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产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治疗 8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 ,并对临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87例中肿瘤下缘距肛门≤ 6cm者 39例 ,≤ 8cm者 48例。肿瘤切除后剩余直肠端长 3.1cm ,平均 1 .3cm。术后盆腔复发 5例 (5 74% ) ,吻合口狭窄 3例 (3 45% ) ,吻合口漏 2例 (2 3% ) ,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采用国产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低位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 ,费用低廉 ,吻合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而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4例,总缓解率(CR+PR)为75%(12/16);1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CR拒绝手术而未行手术治疗,余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肠道水肿1例,肠道粘连7例,均未影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保肛率(56.25%,9/16)显著高于对照组(18.7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0%(0/16)、远处转移率为12.50%(2/16),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18.75%(3/16)、远处转移率为31.25%(5/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0.667,P=0.144、0.4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裂开等)及放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肛周皮肤反应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新辅助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保肛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74例。其中经腹部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辅助切口组)38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36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两种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直肠癌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辅助切口组相比,NOSE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是否二次手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OSE的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加速康复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 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国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19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年龄≥60岁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60岁者,合并OR值为0.50(95% CI:0.33~0.76,P<0.01);男性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合并OR值为2.17(95% CI:1.38~3.42,P<0.01);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距离>7cm者,合并OR值为1.79(95% CI:1.37~2.35,P<0.01);术前接受新辅助放疗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未进行新辅助放疗者,合并OR值为3.66(95% CI:2.19~6.09,P<0.01);吻合器吻合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70(95% CI:0.47~1.05);术前患有糖尿病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无糖尿病者,合并OR值为3.16(95% CI:2.27~4.39,P<0.01);Dukes分期A、B期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C、D期患者,合并OR值为0.61(95% CI:0.45~0.83,P<0.01);恶性度低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恶性度高者,合并OR值为2.15(95% CI:1.47~3.15,P<0.01);预防性造瘘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未进行造瘘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R值为0.39(95% CI:0.14~1.05);急诊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择期手术者,合并OR值为0.27(95% CI:0.13~0.56,P<0.01).结论 年龄≥60岁、男性、糖尿病、术前新辅助放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cm、Dukes分期C、D期、肿瘤恶性程度高及急诊手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1 998年 6月 ,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682例的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 388例 ,手法吻合 2 94例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 1 .80 % ( 7/388)、3.0 6% ( 7/2 94) ,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0 .77% ( 3/388)、1 .36% ( 4 /2 94) ,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 0 .2 6% ( 1 /388)、1 .0 2 % ( 3/2 94)。结论 机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 ,吻合可靠 ,手术时间短 ,较之传统的手法吻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组(A组,n=63)与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组(B组,n=37),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水平。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优于A组(P<0.05),排气时间较A组长(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CRP)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全身炎症因子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在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腹腔镜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胰肠吻合的方法和经验。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对6例质地脆弱的胰腺残端,术中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制成补片加固行胰肠吻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腹腔引流液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胰肠吻合口漏。结论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法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对于质地脆弱的胰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心脏手术的创伤 ,采用局限性低位胸骨劈开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为 2 0例患者施行了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 7~ 9(7.2± 1 .8) d。表明该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及伤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对腹腔镜(68例)和开腹(64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增加(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镇痛剂使用比例降低(P<0.01),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开腹组为34.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经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直肠癌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高对重度肾积水的诊断及治疗认识。方法30例重度肾积水患者,首选B超,肾图、IVU、CT等检查确诊后,18例选择相应的保肾手术。结果术后18例患者保存的肾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结果术前对肾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重度肾积水施行保肾手术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胸壁结核是青少年多发的一种继发性疾病 ,自1 981年~ 1 997年间 ,我院共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病人 1 5例。本文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避免复发的方法和体会。1 临床资料1 5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0~ 51岁。复发至前次手术时间 2周至 1 6个月。其中合并寒性脓肿 6例 ,有瘘道者 1 0例 ,包裹性脓胸 1例。前次手术术后服用抗结核药物小于 3月者 9例 ,3~ 6个月者 4例 ,6个月以上者 2例。本组病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两周后 ,全部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病灶彻底清除术 1 4例 ,行局限性胸部改良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吸烟、饮酒史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前合并症(P=0.001)、肿瘤分期(P=0.021)和手术时间(P=0.025)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01,OR=5.871,(95% CI 2.958~11.651)].结论高龄并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术前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观察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520例,其中有创伤史229例,服用激素药物史者228例,有酗酒史者34例,原因不明者29例。术后315例获得1~15年随访,结果提示,优良率为86.6%。手术切开说关节囊,在彻底清除股骨头内骨坏死囊变组织的同时,植入新鲜自体松质骨并在股骨头颈部前外侧植入吻合血管的腓骨。该手术增加了股骨头部血液供给,充分减轻了股骨头内压力,加之腓骨为坚质骨,来后不易吸收,对股骨头颈部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了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结直肠癌病人54例,测定病人的术前和术后血清GAS含量。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AS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降低,尤以Duke’sC,D期为明显(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细胞能分泌GAS,高血清GAS者应注意大肠癌的发生;血清GAS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病人手术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利用自体心包片作为修补或管道连接材料用于心血管畸形或病变矫治中的临床经验。方法850例患者在全麻下实施心脏、血管直视手术。术中获取大小合适的心包片,应用于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重建、流出道加宽、外管道制作与吻合,以及瓣膜成形等手术。结果手术死亡11例,均与心包片应用无关。痊愈出院839例,术后3~6个月内门诊体检,心动超声图检查218例(约占26%),2例仍存在术前的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右心功能不全,其余疗效尚满意。无1例发生因选用心包所致的相关并发症,如动脉瘤样膨出、补片残余漏等。结论自体心包片是心血管疾病矫治中不可多得的修复材料,早期疗效良好,晚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减少手术对机体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腹部手术患者 2 0例为实验组 ,2 0例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术前 1d ,术后 1、3、5d血清TNF α、IL 6、IL 8、BUN及血肌酐 ,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①术后TNF α、IL 6和IL 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②术后血肌酐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③术后第 1天和第 3天体温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④白细胞计数术后第 3天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防御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并发症患者使用Philips Gyroscan NT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使用GE Advance Lp/Lc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2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移植肝下积液及右侧胸腔积液,门静脉伴行影像4例,肝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胆管吻合口部位狭窄1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胆瘘4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CT、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和数字减影(DSA)可以清晰显示肝移植术后血管、胆管并发症及其他少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报告1996年4月至7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学习期间,以及后来作者所完成不同类型右室双出口矫治本共9例,其中心内隧进修补使左室连接主动脉6例(包括右室流出适加宽4例,切口直接缝合1例,应用同种带辩动脉重建右室流出道1例);右房内板障分隔或折流3例(其中上腔静脉横断后两端分别与右肺和肺总动脉即全腔肺动脉吻合2例,同种带瓣动脉连接右房与肺总动脉即改良Fontan术1例)。手术中无1例死亡。作者认为分型与畸形不同决定术式有利,保证左、右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之关键,对伴发畸形的合理兼治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的又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骨盆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盆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术前CT或MRI表现,按Enneking分区及Enneking骨肿瘤分期分类。对Enneking骨肿瘤分期Ⅱ期及转移瘤患者,术前化疗或放疗3个疗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对能保留骨盆承重环的Ⅰ区、Ⅲ区、Ⅳ区肿瘤,直接手术扩大切除;不能保留骨盆承重环的Ⅰ区、Ⅲ区、Ⅳ区肿瘤,手术扩大切除肿瘤,自体或异体骨移植+重建钢板固定。Ⅱ区肿瘤,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调式人工半骨盆置换或瘤块切除,克式针固定骨水泥填塞。术后继续放、化疗2-3个疗程。结果术后随访1-3.5年,平均2.8年。所有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无肢体短缩。2例于术后1.5-2年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骨盆肿瘤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术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术前放、化疗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可提高骨盆肿瘤的切除率。综合治疗可提高骨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保肢率。  相似文献   

20.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保护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参考 Pearson手术的基本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按过去标准需行全喉切除术的 7例患者 ,施行了近全喉切除并发音管再造术 ,观察了不同临床分期的下咽癌、喉癌 ,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时的恢复过程。结果 除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伤口延期愈合外 ,6例患者术后 1 0~ 1 4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术后 1月经再造发音管可达到近距离满意的发音与会话效果。结论 近全喉切除发音管再造对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能较好地保留发音功能 ,同时又减少了误咽 ,是一种手术安全、减少无喉残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