费材料和劳  相似文献   

13.
王佳颖 《船舶工程》2012,(Z2):121-124
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设计建造的LNG船为例,对该船型进坞坞墩布置设计进行研究。首先,简单阐述了该型船进坞修理的技术规格要求、入坞配载工况和对应坞墩布置方案。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对该船在入坞时的底部船体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基于该LNG船的进坞坞墩布置设计和强度分析结果,总结相关大型船舶进坞坞墩布置设计经验,为进坞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超长双艉鳍线型船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进坞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各难点提出了艉部设置高墩、倒进坞以及横向限位桩限位的进坞工艺,保证了该船舶顺利安全入坞,为后续同类超长距双艉鳍线型船舶的进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船舶营运大数据来源于航运信息平台和营运船舶监测,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与规律,可应用于多载况下船舶功率与航速评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实船验证方法的完善、MRV机制实施的技术支持;风浪对航速的影响研究;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评价;船舶进坞清污最佳时机分析;船舶设备运行的精细化管理等,对于促进造船和航运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破损舰船状态信息建立三维模型,在进行浮态稳性调整后,生成船坞布墩方案,并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破损舰船虚拟进坞过程,为部队和船厂在战时快速、科学地制定安全可靠的进坞修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战时破损舰船的进坞修理提供了训练平台,解决了破损舰船进坞修理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虹宇 《中国修船》2006,19(5):43-43
“阿木尔”轮此次来新港船厂修船分厂改装主要是将船身由99m加长到118m。针对分厂现有的设备设施,最终敲定该轮在坞内进行切割后采取漂移的方法将船首和船尾分开。4月30日,修船分厂召开了”阿木尔“轮进坞组装准备会,对进坞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船用螺旋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海洋生物附着、海水腐蚀和水流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表面磨损、腐蚀和变形等缺陷,采用常规维修方法定期进坞对其进行焊补打磨维修会严重影响船舶的服役周期。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纳米陶瓷涂层技术快速解决螺旋桨的海水腐蚀、空泡腐蚀、海生物附着和冲刷磨损等问题,并大大延长其使用周期。该方案已在船厂得到实施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新旧螺旋桨上均可高效快速实施,能有效延长船用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并增大船舶的航行半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可以看到,船厂新型干船坞设施的研究并未考虑到先进的船舶升降技术。因此,传统的进坞技术往往无法满足未来市场对造船和修船的要求。根据修船和造船相结合、经常性和意外的进坞要求,考虑到商船和军船进干船坞的兼用性,对新型进坞技术的投资已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20.
姜明 《中国修船》2008,(3):23-23
近日,南通中远船务完成特种改装船“凯撒”轮生活区分段吊装以及加宽边舱密性试验,开始进行第二次进坞。 二次进坞的坞期决定于29个舱室3万多平方米的特涂工程进度。为了有效控制生产周期,促进生产进度,“凯撒”轮项目组对整个特涂工程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将29个舱室分成4批,每批打砂时间控制在2天左右。为了及早开枪打砂,在船舶进坞后连夜安排打砂设备;进坞前确认好外板工艺孔的位置,进坞后立即按打砂舱室的顺序开设工艺孔,提高打砂和吸e3"效率;落实专人负责舱室通风,有效控制舱室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