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坐奔驰、开宝马”这句在中国耳熟能详的谚语,充分体现了这两个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啊、乘坐奔驰、驾驶宝马何尝不是我们的梦想。为什么要乘坐奔驰?很简单,舒适、气派。那为什么要驾驶宝马呢?原因也许有很多,拥有动力强劲、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应该是最吸引大家之处。本文将对宝马6系、7系车型上装备的N62发动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宝马来了、奔驰来了、凯迪拉克也来了……中国豪华车市场上该来的都来了,仿佛一夜之间,豪华车市场汇集了8大品牌展开争夺,称今年是“国产豪华车元年”一点不为过。在奥迪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后,未来谁将成为豪华车市场的赢家,“德系车”、“日系车”还是“美系车”?“B(奔驰)B(宝马)C(凯迪拉克)”的市场格局是否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景升 《世界汽车》2005,(4):48-55
在人们的心目中,奔驰、宝马已经是豪华车的代名词,一旦拥有也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奔驰和宝马这对儿“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同城亲兄弟,在各个级别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从奔驰的S、E、C、A级到宝马的7,5、3,1系,无处不针锋相对。而重新复出的宝马645Ci与刚刚推向市场的奔驰CLS350,更是作为家族中的“非常规武器”在轿跑车市场狭路相逢。  相似文献   

4.
本期话题:     
吉利熊猫上市了,有人说时尚,有人说可爱,但也有人说垃圾。那到底是车真的丑,还是只是因为它挂上了吉利的标识?如果放在大家面前的是“奔驰熊猫”、“宝马熊猫”……那结果又会是怎样?大家一起来聊聊吧-。  相似文献   

5.
陈欢 《汽车与配件》2005,(37):41-43
宝马总是说:“我们的对手只有奔驰”。可是在中国,虽没有奔驰这个对手,却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为奥迪早就占有了市场,不给宝马任何拓展的空间。何以形成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纠结     
《汽车驾驶员》2011,(5):106-108
奔驰的用户金女士最近遇上一件烦心事。她要换新车,但却在究竟选奔驰还是选宝马的事情上犹豫不决。按理说,奔驰车主应该继续用奔驰啊,她为什么如此纠结?  相似文献   

7.
赵楠  奚旺 《汽车知识》2011,(6):14-17
如果非拿宝马5系Li和奥迪A6L当做奔驰E的竞争对手不可,我只能说奔驰是它们中最平和的一个,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平庸。在奔驰的原产地,好像没什么人愿意拿奔驰和宝马放在一起当作竞争对手,而宝马和奔驰也是两种相对极端风格的代表。但到了中国这片汽车文化启蒙阶段的土地上,我们不得不  相似文献   

8.
车坛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死对头,奔驰有S级,宝马则有7系,奥迪有A8;奔驰有C级、宝马有3系,奥迪则以A4迎战。目前奥迪A4和宝马3系都已经实现国产,奔驰C级也即将在北京投产,在代号E90的宝马新款3系在国内上市之际,我们将这三款主流的豪华运动轿车做一比对。  相似文献   

9.
要比出奔驰与宝马的高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对专业媒体的编辑和记者而言,更不能像一般消费者那样脱口而言,“谁好谁差”,而应该更客观、更全面,更重要的是从不同的消费需求来审视这个问题。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高档车.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车。在产品质量趋于同质化的今天,怎样来判断奔驰和宝马如何如何呢?如何来进行路试呢?这一切都在不断加深体验之中。我们不仅要体验其精湛的工艺、对做工质量的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微末节的工作态度,还要体验其对乘员安全尽其所能的保护。在对奔驰、宝马做出评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设计定位和用户的喜爱与需求。正如文中所述,在车身造型、动力系统设计,以及内部布置等方面,奔驰的风格更偏向于庄重和所谓的“循规蹈矩”,而宝马则更追求于个性化和运动感的体现。这就是我们提倡要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金虎 《汽车杂志》2005,(10):190-190
各位编辑老大们:辛苦了!可否请教几个问题:1、为什么会说“开宝马,坐奔驰”?  相似文献   

11.
OD 《车时代》2011,(10):168-169
奥迪、奔驰以及宝马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过。这三家同样来自德国本土的品牌对于各种车型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以旅行车为例,奔驰称自己的旅行车为“Estate”,宝马则将帐下的旅行车命名为“Touring”,而奥迪则为所有的旅行车打上了“Avant”的标签。  相似文献   

12.
景升 《世界汽车》2006,(12):54-61
“开宝马坐奔驰”这句对于两款经典名车的评价同样经典,但事实上状况已经开始转变,奔驰在强调自己优秀的操控性能,而宝马对于后排的舒适性也表现出了无限的宽容。 新宝马5系长轴距版的推出更是将这种宽容推向了极至,看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已经落到了实处,不过我要负责任地告诉5系长轴距版的车主,不要被奢华的后排所诱惑,那是给别人准备的,放弃宝马的转向盘仍然是最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金山  王伟 《车时代》2008,(5):58-63
在中国,素有“开宝马,坐奔驰”之说,于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奔驰轿车最适合乘坐,而如果想要追求驾驶乐趣,还是要买宝马。但随着C280的出现,这一局面开始有所改变了。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人们,梦想的不是坐奔驰就是开宝马。似乎奔驰的乘坐舒适性与宝马的优秀驾驶感早就深入了人们的骨髓。但是,如果要说这世界上还有第三个品牌足与奔驰宝马匹敌的话。那么这个品牌只能是奥迪。历经百年的沧桑而愈战弥坚。与同族兄弟奔驰、宝马一道三分天下!  相似文献   

15.
邬永生  马欣 《汽车导购》2006,(12):56-59
当“坐奔驰,开宝马”成为一种套话而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以表达对两大汽车品牌传统印象的时候,我们从未怀疑过这六个字的准确性。直到现在“开宝马”仍然是很多爱车人士梦寐以求的愿望。宝马牵手华晨后,让更多的中国人圆了自己的宝马梦,而华晨宝马的市场销量也在人们圆梦的同时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比较传统的后排观念给华赈宝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宝马车超凡的操控性能,后排的乘坐也要达到一种应有的高贵与享受。于是,专门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宝马5系加长版车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或许是中国人从“开宝马”到“坐宝马”观念转变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16.
各位编辑:你们好!在提出问题之前我想向你们提个建议,能不能用QQ建一个高级群,使车友们能更好的交流。切磋一下。1.升功率是什么意思?2.宝马最新研究出的“蒸汽增压”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沃尔沃S802.5T。宝马525Li和奔驰E230,哪个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六六大顺     
吴道予  ams 《汽车杂志》2000,(3):64-69
“6”在中国传统概念上代表顺利、平安,奥迪A6也不虚此名。它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它和奔驰E级和宝马5系列一样,是倡导被动安全性的先锋。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宝马是男人梦想中的奔跑机器,那么宝马的M系则是这一驾驶机器系列中的颠峰,它的追求并非是更豪华的配置,而是制造更强劲的宝马。 宝马是个以技术见长起家的汽车公司,虽然历史不短,但在老对手奔驰面前,那时也是一个品牌挑战者的形象,奔驰车大气、持重、权威感强烈,而宝马呢?难道用同样一种品牌定位能撼动奔驰这个百年老店的经典形象,不,如果这样做了,我们今天也就可能不在这里继续谈论它。  相似文献   

19.
NIEL  王伟 《车时代》2008,(9):126-129
一直以来,“开宝马,坐奔驰”的印象一直流传在中国的消费者中国,但是今天,我发现了一个例外——一款吸引我去握上方向盘的奔驰——新款奔驰S350+MATIC……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心目中,奔驰、宝马已经是豪华车的代名词,一旦拥有也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奔驰和宝马这对儿"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同城亲兄弟,在各个级别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从奔驰的S、E、C、A级到宝马的7、5、3、1系,无处不针锋相对。而重新复出的宝马645Ci与刚刚推向市场的奔驰CLS350,更是作为家族中的"非常规武器"在轿跑车市场狭路相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